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发现场。大致看过这里的状况后,余幼容也去了尸体那里,只一眼她便蹙起眉头。这名女子她认得,那日她跟萧允绎去一品茗轩找宋慕寒,当时在台上唱曲的便就是她。她视线缓缓移到她的袖口处,那朵小白花还规规矩矩的别在那里。只是上面湿漉漉的。谢捕头已经对尸体做了初步检查,检查出的结果是溺水身亡。余幼容过来后谢捕头将结果告诉了她,“死者口鼻内有河泥,落水前应该是活着的。”
他说完这句话,周围的几人立即讨论起来,“我就觉得她是想不开跳河自尽,毕竟这么小就父母双亡。”
旁边的人也附和道,“过年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估计是受了刺激选择了轻生。”
这些人正讨论到兴起,一道轻飘飘的声音传了过来,带着几分散漫不经心,“不是溺亡。”
他们刚朝说话的人看去,便又听到了下面一句,“是冻死的。”
冻死?这几名围观的路人不知道眼前这名身形单薄的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陆聆风,脸上的表情先是愣怔,紧接着便露出嘲笑。这女子可穿着厚厚的棉衣呢!怎会冻死?简直是天方夜谭!“陆爷?”
谢捕头自然不会觉得余幼容是在说笑,只是他不解,为何会是冻死?首先这条小河不宽不深,就算棉衣吸水负重,也尚且有自救的时间,怎会活生生的被冻死呢?要知道冻死需要的时间可比溺死的时间长得多。既然都没有溺死——说明死者是懂水性的,可是懂了水性却又不自救,谢捕头怎么想都觉得不合理。而且他怎么看这具湿漉漉的尸体都是淹死的样子,“陆爷,怎么会是冻死呢?”
“尸表变化。”
余幼容倒没有理会周围那几人的表情,“冻死的尸体一般呈自然状态或卷曲状。”
人在冻死前中枢神经系统被抑制,全身呈麻痹状态,体温虽然在逐渐下降,但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却发出错误的信号。——反常热感觉。这种错误信号会使得冻死的人在朦胧的温暖感觉中死去。”
“因为冻死后尸体的姿势多数是自然体位,表情很安详,这也是老人们为何会说冻死‘笑面’的原因。”
因为余幼容的话,众人都不由自主的朝尸体的脸部望去,在看到一张安详的笑脸后,纷纷吓得倒吸一口凉气,立即移开视线不敢再看。更不敢质疑了。“原来看尸体的姿势和表情也能知道这么多信息。”
谢捕头佩服的同时又有些惭愧,他竟然只靠尸体口鼻内有河泥便判断是死于溺水,确实太武断了。“不止这一点,冻死的尸斑呈鲜红色,你看她的手面。”
余幼容没有细讲,思绪再次回到了案件本身上。环境温度过低会使得人体的散热加快,机体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或者是人为的方法,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如果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会逐渐下降以至死亡。冻死过程共分为四期:兴奋期、兴奋减弱期、抑制期、完全麻痹期,并且各期之间不是截然分开,是相互连续的。她也有跟谢捕头同样的疑惑,冻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足以让死者有自救的机会。所以——在她死前究竟发生过什么?才会让她在一条不宽也不深的小河中被活活冻死呢?“这人是谁啊?”
周围的那几个人虽然听不太懂余幼容说的话,但总觉得这人很厉害的样子,于是互相询问道,结果问来问去竟然没有一人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最后还是府衙中的那两名捕快说道,“就算你们认不出他,也该听说过我们陆爷的大名吧!”
“陆爷?”
那几人依旧没反应过来,那两名捕快又继续提醒道,“陆聆风!陆爷!”
“陆聆风?”
这下子他们想起来了,原来眼前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陆聆风啊!他们觉得惊讶的同时又觉得十分合理,难怪他验尸那么厉害。接着他们又好奇的问道,“陆爷不是已经消失了蛮长时间了吗?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呀?”
捕快没说陆聆风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只说,“秦思柔那案子就是陆爷协助大人破的。”
“啊!”
这几人恍然大悟,“难怪秦思柔那件案子那么复杂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破了,还查出初家那位小姐的病死另有隐情,连宋小侯爷都……”说到这里那几人突然噤了声,不敢再讨论下去了,侯府的事哪里是他们这种人可以非议的?见他们陆爷的声望这么高,那两名捕快也觉得十分自豪。与此同时,余幼容正在继续检查尸体。尸体虽无明显外伤,指甲缝里却有大量绿色叶渍和泥土,应该是她在死前有抓住过某种植物。从而也说明她并非没有自救过,那些绿色叶渍和泥土应该就是她在挣扎的过程中留下的。检查完尸体,余幼容重新回到河边,如果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很多线索可能都会被忽视。所以当务之急要先找出第一案发地点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