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政:那他儿子有什么玩法?能不能跟朕分享一下?朕每天处理公务太忙了,都没时间玩,看一下也好。
杨坚:朕也想知道,虽然老了还是,想知道一些,皇帝喜欢玩的东西。
曹操:有多会玩啊?快点,我要吃瓜了。
李世民:曹贼,还是你会玩,整天惦念着大乔小乔。
孙权:曹贼,有本事过来赤壁,朕,再烧你一次。
曹操:我都没敢称朕,你居然称朕了,你就是孙贼吧。
孙权:你儿子称帝,朕再称帝的。
曹操:那关我屁事,我是忠于汉室的。
马超:曹贼,奸贼,逆贼,恶贼,淫贼,大耳贼……
曹操:大耳贼?哈哈哈,笑死我了。
马超:糟糕,一时口快了,主公不在这里吧?应该他没时间。
康熙:你们别刷屏啊,想不想知道朱棣的孙子,朱高炽的儿子有多会玩?
李治:快点说啊,大伙都在等着呢。
康熙:@雍正,你知不知道?
雍正:听史官说过,不知道真假。
康熙:那朕问你答吧。
雍正:好的!
康熙:明宣宗朱瞻基被人家称为什么?
雍正:他被百姓们称为“促织天子”。
康熙:促织二字,太深奥了,很多皇帝们都不知道,详细说一下。
雍正:促织,当时的意思就是蟋蟀、蛐蛐,所以就被称为蟋蟀皇帝。
康熙:那他有多会玩?
雍正:他会玩,而闻名天下,你们就知道有多会玩了。
康熙:主要是玩什么东西?
雍正:蛐蛐、投壶、蹴鞠、骑马、射猎、训鸟……
康熙:居然会玩这么多,那怎么有这么多时间?这些东西都是半桶水吧。
雍正:恰恰相反,玩到了很精,可以说是出神入化的地步。
康熙:最喜欢的应该是蟋蟀吧?
雍正:一点都没有错,而且还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反正他养蟋蟀,斗蟋蟀,几乎大明朝的人都知道。
康熙:那他岂不是要花一点钱?据朕所知,玩这东西都比较耗钱。
雍正:那是相当花钱,别看那些东西小,它们都分品种的,有些品种非常贵,朱瞻基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不惜一掷千金,也要买下来。
康熙:大明朝不是提倡节俭吗?那会真的是不孝子。
雍正:对呀,整个大明朝,都知道他喜欢玩蟋蟀,有一个地方的官员,哪听到有人养了一个很凶悍的大蟋蟀,花了一匹名贵的马换来,送给了朱瞻基。
朱元璋:逆重孙,真的是气死咱了。
朱棣:爹,你别生气,是我没管好。
朱元璋:关你屁事呀,是朱高炽这小子,没管好。
朱棣:爹,是我没有管好朱高炽,所以他也没有管好他的儿子,全怪我啊。
朱高炽:爷爷,爹,我错了,待会我打他一顿。
朱瞻基:爷爷,爹,也不能怪我啊,我好歹也有一点爱好啊,要不然很无聊。
朱棣:你小子的爱好是不是太多了?我怎么没发现呢?你藏得还挺好的。
朱高炽:@朱瞻基,逆子,居然还顶嘴,信不信我废了你。
朱瞻基:大不了以后我不玩了,可大明朝在我手上,依然没弱啊。
李世民:朕,也觉得奇怪,这样子大明居然还没有早亡。
赵匡胤:没有错,像杨广那么好玩,所以早早就送了位置给别人。
杨坚:什么?
李世民:没什么,你继续潜水吧。
乾隆:大明会玩的皇帝多了去了,这只是小儿科。
李世民:@康熙@雍正,能不能告诉朕,为什么?他这样都没有荒废国事吗?
康熙:那他受到的教育也挺厉害的,老师很牛。
雍正:他的老师就是大明朝的三杨。
康熙:哪三杨?
雍正: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个可是大儒啊,厉害的很。
康熙:在军事上呢,又多亏了他的爷爷,朱棣手把手的教导。
雍正:没有错,而且他还听夏元吉、杨荣的治国政策。
康熙:这样子就可以放手去玩了?
雍正:那倒不行,而且他还有一帮行政很厉害的人,把工作和玩的时间错分开,简称时间大师啊。
康熙:他这么会玩,还会注意时间吗?而且他是皇帝没人管得了他吧?
雍正:朱瞻基虽然爱好很多,玩的又比较厉害,不过呢,他玩的同时呢,也没有耽误国家的事情。
康熙:那倒还好,娱乐和工作也要适合安排妥当,要不然就像始皇帝这样累死。
赢政:你这小子是什么意思?
刘邦:始皇帝,他是夸你呢。
朱元璋:这样还好,至少没有荒废国事。
朱棣:果然是好圣孙!
朱高炽:爷爷,爹,我就说了朱瞻基,不是那样的荒唐人。
朱瞻基:嗯,爷爷,我还是很勤奋的。
康熙:可是朱瞻基把他的二叔做成了烤肉。
李世民:什么?烤肉?真的假的?
赵匡胤:那这小子够狠的,简直和李世民一样。
李世民:???
杨坚:天下还有这样的新闻?
赢政:居然这么残暴?那不是比朕还要厉害?
刘恒:始皇帝,你就不要低调了。
朱元璋:是不是事出有因?咱看过朱高煦,觉得他是一个没什么脑子的人。
朱元璋:虽然咱不喜欢这个朱高煦,我居然把他做成烤肉了,这个事情你就要说清楚了。
朱棣:@康熙,真的假的?你不要说话说一半好不好?
朱棣:@朱瞻基,他说的是真还是假?
朱瞻基:爷爷,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啊,完全是二叔他找死的。
朱棣:气死我了,你这个不孝子孙。
朱高炽:你这是什么情况?居然敢杀二叔?你是不是活够了?
康熙:诸位,听朕细说。
康熙:@雍正,我问你答。
雍正:好的。
康熙:朱瞻基的二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雍正:他二叔叫朱高煦,好勇好斗,跟他爹完全是一个模块印出来的。
康熙:有什么证明朱高煦好勇斗狠吗?
雍正:明史记载,有一天,朱元璋把他的孙子们都叫到南京学习,可这朱高煦偏偏就不听,估计也是叛逆期,而且说话轻狂的很,连朱元璋都讨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