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是我考虑的不周到了,是该先给祖母的,不过,送什么好呢?”
“这也简单,可以先做些小物件,比如抹额什么的。”
“抹额?这个好!就做抹额吧。”
“那好,我这里就有现成的布料和样子,我拿过来给你看看。”
“唉,谢谢婶子。”
接下来,两人根据锦儿祖母平日的喜好,选定了样子,用黑色的布料做底,再用暗色的丝线,在上面绣一些简单大方的花样。
选好之后,除了花样是李秀娘帮忙画上去的,其他的包括裁剪绣花都是锦儿自己来。
锦儿做的格外用心,由于她没怎么绣过花,所以做的很慢。
一条小小的抹额,简单的花样,她做了三个下午才做完。
到了晚上她拿回家送给祖母,柳家老太太只是淡淡的夸了她两句,面上没表现出什么。
第二天上午,柳老太太就戴上锦儿送的抹额,出去串门去了。
白氏回家做午饭时,笑着对锦儿说:“别看你祖母昨天没说什么,心里可高兴着呢。今天出去串了好几个门,生怕人家注意不到她头上的抹额,大家都夸你针线活好呢。”
柳锦儿听了心中美滋滋。
娘这下可知道自己的针线活好了吧!这几天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至于送给娘的……
以后再说吧。
当初想做点什么送给娘,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现在目的已经达到,那这事也就不重要了。
送祖母送娘不都是一样嘛。
锦儿那些小心思暂且不说,这些日子叶宁过的倒是惬意,整天就是穿着凉爽舒适的新衣服,在家里和大家一起做针线。
除了中午太阳太大的那阵,她们上午前半晌和下午后半晌都是坐在院子里干活的,院子里现在花团锦簇的,看着心情就好。
做活累了就和妹妹出去转一转,前面有山,后面有河,都是散心的好去处。
有时她还会去春苗家帮一下忙。
家里的骡子也不用她操心,打扫棚子,喂水喂料这些都是叶连云在负责。
骡子吃得真是多,叶连云上午去镇上卖完猎物,再打理打理菜园,上山给骡子弄草料,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下午还要抽时间去放放骡子,让它吃吃青草。
不过有了骡车后叶连云也轻松很多。
早上再也不用走路去镇上,而且鱼也可以装在水桶里放到车上,运到镇上的时候,鱼还是活的,酒楼给的价钱也高一点。
唯一的问题就是,虽然只装了小半桶水,但是木桶在车上不好固定,叶连云又要忙着赶车,不能一直扶着。
后来干脆就由叶宁叶妍虎子三个轮流跟着一起去,就当是去镇上玩了。
叶宁这阵子对大哥特别留心。
都是因为那天在城里无意中被爹点醒,然后她就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跟大哥说写话本的事。
不过这些日子观察下来,她发现叶连云确实是打心眼里喜欢读书,闲下来的时间真的是手不释卷,好像没看到他有什么别的爱好。
所以叶宁也想明白了,写话本的事就先算了吧。
大哥这么多年,终于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还是不要用其他的事去打扰他了,而且在古代,读书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大哥要是能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于他于家里都是莫大的幸事。
至于话本还是等自己以后再好好研究研究。
这天下午,叶宁针线做的累了,就来到河边散心。
她坐在河边的柳树下,手支在膝盖上,托着脑袋,望着河面,发起愁来。
这河面真是越来越窄了啊!
不,应该说是“细”更合适。
记得自己第一天回来,看到这条河,当时心里还吐槽这河比记忆中窄了很多。
谁知到了今天,当时的河面相对比之下,都可以用宽阔来形容了。
麦收之后,雨水没见过一滴,天倒是越来越热,太阳越来越大,地上都要被烤的冒烟了,也难怪河流会越来越细。
这么烤下去,迟早这些草啊树啊,也要给烤蔫巴了。
也不知道这贼老天什么时候才能下雨。
再这样下去,别说乡亲们了,连叶宁这个唯物主义者,都想去烧香拜佛,求老天下雨了。
正胡思乱想呢,突然瞥见从村子那边过来了一个妇人,正往这边走。
叶宁看了一眼,也没在意。
谁知那人走到这边看到叶宁后,就赶紧朝她走了过来。
边走边喊:“宁宁,宁宁,锦儿在你家吗?”
叶宁抬头仔细一看,认出了这是锦儿家的邻居。
赶紧站起来道:“婶子,什么事啊?锦儿在我家里呢。”
“她娘让我过来找她,叫她赶紧回家,说家里有急事。”
叶宁听了一怔,赶紧说道:“是吗,那我回去跟她说吧。”
“好,那我就不过去了,你让她快点,她娘催的急。”
“哎,知道了。”
叶宁赶紧小跑着回了家。
跟锦儿说了后,她也摸不着头脑,赶紧回去了。
到了傍晚,就有消息传出来,说是今天有人给锦儿家带信,好像是锦儿的爹和大哥出了事。
叶宁这才想起来,上次她和锦儿还有大哥三个人在菜园里聊天,锦儿还说她爹和大哥还有一个月就回来了。
可现在一个月已经过去了,她爹和大哥还是没信。
难道真的出了事?
叶家和柳家关系不错,所以知道消息后,家里人都挺替他们担心的。
特别是叶连云。
他和锦儿的哥哥柳志远是一起长大的同窗好友,可以说是最好的朋友,如今听说朋友可能有事,他怎么能坐的住呢。
第二天上午,叶连云就央了李秀娘,和他一起去柳家问问情况。
毕竟柳家现在只有三个女眷在家,他一个人去不太好。
叶宁没跟着一起去。
等他们回来,叶宁见哥哥脸色不是很好,心里一咯噔,赶紧问道:“怎么样,真出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