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路……王也,你也太屌了吧!”
钟建碧一脸羡慕的看向路仁,同样都是穿越者,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呢?
“你也可以的。”
路仁随后说道。
刚才的战斗他根本就没尽全力,要是a级能力雷电掌控直接使用,邓凯估计连半分钟都撑不住。
“王也,没想到你这么厉害,c级超凡者都打的赢。”
姜星的语气略带妩媚,手臂和路仁的胳膊碰在一起。
施沐汐被挤到一旁不敢出声,只能轻咬嘴唇低头不语。
“你到底隐藏了多少实力?”
黎歌笑着问道。
虽然她表现的很随意,但这就是她现在最想知道的事。
“没隐瞒,他武器不知道为什么就碎了。”
路仁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摊了摊手。
黎歌没有继续追问,她知道路仁的秘密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问出,得找个特殊的时间单独聊聊。
“龙渊值到手了?”
路仁转移话题道。
“没呢,他说分期给我。”
黎歌笑的很开心,四万龙渊值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那你可得来点利息。”
路仁看了一眼开盘的超凡者,随后把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丁香苏琳身上。
“那必须的,一年十个点的利息。”
黎歌笑的更加开心。
「这家伙也是吸血鬼么。」
路仁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没想黎歌居然提前做了。
十个点不算高利贷,但四万龙渊值的十个点就有四千,对普通超凡者来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得到。
黎歌注意到了路仁微妙的神情变化,笑着说道:“菠菜嘛,这很正常,我这点都比不上那些放水的呢。”
“你还懂这个?”
路仁愣了一下,“放水的”在某些地方就是高利贷的一种说辞。
“略知一二。”
黎歌没有过多解释。
这时,围在周围的超凡者突然让出一条通道,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的走了进来。
路仁扫了一眼这个女人,没在这个女人身上感受到任何能量的气息。
“夏副官,你怎么有空来这里?”
黎歌转身看向那个女人道。
「黎歌是怎么认识她的?」
路仁有些诧异,他想到了别墅,知道黎歌肯定也隐瞒了不少事。
“哼,”夏副官冷哼一声,视线在路仁身上停留片刻,“你们两个跟我来。”
“去哪?”
路仁问道。
“龙队找你们。”
夏副官淡淡开口道。
“龙队居然找两个新人?”
“难道是有新的弑神机出世了?”
“……”
周围的超凡者开始议论,脸上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新的弑神机?龙队是龙渊基地搞科研的人吗?」
路仁在心中思索,跟随夏副官离开了这里。
●
龙渊基地生肖之猴总办公室。
国字脸男人慵懒的靠在椅子翻阅着手中的电子设备。
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些刚刚加入龙渊基地幸存者的信息,其中就包括了路仁、黎歌、方枭、苏琳等人。
“咚咚咚。”
突然,敲门声响起。
“进。”
国字脸男人关闭电子设备后说道。
“嘎吱——”
随着房门打开,三道身影走了进来,正是路仁等人。
“龙队,王也和黎歌来了。”
夏副官对国字脸男人毕恭毕敬道。
“龙教授,你找我们有什么事?”
黎歌开口问道。
路仁心生疑惑,他有些好奇黎歌是怎么和这群人扯上关系的。
“小夏,你去技术科看看z738型号的弑神机进展如何。”
国字脸男人对一旁的夏副官说道。
“是,龙队。”
夏副官点头,直接离开了这里。
在她走后,国字脸男人对路仁和黎歌招了招手,“都别客气,随便坐。”
黎歌表现的很随意,拉开椅子往后一靠,“龙教授,刚才的事你知道了?”
路仁在黎歌旁边的椅子坐下,虽然心中疑惑万分,但还是决定先听一下这两人的交谈。
“刚才的战斗很精彩。”
国字脸男人没有否认,对路仁投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侥幸。”
路仁淡淡开口,他在观察这个龙队对他的态度。
“王也同志,你是怎么做到一击就把弑神机击碎的?”
国字脸男人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在路仁等人来这里前,他反复看过那段战斗视频,但就是看不出任何端倪。
黎歌的心中也有这样的疑惑,她用过弑神机,知道弑神机十分坚硬,难以摧毁。
“回答你这个问题前,我想知道你的身份。”
路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脸平静的看向国字脸男人。
“哈哈,”国字脸男人愣了一下,随即笑出了声,“不好意思,是我唐突了,王也同志你好,我叫龙正光,是龙渊基地生肖之猴弑神机能量利用研究局的局长。”
路仁没想到率先找自己的居然是研发弑神机的人,他略做思考,然后问道:“我刚才用的弑神机就是你研发的?”
在此之前,他从黎歌口中了解过龙渊基地的基本情况,生肖之猴是技术部门,弑神机能量利用研究局只是其中一个分部。
“准确来说是整个生肖之猴研发的,我负责的是弑神机魂晶的利用率,”龙正光双手合十,看向路仁道,“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击碎弑神机,按照我的研究理论,那两把弑神机无法破坏彼此。”
“你的理论是怎么来的?”
路仁随口问道。
“自然是实验得到的结论。”
龙正光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实验数据不到位?”
路仁微微眯眼。
“哈哈!……”龙正光笑了笑,很少有人敢质疑他的研究理论,“你说的的确有可能,不过我的实验经过上万次测试,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
“我不认同。”
路仁摇了摇头。
“哦?”龙正光来了兴趣,“这么说王也同志你对弑神机也很了解?”
“了解谈不上,”路仁再次摇头,“只是我觉得凡事皆有例外,你以为你的实验数据很全面,实际上并不全面,否则为什么会出现刚才那种情况?”
在进入这里后,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现在打算用“巧合”作为借口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