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书记安排完他们以后,又让司机把他送回医院了。
卫东他们一人一个房间,在进房间前,卫东对赵永亮说:赵矿长,咱们刚才走的时候也没和改玲打招呼。
赵矿长:没关系,她知道咱们走了,我和她说过了。你快回房间休息吧。
李三平和赵永亮也是在医院,耗了整整的一天了,这时候累的是一句话也不想说了,赶紧回房睡觉。
他们三个起来的时候,郑书记已经在大堂的沙发上等着他们了。
郑书记:三位睡好了吧?饿了吧!走,我带你们吃饭去。
李县长:二姐夫,你还是送我们回县里吧,那边还有一摊子事着呢。!
郑书记:不着急三平,吃了饭我让司机送你们回去,我还有事要对你和卫东说呢。赵矿长,你可别介意啊。
赵矿长:哪里哪里。要不您和他们去谈,我在这儿等。
郑书记:老赵,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走走走,你们三个一起来。你当我不知道,你们三个是穿一条裤子都嫌肥,他俩的事就是你的事吧,走,吃饭去。
招待所里有食堂,专门给他们留着早饭。郑书记招呼他们三个人落座,有服务员把早点端上来,4个人开始吃。
郑书记一边吃一边说:卫东,昨天你们休息了以后,我又回到医院,把你的事情和孙书记朱书记做了汇报,尤其是你贷款和从魔都购买岛国设备的事情。
两位书记都非常重视。朱书记还专门做出批示,:如果你在引进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可以由领导替你出面和魔都那边洽谈。这是第1件事。
这时候那三个人都不吃饭了,都在静静的等着郑书记往下说。
第2件事就是上次我和你说的,让你考虑把食品厂迁到市里面的事情,不知道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李县长:等一下二姐夫,搬厂的事情咱先不说,卫东!你要建食品厂,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呢?好歹我也是父母官呀。
卫东:李县长你误会了,哪有什么食品厂,就是原来的卤肉厂加一个食品车间,没有郑书记说的那么大。
赵矿长:王卫东,你小子也太不像话了。你那卤肉厂的地还是矿里批给你的,你想建食品厂还要准备往外搬,你把我这矿长放在眼里了没有?
郑书记:哎哎哎,我说你们两个人,李三平赵永亮,你们俩不要在我面前演双簧好不好?你看看你们两个人,加起来都80来岁的人了。你们是觉得你们像小孩,还是觉得我像小孩。
“差点儿就把我骗过去了,人家王卫东办这个厂也不是办了一天两天了。好像他一直是瞒着你们偷偷的干呢。现在看见我要把你们的利税大户挖走了,你就开始给我演戏了。”
李县长:二姐夫,你是从咱们县里出来的,咱们县的实际情况你也清楚,你说这县里面本来工业就少,就这么一个煤矿,其他都是农业,好不容易卫东,现在办了几个企业。
“咱们县里的经济能多元化一些,他现在刚准备新上一个厂,你就要拉到省城来。这这样做也太不够意思了吧。”八壹中文網
赵矿长:就是郑书记,卫东现在用的工人都是矿区的家属,还有矿区周边村里面的村民,他这样做也能增加周围老百姓的收入,你现在要把厂子搬到省城。让职工怎么办呀?
郑书记:你看看你们两个人,有没有点当干部的样子,老是想着自己小家里面的那本账。就不能看看咱们这整个地区的经济账。
“你们想一想,他要是把食品厂建到矿区,光这进货销货的运输成本得增加多少?他还能不能挣钱?他要是挣不下钱他还怎么往下干?”
“再说了,我又不是让他把所有的厂子全迁过来,我只让他把新建的速食面厂迁过来,你们着什么急?
李县长:哦,是这样啊二姐夫,哎呀,把我吓一跳,我还以为你要把服装厂也迁走呢。
郑书记:哼!服装厂现在是没有起色,如果服装厂干得好,我照样要把他拉到省城来。
李县长:别别别二姐夫,就当我没说啊。
郑书记:卫东,你还没说呢,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卫东现在也不敢说话了,左看看李县长右看看赵矿长。
郑书记:你别看他俩就跟我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卫东:李县长赵矿长,那我可就说了。
赵矿长:说吧,说吧,你这个没良心的小子。
卫东:我说我说,李县长你别生气啊。郑书记是这样的,你上次跟我讲的话,我回去认真考虑了,您说的完全正确。
“在矿区生产的话,就这个来回运费的成本,就实在是太高了。可是你让我在省城建厂,我也着实是有困难,我现在手头一是没有那么多资金,二是我也没有条件把地皮办下来呀。
郑书记:卫东,我实话跟你说,我今天来找你就是要谈这个事。资金的问题我不能给你解决,但是地皮和厂房,这个我可以帮你解决。
卫东:是真的吗,郑书记,您这就是解决了比资金还要大的问题啊!您快给我说说,是怎么回事?
郑书记:你先别高兴的太早了卫东,我跟你讲,前几年的时候,区里下属的街道有一个印刷厂。你也知道这印刷厂,占地面积大,那车间加上库房有你的卤肉厂好几个大。
“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安排返城知青,建了这么个厂,后来街道上也没有人懂技术,也没人会经营。厂子没干两年就黄了,设备也卖了,卖的钱就给职工开工资了。”
“现在是钱也用完了,最近的工资都是街道上给垫付的。街道也快养不起这帮人了,你要是能把厂子建起来,把人负担了,地皮和厂房就让你用了。”
卫东:那厂里有多少人呀?
郑书记:具体数字我没有,也就五六十个吧。他们都是返城知青,如果政府不管的话,还容易落下一个不给安排知青就业的人话柄。
“区里面也想过办法,想把这几十个人安排到其他企业里去。可是区里所属的企业,都是街道工厂,没有哪一个有能力一下接收这么多人,而且这几十个人还没技术。怎么样卫东,你能不能接受?”
卫东:郑书记是这样的,要说那食品厂呀,也不用什么技术。但关键是这个地皮手续问题,不能您当书记的说说,一句话我就进去了,设备也投进去了。
“如果你们到时候看我干的好了,要会收地皮,那我可受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