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紫色 > 第一卷_明争暗偷(3)

第一卷_明争暗偷(3)(1 / 1)

在维也纳,蒙斯特同样也是召集了行家里手对那支双簧管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与西蒙那边是一样的,他们的双簧管也是用阴沉木制作的,这种材料在欧洲根本就看不到,他们还以为这是华人使用一种特殊的工艺把木材压缩成的。

阴沉木实际上是深埋在地下,并且又富含水分的地方,是介于生物和化石之间的一种特殊木材,任何古代生物一旦石化了,除了外形还能看出来外,其内在的性质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基本上与周边的土壤和砂石是一样的成分了。

可是阴沉木之所以还叫“木”,就是因为其还保留着木材的主要成分,但由于地壳砂石土壤已经与空气隔绝等原因,其内部的纹理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变得更紧密更坚硬,如果形成这个状态前的木材本身就是比较名贵的树种,最后形成的阴沉木可就非常非常特殊了。比如,在华夏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就出土了许多由古代金丝楠木、云杉等树种的阴沉木,而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也出土了阴沉木,根据考证,那些阴沉木也是楠木树种。而在北方和其它地区出现的阴沉木多半与人为活动有关,不属于自然形成的,比如在长江中下游出现的,在北方一些地方出现的阴沉木,往往都是沉船、沉没的建材、被山洪冲毁的房梁等等,并不是由于地壳运动或者自然树倒漂流到河川里去的,而这样的巧合实际上很少。

远古时期,地表上有大片的森林,繁多的史前生物,当地球发生大动荡的时候,这些远古生物被深深的埋在地下,形成了如今发掘出来的煤矿和石油。而阴沉木与那个时期无关,阴沉木的形成距今最远的不过一万多年,时间短的只有不到三千年,所以,阴沉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华夏文明中的一部分,而这种特殊的形成机制在世界其它地区是没有的,自然也就找不到阴沉木了。

西方在制作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的时候,他们也在不断尝试中发现,木质越是紧密的材料就声音越好,后来,他们在非洲发现了“乌木”,也就是被一些人称为黑檀的一种柿属木材,说白了,就是一种特殊的长在非洲的柿子树,只不过那种柿子不能吃,这种材料最早是被引入制作家具的,一些匠人尝试着用来制作木管乐器,结果发现效果不错,到了现代,尽管一些低端的木管乐器使用的材料已经换成了电木、胶木等等,可是高端的木管乐器都还是使用“乌木”制作。

西蒙和蒙斯特等人当然不认识阴沉木了,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工艺,把木材经过特殊加工而形成的新型材料,西蒙还筹集了一笔资金,请求柏林大学里的专家,帮忙研究这种材料有没有可能在德国进行复制。该大学可是德国顶级大学之一,尤其是在科研方面的建树颇多,西蒙是对柏林大学的研究是寄予厚望的。

得知消息的蒙斯特也不甘落后,他也筹集到了一笔善款,与西蒙联络后,也加入到了研发的投资人队伍里,这弄得柏林大学材料学专业的教授们不得不重视起来,既然有钱投入,获取样本就是一个关键,为此,西蒙干脆把单簧管下端小喇叭贡献出来,那个单簧管用一个乌木喇叭口接上去,外表上看差不多,可是演奏者却是觉得挺别扭的,而在发声上,也有了差异,可西蒙却认为这是值得的。

时间一晃就到了秋季了,刘道源为了帮助哈维把那几件青花瓷送拍,不得不再次把几个华人大家给请了出来,领衔出来的就是古董界泰斗级人物马报广,跟着一起来的还有y大学的马嵬曾,古瓷器鉴定专家黄云鹤,皇宫博物院的洪兆祥等人,这几个人里,马嵬曾最年轻,即便是这样,平均年龄也超过了65岁,可见分量之重。看着这份鉴定小组的名单,哈维也好,方丹也罢,都无话可说。

这李凡怎么没来呢?如果论眼力,李凡其实不输于这其间的任何一个人,马嵬曾就说过,要论眼力,自己是不如李凡的,可是李凡太年轻了,倒不是这几个老头老太不乐意他加入,而是李凡自己不干,他给出的理由很充分,西方人看的是这个小组人员的名气和年纪,自己加入了,就算是说出啥话来,也是会被对方质疑和不信任,何必让自己跟在一群老头老太身边拎包打下手呢,他不乐意。

刘道源对李凡的这个提法是认同的,只有“老态龙钟”“仙风道骨”的人前来,那些红毛子黄毛子才会信服,否则就得花大力气给他们去科普去解说,烦!

其实,那些老神仙里也有知道李凡本事的,比如,那个马报广心里就有数,要论广闻博记的本事,他们这些老头老太就是加起来也不是那小子的对手,可人老成精,当然知道这个时候刘道源找他是谁的点子,更是知道为什么要组织这样一个绝对老龄化的班子,万一老眼昏花了看走眼了咋办?这不,他坚持把马嵬曾带上,只要有马嵬曾这个八竿子都够不着的族孙在,马老是不担心会打眼的。八壹中文網

哈维的那些青花瓷早就在李凡帮忙干活的时候就都看过了,手上不仅有照片,还有相应的视频,对那些青花瓷,李凡心里是有数的,要说,这群老头老太过去解释的不是那些瓷器的真假问题,而是要说出一个合理的让人们信服的“瓷器来源”,还有这些瓷器在元代到底属于哪个流派,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仅仅是考证真假,压根就无须这些老学究们去,做个热释光就行。

许多收藏者还不知道,对古瓷的收藏已经悄悄的发生了转变,不是说只要是古代的瓷器那一定就是好东西,也不是说鉴定了年代就可以确定某个瓷器的价值,当今在瓷器收藏界里,玩赝品的已经没有市场了,只要做个热释光分析,做的再好的赝品也藏不住,所以,当今收藏瓷器的主要方向就是瓷器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其后面的历史故事,比如,哈维公司第一发掘出来的几件瓷器,就是八国联军从京城里抢掠去的,这里就有历史沉淀,收藏价值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而现在要去鉴别的元青花,仅仅是断代是没有意义的,哈维早在德国就做了热释光检测,已经确认是十三世纪的东西,对应起来那就妥妥的是元青花了,可这些元青花似乎与时下流行的元青花重器又有很大的区别,那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元青花?

就这个问题,李凡从去年回到国内后就开始查资料,有时还得与西亚一些国家的学术同行进行交流,麻烦对方帮助查找一些资料,说起来,这种求证是真辛苦,真难。没法子,在华夏历史大朝代里,只有元史的篇幅是最干巴和简陋的,蒙元时期,汉文化受到压制和排斥,加上真正接受了汉文化纪录的地区仅仅是元朝,而同时期的其它蒙古汗国几乎都没有文字,自然也就很难留下可靠的文字纪录,而那几个北派元青花瓷器显然是蒙元时期与其它汗国交往产生的,而且,在几个特殊的盘子上,也带有明显的西域阿拉伯风格,这可比到后来明朝通过海路将瓷器送到阿拉伯地区早了一百多年,而且在瓷土的品种上也有差异。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研究,李凡大体捋出了脉络,然后,把写好的报告交给了马嵬曾,他让马嵬曾到时候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关于元青花分为南北两个流派已经是国内学术界的定论,无须怕有人提出来找茬,而那些瓷器的近代出处应该是一战前夕,奥匈帝国通过与奥斯曼帝国交往,相互获得的,而出处很有可能就是两河流域一带,要知道,在19世纪,奥斯曼对两河流域的管辖是非常松散的。

李凡这个推论站得住脚吗?站得住。当年,英帝国恰逢上升阶段,英帝国除了向西发现了北美大陆外,还向东,穿过地中海,殖民统治了次大陆,对传统的阿拉伯地区渗透,在两河流域大肆活动,当年贩卖鸦片的许多商人都是来自这一带的犹太人,那个20世纪初在魔都的首富哈同就是出生在巴格达,哈同可是犹太人啊!可见,当时奥斯曼对下面的各个行省管理已经很松懈了。

事实上,奥斯曼曾经占领欧洲大片领域,从十五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就不断的对欧洲地区进行蚕食,到了十六世纪的时候,现如今的希腊、巴尔干半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都是奥斯曼下面的属国,最远的时候,已经打到了维也纳城下。可以说,就是这种外来压迫,使得欧洲文艺复兴兴起,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而流行于德国奥地利一带的城堡建筑,也是在收到奥斯曼帝国威胁后形成的。

直到奥斯曼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哈布斯堡王朝才卷土重来,到了十九世纪的时候,东欧的罗马尼亚、匈牙利已经脱离了奥斯曼帝国,或者独立,或者加入奥匈帝国,形成了新的势力割据,这就是一战前的局势,在这之中,英国始终是一个小人,蛇鼠两端,忽左忽右的,英国在列强中真正打的一次硬仗就是在1858年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此之前或者之后,英国军队就没有在国际大国博弈中有任何可以书写的建树了,只不过会去欺负弱小,抢占世界各地的地盘。

一战后,是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的时期,到了1923年,土耳其成立,延续65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画上了句号,曾经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不复存在。而那些元青花瓷器就是在那个时期,由一些到两河流域考古的欧洲人带到德国的。

20世纪初,大批欧洲人发现东方的古董特别多,尤其是八国联军带回去大量的古董艺术品,让欧洲人大开眼界,于是,许多欧洲人先后到达东方,一方面从华夏盗取了大量的文化古籍、经书、佛像、瓷器等等,一方面也波及到了次大陆和两河流域,而在这一带,自古就与华夏交往密切,许多华夏古代瓷器就是经过这里传到欧洲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而通过海上贸易展开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从南宋开始的,到了明清两代才达到鼎盛,正是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才逐步的让陆上的丝绸之路逐步的消亡,当然,这也与西域的混乱和被列强殖民化有关,到了清代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实际上已经彻底断绝了。

李凡给马嵬曾的这份报告也被马老爷子看了,他不得不佩服小李子的学识和求证思路,几乎完全认可了报告内容,在刘道源的陪伴下,一行人直接到达了巴黎,他们将在巴黎这里对哈维公司提供的元青花瓷器做最后的鉴证。

刘道源没有想到,自己人在巴黎还是被蒙斯特给找到了,蒙斯特这次完全放下架子,亲自登门找刘道源,希望刘道源再帮他去搞几把小提琴,他这次东方之行感受最大的还是看到于德伦乐团里的第一提琴组,在他看来,那是一水的瓜尔内里琴,这对他刺激太大了,他希望刘道源帮助他去找于德伦商谈转让的可能。

“没有可能的,完全没有可能的!”刘道源听到蒙斯特的话后直接否定,“于德伦要是敢把乐团里的小提琴转让,他就有可能会被乐团罢免,而且会宣布交易无效,到时候是一系列的麻烦,这点我可以向你保证,做不到的,提都不要提。”

“那你能从其它地方帮我找到好琴吗?比如就像给你女儿的那种。”

“那也是不可能的,那是……我不能说出工匠的名字,他告诉我,那是我能从他那里拿到的最后一把。如果你不介意,我或许可以在年底的时候帮你弄一支巴松,再过段时间……哈维考古公司在斯泰因地下室里的发现就差不多了,到时候,你去与斯泰因谈不上更好吗?”刘道源干脆转移了话题,“到时候你参加竞拍就是了,我相信,以你们的实力,拍到一两把小提琴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不不,我肯定竞拍不到的!我们是有实力,可是与国际资本比起来,我们就是一个毛毛虫,那样的东西,最后肯定会被某某古琴协会得手的,这是定律!”蒙斯特沮丧的说着,“说到这里,我也可以告诉你,斯泰因的地下室已经进入到实质性发掘了,第一批弄出来的就是三把小提琴,可都不是瓜尔内里琴,是比瓜尔内里琴晚上一个世纪的加里亚诺琴,那些琴全都开裂了,根本不能演奏!”

“哦,那这样的破烂你干嘛不顺手牵羊呢?或许我能找人帮你修复啊!就像帮助哈维修复那两把瓜尔内里琴一样,如果那些琴不好,或许没法子,要是好呢?”

“这个我查过了,正是由于那些琴不合格,斯泰因的曾祖父才被迫压在手上了,否则,那些琴是不会放在地下室的,我对那里的琴不抱希望!”蒙斯特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魂归明初 宋起关中 白山黑水之天狼传奇 女帝妄想私自占有我 极品太子爷 抗战之大国崛起 大唐第一仵作 大唐:长乐,为夫真没有私房钱了 谍战剧中的武道特工 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