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程清景仔细聊过一番后,程清玥又去找了几家谈,最终还是找到了三个学生。
一个是村里的“村花”肖莺,她一心想着高嫁,村里追求她的人很多,但她一直没有看上,她只想嫁到有钱人家去好好享福,听说能让她识字,又说富家喜欢知书达理些的,肖莺的全家都巴望着她嫁个好人家,把她当小姐养着,家里的粗活累活都是嫂嫂在做,反正束脩也便宜,就给她报了名。
一个是李雁,在程清玥单独找她说过后,知道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也不是想干什么大事,只是想着识字后能去县城找个轻省的活计,比如她一直觉得很了不起的账房工作。
一个是程乐霏,村长家的大孙女,这是程清玥最后上门去谈的一家,村长程福申听到学堂,还以为程世明又要开个学堂,很是高兴了一番,在听闻是女子学堂后,就颇为犹豫。
好在,赵大娘一口应承了下来,程乐霏本人也很是想学,十斤粟米对于村长家也是小事一桩,很快也成功报了名。
言岚当天回来后,知道只收到三个女学生也不觉惊讶,还夸奖了程清玥一番,因为她知道程清玥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难得了。
当然,言岚是有很多法子招到更多学生的,但她想给程清玥锻炼机会,同时也觉时机还未到。
言岚让人搭了个草棚子作为暂时的学堂,第二天就让程清玥正式开始了授课。
第一天授课的程清玥看着下面坐着的三个学生,最开始还颇为紧张,所以也没有直接开始教识字,而是说起了自己识字的经历。
她是程世明教导的,程世明即便开明,在学业上对待儿子和女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程清景两三岁就被程世明带着识字,程清玥却是八岁之后才开始,说起来也没有学多少年。
当然,四书五经她家就有,自然也是学过的,只是程世明并未对她有高要求,只要她能明白其中意思即可。
程清玥因为说起这些经历而放松下来,正准备开始正式授课,就被肖莺打断了。
肖莺问道:“程夫子,要学多少字才能算识字啊?”
程清玥想了想,耿直道:“我们常用的字差不多三个千,认真学的话,一年就能完全会了。”
当然,可能用不了一年时间,只是她当时开始学识字时年龄还小,学得也断断续续的,才用了这么长时间。
肖莺闻言脸色一僵,她如今已经十六岁了,是最好的出嫁的年纪,如果再学一年,反而耽误了成亲。而且,听程清玥说了识字的辛苦,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她只想享福,可不愿意做这么辛苦的事。
她撩了撩头发,脸上带着自以为美的笑容道:“程夫子,我突然想起家中还有活计没有做,我先回家去了。”
说完,就直接离开了临时学堂。
程清玥看着离开的肖莺,又回头看了看剩下的两名学生,尴尬道:“你们如果也不愿意吃苦,现在也可以回去。”
程乐霏摇头道:“程夫子,她走了更好,娇滴滴的模样,看得我浑身不舒服,我们继续吧。”
李雁也附和道:“就是,我们继续吧,我刚才正听得入迷呢,程夫子再给我们多讲讲吧。”
程清玥转过身轻吐口气,三个学生已经变成了两个,还好剩下这两个暂时没有要走的想法。
不然,头天上课,学生就跑光了,未免太过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