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到糖水的刘媛媛心里暖乎乎的。陶老太虽说是为人和善,一听到知青们除了补锅之外,还要借碗盆。村里有句老话:饭碗是老天赏的。既然是老天赏的,根本不会轻易借给别人,而且家里的碗盆都是有数的。刘媛媛知道陶老太为难,她提出来可以给陶家帮忙,能不能换一点陶家不要的碗盆。不要的碗盆?朱霞想起来家里的地窖里扔着一批破旧的碗盆,是前几年用完淘汰的。村里人都有迷信,用旧的碗盆不能扔,不然就是在丢饭碗,所以当时她收到了地窖里。于是朱霞俯身在陶老太的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家里倒是有几个碗不用了,但是你们得来帮我们干两天活才行。”
听到陶老太的话,几个女知青眼睛都亮了。终于有人肯借碗给她们了,别说干几天活了,干一个月都行。于是,几个女知青连忙答应。但她们都忘了自己小时候从城里来的,别说干活了,就是在河里洗个衣服可能都难。只有刘媛媛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陶婶,我们需要帮你干什么?”
原来是老陶家已经联系好了修建房子的工人,准备明天就开工,正好还缺几个打杂的人。陶老太也知道这个女知青不靠谱,但是有总比没有的强。刘媛媛也不知道怎么打杂,既然陶婶说了,她肯定会来的。张青当然也没意见,拿人的东西,付出劳动力很正常,只不过她会不会干就不一定了。和张青一伙的两个女知青也没意见,剩下的就是蔡小芬了。蔡小芬还正因为自己被漠视而感到不爽,所以这回,她直接不同意。不过蔡小芬的不同意可没什么用。张青瞥了蔡小芬一眼,“你不同意,那行,碗拿回去我们用,粮食也不给你分。”
“不分就不分。”
蔡小芬仰着头转身就走了,她才不稀奇那点破粮食呢,她自己去村里借,羡慕死她们。张青才懒得管她呢,爱走不走,不分粮食才好呢,她们还能多分点。几个人拿着补好的锅和借来的碗盆回知青点了。刚到知青点门口,就和张柏几个男知青迎面撞上。几个人合伙将锅碗瓢盆还有粮食搬进知青点门口的一个小房子里,这里就被临时当作简单的灶房。等到东西放好后,张柏带着几个男知青又去村里找人学习如何搭灶,刘媛媛和张青等三人也去学习了怎么烧火。傍晚的时候,几个年轻人才累的气喘吁吁的回来。回来的时候,知青店门口孤零零地坐着一个人。正是打算单飞的蔡小芬。蔡小芬想起自己的这一下午,倒霉透顶了。她本以为自己嘴甜,借点粮食啥的肯定没问题。没想到从陶老太家出来后,敲了不少人家的门,一听见她是新来的知青,门就摔上了。还有那种好不容易让她进去坐的,水也不给,尤其一听是借粮食的,直接把她连轰带撵的推了出来。最后有一家人愿意给她借粮食,然后竟然提出要嫁到他们家当媳妇这种要求。蔡小芬虽说在这一批知青里,家庭条件不算是优秀的,但是也好歹出生在小资家庭,不说找个大学生,起码也要找个干部之类的,村里的这种泥腿子她怎么能看得上。气的蔡小芬指着那家人就破口大骂,最后的结局当然也是被赶出来了。毫无收获的蔡小芬只能垂着头回了知青点。“小芬姐,你累不累。”
刘媛媛看见蔡小芬赶紧迎了上去。蔡小芬都要怀疑今天下午到底是不是刘媛媛在搞事情了,但看见刘媛媛跑前跑后的,她觉得自己想多了,刘媛媛还是那个冤大头。她想好了,等她再哄哄刘媛媛,说不定还能继续把那对水晶发卡拿回来。第二天一早,陶家人起了个大早。今天早上联系好的工人们都要上门来干活了。陶大勇哥俩起来随便垫巴了几口,推着家里的小推车就去城外拉泥巴了。等到家里的小学生们去上学后,只剩下陶志杰带着陶志朗和桃桃。看着家里的大人进进出出,三个孩子也不闲着,开始帮忙干活。工人们将砖块什么的都拉来后,工人们就准备开工了。陶家来了个不速之客。朱霞的娘家二嫂,朱二嫂带着她的兄弟陈小军赶来了。朱二嫂一大早就偷听到公公给大伯和丈夫悄悄说今天陶家要开始修房子了。朱二嫂靸着鞋就往娘家跑。自从上次朱二嫂从陶家回去后,公公和丈夫虽然一直没有提起陶家发生的事。但是朱二嫂明显感觉到他们好像知道了。因为他们父子三个不知道在悄悄的谋划什么。这不,这次让朱二嫂听了个正着。回到娘家,朱二嫂拉着兄弟陈小军就跑。陈小军吃的肥头大耳的,没跑几步就喘的不行。硬生生将一个小时的路程拖了两个小时。陈小军坐在陶家大门口,大口的喘气,“姐,跑这么快干啥?”
“不跑快点,你还怎么挣钱,你个吃货,你看看你。”
朱二嫂用手指点了好几下陈小军的额头,这个恨铁不成钢的玩意,挣点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切,姐,这方圆几个村修房子不找我,还能找谁。”
朱二嫂气的在陈小军屁股上踢了好几下,“你个怂货,今天陶家就开工,你想想你知不知道,还当是前两年呢,现在单干的人多少。”
说完后,朱二嫂拉着陈小军,连门都不敲就闯了进去。“哎呦,霞子,婶儿,咋今天干活都不给我们说,这不是见外了。”
陶老太一看见朱二嫂带着她的那个糟心兄弟来了,陶老太脑仁子就疼。“有啥说的,就是干点小活。”
陶老太活了这么久要是还不知道朱二嫂带着陈小军来是为什么,那她就老眼昏花了。“干点小活也该找我啊,陶婶,您忘了,这些年几个村里修房子的事都是我干的,我看在咱们是亲戚的份上,我给您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