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志履新之前,向何小山不耻下问,问计询谋,何小山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至于资金的支持,何小山也给了王立志一个积极的承诺。“王叔,只要是有合适的项目,你找我我都会帮你想办法。我这边如果有好的赚钱的机会也一定不会忘了你的!”
何小山对王立志能够有如此的支持,也让王立志对“长信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时间已经接近年底了,年后才能履任,不过王立志已经没有时间在和何小山见面了。何小山参加完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就开始做回家过年的准备了。说到回家过年,有一个是一下子让他很尴尬。因为太忙,暑假之后他就一直没见过何小林,只是托魏霖给何小山带过一次钱。他甚至没关心一下何小林的那份报告写的是好是坏。而考完试,他打电话去找何小林,才想起来,何小林转系了,连宿舍也换了。何小山只要硬着头皮去问魏霖。“你不知道你哥的宿舍和电话?”
魏霖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他想了想,就给那边的一个老乡去了个电话,问出来何小林的宿舍和楼下传达室的电话。何小山拿着纸条,站在电话机前边,有些迟疑。去年两人是一起在家过年的,今年总不能各回各的吧?不管怎么说,兄弟俩回家还是要一起回才像话。否则,让父母知道两人闹矛盾闹得断绝往来了,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何小山想来想去,都不能让家里知道这些事情。不过,何小山打电话过去是,舍管过了一会说何小林不在。何小山只好吃过饭再打,居然又说人不在。而且那管宿舍的老伯,每次接到电话都得问清楚他的名字,才肯帮忙去叫人,而每次都是隔了几分钟回说“人不在”就把电话给挂了。这种情况经历了三次之后,何小山就猜,是不是何小林交代过的,或者那个老伯根本就是在敷衍自己。想想何小山也觉得哥哥实在是太过分太小心眼了……在这种情况下,何小山就算是去学校找他,肯定也会被拒之门外的。那他自然也就没必要去自讨没趣了。放假的时间一天天临近,何小山心里也越来越纠结。回家肯定是要回的,而且必须和何小林一起回家,就算是两人从此都不做兄弟了,也不能让家里人看出来彼此的矛盾。找了一个空,何小山直接去清华大学社科分院那边找何小林。其实他是想去兴师问罪的,没想到真就吃了个闭门羹。舍管老伯知道何小山是何小林的弟弟,对何小山热情的不得了。“何小山?我知道我知道,在北大发了文章的,对不对?你哥哥经常说起你,他发的文章更多呢……不过他说和你兄弟两一起调研的时候,才琢磨出来的方法……你看,都贴在那里呢!”
何小山的视线被指向宿舍边上的宣传栏,还真有一篇贴了很久的《如何在农村展开调研的小结》。“必须落实到本人,不能用道听途说的内容当成论据。”
“调查家庭的时候,要按照当地物价标准来衡量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
“根据出行的交通工具来确定老百姓的活动范围……”一条条写在那里,何小山都有种回到五岭村和何小林在争论的幻觉。“怎么我哥他老不在啊?他一半什么时候回来啊?”
何小山还有些没消气呢。“我也不知道啊,这半年他们能忙得很,每天有人出去,有人回来……我也不知道何小林出去多久了,什么时候回来过……”何小山只好去找他同舍的同学。不说不知道,说了吓一跳。原来整个社科学院从大二到大三、大四的学生都在进行调研,这是国家要求的。主要是调查整个京郊以及相邻的河北诸县,几乎所有人都在调研,只是侧重不同。有的老师要求调查的是小农经济的残留。有的老师要求查外出务工的地点和工种,收入,留存之类的。也有的老师要求比较全面,还有对比,比如调何小林过来的老师。老师和助教各带了十个学生,有一笔资金支持,于是他们选择了川北山区和鄂东冲积平原作为对比,已经走了一个月了。“你们连期末考都不用回来?”
跟何小山解释的学员苦笑道:“我连毕业考试都错过了呢,不过没事我的老师比较牛,直接给我补了个毕业证……”搞不清何小林的行踪,何小山只能给家里去个电话。另外何小山先给家里汇了五万块钱。隔了两天才打电话:“爸,你汇款单收到了吧,我和哥哥……”何大壮居然脱口而出:“你和小林赶紧说说,千万别回来,我和你妈都快烦死了!”
“啊?怎么回事啊?”
何大壮怒道:“还不是你,你说你上电视就上电视了,为什么还要汇那么多钱回来……”原来自从家乡造路传出流言,说这路是为了何小山造的,何小山变成大老板了,接着何小山还真就在北京台再次露面,接着他汇钱到乡里。乡邮局才几个人,一下子就传开了何小山汇回来五万块。出去打工的人汇钱回来的多了,不过一两百的有,上千块的就非常少见了,何小山这五万块……何大壮都不敢去提,直接转存定活两便。这一来,村里还好,见钱眼开的人不多,再说都受着何家的恩惠呢,外面的人就不一样了,拐弯抹角的人都过来套近乎。一个是打听怎么挣的这钱,二来是想怎么沾点光。还有没皮没脸到家里硬塞自家姑娘的。这种情况下,何大壮哪里敢让两个儿子回家,他担心有人会起心思,在半道上绑走儿子硬做成夫妻。何小山打完父亲的电话,也给尹县长去了个电话。没想到尹县长迟疑了一会,也提出建议让何小山不要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