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枭婿 > 第1089章 巫文篇章!

第1089章 巫文篇章!(1 / 1)

第五重中期。当然了,陈安生也不至于傻傻的干等着。纵然是休息,他也在主动的从巫族炼魂鼎中提取灵液,来提升神魂恢复的效率。不得不说,巫族炼魂鼎这件宝物也真是了不起,汲取天地之间的逸散灵魂之气孕育成灵液。这种手段到底是什么手段,连陈安生也没彻底摸透。只能说当初的巫族,能在洪荒世界中占据一个时代并释放绚烂的光辉,当真不是随便说说的。灵液一滴一滴的被陈安生从巫族炼魂鼎中提取出来,全部成为淬炼神魂的养分,那种感觉比起抽大yan都更舒适千百倍。陈安生的神魂也在这种舒适的状态中,疲倦感一点一点的消散。一天以后。陈安生的神魂已然恢复了五成。这时,他忽然惊讶的发现,巫族炼魂鼎上不知何时,居然浮现了出了许多过去没有的鼎文。这些鼎文一般人绝不可能认识。哪怕是身为顶级太乙金仙的烟洛,也看到了这些鼎文,同样也是一脸茫然。可陈安生却认出来了,这是上古巫族独有的巫文。在他的神庭星空之中,本就有不少用巫文记载的巫族秘典,陈安生在翻阅这些巫族秘典的过程中早已经学会了巫文。不太夸张的说。除非巫族复生,除却那些真正圣人、仙帝等古老强者,否则当今世上要找一个人来跟他比较对巫族的了解,那恐怕很难了。文字代表着文明。透过巫文,陈安生足以领略到不少上古巫族曾经的那一份绚烂。当然,碍于时间与精力。陈安生其实也无法做到彻底翻阅所有的巫族秘典,甚至翻阅过的内容都不及神庭星空中巫族秘典的万分之一,可谓是沧海一粟。但这并不妨碍陈安生对巫族炼魂鼎上突然发现的巫文进行解读。“洪荒纪元…巫妖量劫…”陈安生凝眸注视着巫族炼魂鼎,逐字逐句的解读着巫文,不多时,就把这些巫文阅尽。总共也就三千两百字。内容也很平常。就是粗略的记述当年巫妖为争洪荒主角之位,发生了惨烈的大战,最后巫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说实话,这样的记载并不算是什么秘辛,别说跟陈安生神庭星空中的巫族秘典相比不算什么,哪怕是对烟洛这种见识丰富的顶级太乙金仙而言都不算什么。可正因此,陈安生才感觉有些奇怪。只是一片记载关于巫妖争斗的普通篇章,为何要煞有介事的刻在巫族炼魂鼎上,甚至还动用了某种秘法进行遮掩,直到今天才意外显露出来?“不对…”“这应该不是一篇普通的巫文。”

陈安生不由自主的手托下巴,凝眸沉思。“怎么了城主?”

“这篇巫文的内容,我已经解读出来了,你说说看,会不会有些太平常了?”

“是有些平常,可是这有什么不对吗?”

烟洛莞尔道:“要知道,这篇巫文对城主大人来说很平常,可对当今世上很多人而言都不平常,洪荒破碎,宇宙分为生死两域,曾经属于洪荒大陆的传奇都变成了传说。”

“后世修炼者与诸天万界各种生灵,恐怕有很多都不知道曾经发生在的洪荒大陆上的巫妖量劫。”

“而据我说知,巫族乃是一个非常骄傲的种族,巫妖量劫之后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对他们来说恐怕是一种耻辱,他们又岂会甘心后世诸天再提巫族却无人知其光辉?”

“在这样的一尊宝物上留下一篇巫文,来描述巫族曾经的存在,也是正常…”陈安生不由咧咧嘴。诚然,烟洛说的非常有道理,他也承认巫族确实是一个非常自傲,甚至可以说自负的种族,不甘心自己消失后被世人所遗忘所以留下一些篇章,非常有可能。可烟洛忘了,既然巫族这么不甘心被后世诸天万界所遗忘,有心留下一些篇章提醒世人巫族的存在,那为何这么多年来,就独独这一篇?为何诸天万界之中,几乎没听说巫族篇章或者与巫族相关的宝物出世过?最重要的是。巫妖量劫之后,巫族的确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却不等于说巫族彻底灭族了。当年的巫妖量劫之后,巫族只是元气大伤,失去了天道气运庇护而已,他们其实还留有不少的族人存在,只是不知道他们隐藏到了哪里而已。这样问题就来了。巫族从未真正灭绝,真要担心被后世所遗忘,为何不干脆出世?这世上还有什么比重新强力出世还能更加令世人感到震撼的事情了吗?还有什么比重新出世享受世人的敬畏更能满足充满自负的虚荣心的吗?没有,绝对没有。所谓留一篇章,提醒世人巫族曾经的存在,那绝对是多此一举,不合常理。“可是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陈安生心有疑虑,却没有再提出来与烟洛辩论,在这天阴古城中,本就不是一个合适讨论巫族事情的地方。不过,陈安生却也惊喜的发现,鼎文出现以后,巫族炼魂鼎似乎也在徐徐吸收着天阴古城中的亡魂,也正是因此,巫族炼魂鼎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供他提取的补魂灵液。他暗自念头一闪,忍不住主动的催发了一下巫族炼魂鼎,行动很隐晦,可以说只是极其细微的尝试了一下。但就是这极其细微的尝试。也让他惊喜的发现,以巫族炼魂鼎为中心,方圆数十米内竟有大量魂气被巫族炼魂鼎席卷一空。再远处一些的亡魂大军似乎能感觉到某种危机一般,竟然因此后退四散…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仙祖她重生了 白阎唐颜玉 修仙长生不死夏木凌云 荡剑诛魔传 我给娘子烧纸钱全文小说 大商解签七年,才知是封神 仙道唯争,我为仙宗掌门 白阎唐颜玉小说 一世容晴 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墨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