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文物修复师交椅的位置了。林然却心里有些不安。他想去找马震了解一下杨茗薇的消息,去到他的店铺里的时候,却被告知他和田海离开了京城,似乎是去忙一些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很忙,林然倒也能理解。周六的文物修复四大会如约举行。为了腾出空间,艺术学院提前放假了。但是,学校里面却挤满了人。手持摄像机的电视台记者、拿着小本子随时准备记录的报社记者,以及一些好事者都来到了现场。文物在博物馆中可以见到,但是文物修复,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先前都是作为各个博物馆的机密,不对外公开的。今年却不知为何,电视台和报社都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甚至连民间的一些爱好者也收到了邀请。这种级别的大会,他们又怎么舍得错过。文玩收藏风鼎盛,国家对于文物保护也越发重视。种种迹象表明,古玩和历史研究行业在蒸蒸日上。在大会开始前,当然还是一番例行的演讲。“文物修复工作将来会出现巨大的缺口,修复一件文物,平均需要的时间是半个月,需要的人数是十人。”
“先前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大多是从民间的爱好者发展来的,他们的修补技术,往往归结于自身的经验。”
“这就是文物修复师交流会举办的初衷,但是我们了解到,每年一次的交流会,远远满足不了修复师们的需求。”
“文物修复是有一定门槛的,修复师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经验,这也导致不能入门非常难。”
“在座的同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兴趣加入文物修复的行列?”
“想。”
人群当中爆发出一阵整齐的回答。这个时代不需要演练,大部分人的思想单纯,也很少有人会故意抬杠的。台上的人对他们的回答非常满意,笑了笑:“那就是了,我们正在筹划文物修复学院,里面抛开了所有的不必要课程,专门用来学习文物修复。”
“将来的毕业之后,也可以直接和各大博物馆联系,对个人而言,就业环境明朗,对国家而言,我们是教书育人,为国输送人才。”
台上发言的人味道对极了。没有像其他的人一样打官腔,反而是用比较平滑的语气,说明了他们这次交流会的主题。在外面的演讲结束了,文物修复师们依次进入会场。一位京城日报的记者正准备收东西回家,却被带队的女记者骂了一句:“你干嘛?准备回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