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守在马鲁拉树下,用它那巨大的身子,不断地摇动树干,来获取美味的马鲁拉果。 对于这样的“钉子户”,土著人不敢掉以轻心,一旦激怒公象,会招致长期的报复,他们只得另觅方法了。 他们将其它地方采摘而来的马鲁拉成熟果实,选出七八十枚有损伤的,用烈酒浸泡了一个晚上,由于果实有伤口,酒精都渗入到了果实。 次日,土著人将浸泡过酒精的果实,趁公象去河边喝水的机会,倒在马鲁拉树下。这种淡黄色的果实,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简直是色味香俱全,对大象来说,具有致命的诱惑力。 公象回到马鲁拉树下后,果然受不了诱惑,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卷起带有酒精的果实,送入嘴里。 不一会儿,公象在酒精的作用下,身子很快就东倒西歪,昏昏欲睡了。后来,它倒在地上,开始酣睡了。 这个时候,土著人赶紧爬上树,开始采摘马鲁拉果。 当公象醒来时,大事已去,树上的果实,已被摘完了。它只得用撞树的方式,来发泄一番,然后怅然离去了。 土著人用采摘来的马鲁拉果,制作成果酱和烈洒后,开始将目光,转移到象河对面的猴面包树。 对面的猴面包树,树身只比两层楼高一点,但啤酒肚似的树干,要七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外形看起来确实有些卡通,像一尊乐呵呵的弥勒佛。 这棵巨大的猴面包树,对土著人来说,也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平时,他们通过吃果实,或者采摘叶子煮汤喝,来补充钙质和维生素。猴面包树的树皮中,含有金鸡纳碱,还可以用来止血消毒。 更重要的是,猴面包树的树干木质疏松,含有大量的水分,称其为一座“水塔”,也不为过。在旱季时,土著人甚至还得靠这些树,度过缺水的旱季。 猴面包树粗大的树干根部,有一个大树洞,里面栖息着一个有二十多头疣猪的疣猪群,其中一半是小猪。 树干的上面,还分布着很多小树洞,是猴子用牙齿咬破稀疏的木纤维,所挖出来的,里面住着一群猴子。 早些时候,猴群与疣猪群的关系,非常融洽。猴子在树上,站得高,看得远,掠食者一旦来了,猴群就会为疣猪群提供警报。 当然,如果有黑曼巴蛇等毒蛇来了,想爬上树去攻击幼猴,疣猪也会拔刀相助,它们与松鼠一样,本身带有蛇毒的抗体,它们为猴群去掉了危险,自己也可以吃美味的蛇肉。 猴子和疣猪混群一起玩耍时,猴子还可以为疣猪捉蜱虫等寄生虫,两者熟络了以后,疣猪也会驮着猴子,在克鲁格草原上游逛。 可惜,好景不长,土著人发现了疣猪和猴子,于是将猴面包树团团围住,捕杀了很多疣猪,给疣猪群造成了重创外,还捕捉了一部分小猴子回去。 猴子和疣猪的数量减少以后,还是相处得很好, 土著人把小猴子驯养大,开始用猴子帮他们做事。后来,有人看见猴子骑着疣猪,在草原上闲逛,于是想出办法,用驯养的猴子,来帮他们捕捉其它地方的疣猪。 土著人又抓来很多小猴子,通过长期地训练,开始用猴子来捕捉疣猪了。 他们先探察疣猪洞。一般来说,这些地洞不难找,离河边都很近,便于疣猪喝水和洗泥浆浴。 找到目标以后,土著人带着训练好的猴子,带着可以刺死疣猪的木矛来了。 他们有长远眼光,每年只捕杀一次疣猪,还会放过母疣猪和小疣猪,只将捕杀的目标,圈定在成年的公猪身上。疣猪的繁殖能力很强,第二年再次捕杀时,疣猪群的数量非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多。 他们通过鼓噪和敲打的方式,将疣猪群轰赶出来,然后放出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