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和自强是亲弟兄俩,他们都是村支书王茂才的儿子。
老大自中从小就是个老实孩子,就应了那句古话了。
“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没办法卫东只能让他一直负责煤场,再多的工作他也干不了了。
老二自强比他哥要强的多,但要是比起其他几个人,比如像李静,王海军,李晓斌他们这样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卫东现在就是给他身上,一点一点的加担子,他的进步也还是有的,虽然是慢点。
卫东没有时间在矿区多停留了。
给服装厂打了个电话,询问了一下生产情况,服装厂目前是最稳定的,自从工人们不再罢工以后,产量一天比一天要上一个台阶,卫东从魔都带回来的,服装设计方面的书籍,都放在了卤肉场,打电话通知卫民自己来取吧。
第2个电话打给了改玲,不能等她第2天一起回省城了,自己今天就得回去了。改玲也知道他工作忙,也就不跟他计较这些事情了。
第3个电话打给了小梅,卫东在去魔都以前,小梅说在二姐家附近,有一套空楼房要出租,不知道租出去了没有?
小梅回话说,人家已经租出去了,楼房在那个年代那么紧缺,哪能空下。不过在2号店里面有一个小姐妹。她家里面有一间平房正好要出租,而且还是个套间,离那个印刷厂也不远。
卫东赶紧安排小梅,把那间房子租下来,海军的妈妈要去省城了,不能让老太太和他们一起挤宿舍呀。
这就是卫东的优点,跟着他干的人,先别管能不能挣到钱,在后勤生活保障方面,肯定是安排的好好的。
临走时卫东告诉海军:“来的时候,只带上自己的衣服就行了,行李和吃饭的家伙什么的都不用管。保证让你明天到的时候,家里面全用现成的”。
海军最不放心的就是他的老娘了,既然妈妈愿意跟着他走,他没有后顾之忧了,那他就跟定卫东了。
王家湾村这几天好似过年一样,村里养鸡场里的鸡终于开始下蛋了。
当初投资建厂的时候,按照卫东的意思是养5000只鸡,可是王茂广和王茂才害怕赔钱,只同意养2000只先试一试。
结果在经过全体热心村民,多人轮换指导帮助以后,死了二三百只鸡,直到技术员赵庆社到来以后,采用科学管理养殖,剩余的鸡才得以存活下来。
现在这些鸡开始下蛋了,每天都要下1400余颗鸡蛋。按照当时的市价,平均每颗都能卖到一角两分钱,这一天下来养鸡场的收入就是小170元钱啊。
看到钱了,村民们沸腾了。可是就这点鸡蛋,每天都轮不上村民们自己吃。
按照卫东的安排,每天早上村里的驴车,就拉着满满一车鸡蛋送到了矿区食堂,和矿区便利店。村里人自己想吃点鸡蛋,还要找王茂才批条子,走后门才能买出来。
现在的王茂广和王茂才,后悔的肠子都要青了,当初要是听上卫东的,养上5000只鸡,那现在一天得卖多少钱呀?
不过这两天他们也听从了,赵庆社的指导。每天都会从鸡蛋里面,挑出两三百颗品相好的进行孵化。照这个速度下去,到过年的时候,养鸡场就会有五六千只鸡了。
不过后续的问题又来了,当初盖养鸡场的时候,这两位老人家怕投资怕赔钱,盖了两个大棚,但是只有一个里边做了鸡舍,另一个里面还是空的。
现在要想扩大养殖量,就得在另一个大棚里面搭建鸡舍,所以王茂才亲自出马,把每天收下的钱,他都要收起来放进村委会的保险柜里。
准备投资到第2个大棚,还有冬天要建的养牛场里。
现在村里面的饲料厂,也已经全面投产了。不仅解决了王家湾本村的秸秆问题,连周围方圆十几里地的,村子里的秸秆问题都解决了。
王先贵现在也用不着每隔两天,就去县畜牧局拉饲料了。就目前饲料厂的产量,是足够村里的养殖场自用了。
还有一件让王茂广和王茂才,都高兴的事情,技术员赵庆社和茂广家的大姑娘大平,两个年轻人经过两个多月的热恋,关系已经初步确定了。
本来说好就是这两天,小赵的父母要来村里和王茂广见上一面,定一定他们小两口结婚的日子。
王茂广的意思是想让卫东也回来,毕竟他是村子里的主任,如果家里办这么大的喜事,村里最有脸面的人不在场,总觉得自己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可是王茂才给煤厂的自中一打电话,没想到卫东去了几千里地以外的魔都了,而且还是去和东洋人做买卖了。
这个消息经过王茂广添油加醋的播放,整个王家湾的人,都觉得自己的腰杆更直了,尤其是和王卫东沾亲的本家们。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当天晚上,和王茂才是同辈的本家男性们,有拿菜的,有拿肉的,还有拿酒的,纷纷聚到了王茂才家。都在诉说着:
“卫东这小子,我从小看着就不是一般人”。
“那还用你说,小时候他在我脖子里撒过尿,我是什么人他都敢撒尿,你说他有多大的胆子,现在可好,敢和东洋人去做买卖了,真给咱姓王的争气”。
“哎,我可是听说卫东找了个媳妇儿,老丈人是大干部啊。据说就是他们那个煤矿的矿长”。
“哼,要我说,县长家姑娘给咱卫东当媳妇也不屈她”。
而未成年的王姓子弟们,都在家中受着母亲的耳提面命:
“你要好好学习,最少你得考上高中,高中毕业以后就找你卫东哥去。跟着你卫东哥去魔都跟东洋人做买卖,也让咱家祖坟上冒冒青烟”。
卫东回到省城,一进2号店就阿嚏阿嚏的不停,紧张的小梅说:卫东哥你是不是感冒了?
卫东:我也不知道最近这是怎么了,经常莫名其妙的打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