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利,让蒋介石产生了严重的恐惧心理,同时也彻底看清了英国佬的无耻嘴脸,使得他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英国人的心理。所以他现在十分害怕,再一次向去年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候的那样,中国军队入缅之后,又因为英国佬的故意放水和不配合行动,导致中国军队的最终惨败。现在国内方面,蒋介石手中可用的精锐已经不多了,有限的精锐现在分布在几个战区之中,而驻扎在云南的远征军所部,又占去了相当一部分精锐部队的兵力。一旦要是这次反攻又招致惨败的话,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收拾残局,所以蒋介石坚持要求,如果想要中国远征军发动大规模反攻战役的话,英国人就必须配合在缅甸南部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作战行动,并且同时调遣大量舰船,封锁缅甸南部的海域,同时发动登陆行动,牵制住日军的驻缅部队。同时蒋介石借口目前驻扎在云南境内的中国远征军所部,尚未完成集结,同时也没有完成最后的整训工作,所以无法配合史迪威,在十月底之前,发动全面的反攻战役。史迪威在中英两方来回奔走进行斡旋,但是结果却让他非常失望,一方面他大骂英国佬太混蛋,另一方面又大骂蒋介石是个鼠目寸光的胆小鬼。而蒋介石这个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却还有另外一层打算。抗战进入四三年之后,因为日军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使得他们不得不从中国战场上抽调走了大量的部队,前往太平洋战场进行作战。同时日军也为了打造所谓的绝对防御圈,必须要在太平洋很多岛屿上增加驻军数量,这么一来就导致了日军方面,在中国战场上的兵力减少,使得中国战场上终于出现了僵持的局面。蒋介石现在已经看出来,随着美国的参战,日本军队已经渐渐的日显颓势,特别是中途岛战役和瓜岛战役,日军接连惨败,使得蒋介石看到了盟国战胜日本人的希望。而这个时候,他并不想打破这种难得的僵持局面,他生怕一旦派出大量军队反攻缅甸的话,就会导致中国战场上的日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来对他目前还能控制的地盘进行牵制作战。他现在已经开始考虑,怎么解决在抗战胜利之后的一些事情了,虽然目前太平洋战场的局面,还并不十分明朗,但是他也已经感觉到,美国这头狮子已经被日本人弄醒了,只要国内战场能僵持下去,那么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胜利。所以他更希望能用拖字诀,把这种僵持的局面给维持下去,等待美国人把日本人打败,这样就可以保存他手头的更多有生力量,来维持他对中国的统治局面。故此蒋介石才会明知道史迪威的作战计划,是为了打通中印公路,为国内战场输送更多美援物资,却宁可放弃尽快打通中印公路,也不愿意尽快发动大规模的反攻作战。这么一来史迪威就成了只能唱独角戏了,他手头现在只控制着中国驻印军两个师,以及新一军的直属部队,以及第5307劫掠者部队这些兵力,另外再有的就是正在组建,并且已经开始逐步向印度转运的第三十师。但是在十月底之前,第三十师却无法全部运抵印度,根本无法在四三年年底之前,并入到中国驻印军作战序列之中,这么一来连史迪威自己,都觉得仅靠着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这两个中国师到底能不能打通中印公路。这让史迪威近期十分恼火,脾气也变得很是暴躁,整天东奔西走的去到处游说中英两方,希望能让他们配合自己的反攻行动。所以现在史迪威根本没时间在列多停留,这里的事情也就交给了霍克等远征军总指挥部的美国军官们负责打理了。霍克把这份电报转给了正在重庆的史迪威,不管怎么样,方汉民他们这次取得的这场胜利,还是能让史迪威稍微欣慰一下的,同时也能增强史迪威对未来反攻作战的信心。当然方汉民他们的这场胜利,消息一经在新一军之中公开,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新一军官兵们听闻这个消息,又一次士气大振,当即便欢声雷动了起来。一百对六百(稍微有些夸张),方汉民却能率领其部下,在一个完全陌生,并且还是日占区之中,在大批日军包围的情况下,却取得了如此彪炳战绩,这简直是以前他们不敢想象的事情。甚至于对方汉民十分了解,并且十分信任的孙立人、卫振远等人,都觉得这样的战绩,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哪怕是之前方汉民已经创造过多次以少胜多的奇迹,可是这一次他们却是面对着数倍于他们日军的包围,所以就连他们都觉得有点觉得夸张,就更不要说是对他并不算十分了解的其他军官了。郑洞国听闻消息之后,也同样觉得不可思议,反复向通报给他消息的美国军官进行了询问,这才确认这个消息应该没错。因为这一次方汉民在大洛河谷作战行动之中,带有数名美国联络官,他们同样也确认了这个消息的正确性,那么这也就没什么值得怀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