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叫价。在场的人大部分都带了鉴宝专家来,甚至还有的人带来了鉴宝团队。第一眼看到这书卷的时候,很有可能都会认为这是赝品。林然却刚好相反,他很清楚,这并不是用竹子制作的纸张。而是古代一种比较罕见的蚕茧纸。蚕茧纸顾名思义,使用蚕茧制作而成的纸。这种纸制造工艺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使用这种纸张写成的。这种纸的特色在于特别薄,而且表面非常光滑,毕竟是纤维交织而成的。又因为蚕茧本来就有一定的抗虫作用,所以寿命也非常长,不容易被水弄皱。这种纸张在写字的时候,会有一些特殊现象。写字之后,纸张的背后会出现一些墨透,显得光滑而又凌厉。这种纸可是纸中的上品,正因为看中了这一点,林然才断定这是真货。也不知道卖家是从什么渠道获得这书画的,但放在黑市上面拍卖,肯定来源不明。国文部的人自己不参加这种活动,却派林然过来替他们进行回收。其中也有问题。林然很清楚这一点,无功不受禄,他现在也算是国文部的一员了,享受着特权的同时,也应该为组织做一些事。所以他并没有拒绝。而且现在已经很难见到晋代蚕茧纸了,能亲眼所见,也确实是一种特殊的体验。现在广义上所指的蚕茧纸,实际上是从宋代开始流行的。纸张呈现浅黄色外观,纸质如同蚕丝。以当前的水平是无法进行鉴别,大家觉得蚕茧纸其实都一样。事实上,并非如此,宋代后的蚕茧实际上是由一种名为构树皮纤维制造而成的纸张。通过纸张就能判断这是真品。直接叫价到了15万之后。胖子沉默了。“那书真的是假的吗?”
胖子低沉的询问旁边的鉴宝专家。“千真万确。”
三个鉴宝专家同时点头。他们也听出来了,刚才喊价的人是个年轻人。和其他人推测的一样,他应该是大家族的白手套,或者直接就是家族的子弟。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缺钱,买东西也只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就像小孩子一样。“行,我就相信你们一次。”
胖子也是花高价请鉴宝专家来随行的。15万价格的字画,恐怕史密斯都不愿意出更高价格将其买下。要是烂在自己手里,可就亏大了。其他的人想法也大同小异,没有人继续叫价。荆浩的《楚山秋晚图》最终落入了林然的手中,没有任何悬念。拍卖会继续进行下去。得知林然花了15万的价格买下一幅字画,关云赶紧询问他的想法。“林先生,你觉得这幅字画值吗?”
他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要知道这钱,他赚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而且他特别嫌弃身边的胖子,如果不是胖子跟着竞价,一开始的10万就可以直接拿下了,根本就没有人对这幅字画感兴趣。林然笑道:“市场价肯定是没这么高的。”
“什么?”
关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询问一下。他的心里其实很佩服林然,知道他对于古玩的鉴定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年纪比他大很多的人,觉得他肯定不会看走眼,才会给出这个价格。谁知道他竟然直接承认了市场价没有这么高,那岂不是做冤大头了?林然知道关云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解释道:“其实有些东西不能用钱来衡量。”
“比如说这幅字画。”
因为这幅字画暂时还没有被博物馆收录,所以也没有相关的研究资料。实际上用不了多久,博物馆就可以通过这幅字画补充文化史上的一些空白。其中最明显,自从六代以来,山水画都保持着一种风格。就是用是青绿设色,在进行勾线填彩。这种风格比较单一。真正改变,还是从唐代开始。那时候已经开始出现水墨山水画了,纯粹用黑色进行勾勒线条,根本就不需要其他的色彩。其中有很多的开创者,例如张璪、王维。但这种风格的画,绘画起来很有难度。而且社会也没有开始流行,接受度非常低。直到五代时期,水墨山水画才逐渐被市场所接纳。他们逐渐发现其实纯黑也是一种特点,有一种简朴之美。这还要归功于水墨山水画的画工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日益成熟。真正将其推上巅峰的,就是荆浩。荆浩在王维他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发展,将水墨山水画上升到理论程度。画中有笔有墨。想要直接通过黑色去传递山水风情,实际上是一件非常考验画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