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就要朝他脸上撒尿。那时候莫非刚满七岁,已经过早地明白了人世。直到遇见常安之前,莫非都是隐忍的,极有耐性的,他压抑自己的脾气,包括孩童天性。即使在与常安相处的初期,他也是胆战心惊的,面上摆出信任的样子,内心却一直处于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之中。莫非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时候卸下了心防,大概是在种植园的那个夏天,那可真是快乐的回忆,常安帮他找回遗失的童年。之后又经历颇多,他开始像一个正常的孩子那样去表达自己的需要,但也只限于对着常安,那是他姐姐。在莫非尚未完全成熟的头脑中,有了一个相当强烈的概念,常安是他的一切,他也将成为常安的一切。一种异常的占有欲在莫非心中萌发,楚辞的出现让他大感吃味,他在老师和姐姐之间抉择,前者为他授业解惑,楚辞身上有他崇拜的智慧,他不想违背老师,但又没办法看着姐姐被夺走。这种挣扎被楚辞看在眼里,他向来以柔化刚,以德服人,莫非的抗拒被暗中悄悄化解。后又经历颇多,众人都离去,又剩莫非和常安两人独自流浪。直到来到京都,生活稳定以后,一种新的变化发生在莫非身上,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发育,由儿童向着成年人。他的思维在精神力的催动下迅速生长着,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人的不同,在这个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他越发清醒地认识到,唯有自身的强大才是唯一的依靠。而常安的不足也被莫非看在眼里,如果将两人的位置互调,他成为常安的保护者——想到这个莫非就激动不已。那以后他所有的行为都围绕这个目标去进行,利用能够得到的一切资源,他发展着自己,这种进取的欲望一开始是比较保守的,后来发展为宏图伟志远。尤其在遇见他的母亲以后,如果说心中没有温情是假的,但是更多的是利用母亲的职权来为自己提供庇佑。那时候他已经开始脱离常安了。也许莫非的确忘了,常安对他来说有多么重要,在过往的岁月里,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神经上的战栗,而如今,当他变得更成熟、也更理智的时候。怀着对两人关系的深度信任,他不去考虑常安的感受,一种所未有的虚荣心的满足,那些心思单纯的同龄人对他来说不堪一击,无需费力他就能占据有利地位,母亲更是怀着无比的期望看待自己失而复得的孩子。有时候对权欲的追求能使人抛却温情,何况他只是个少年,生活的图卷正缓缓展开,前途一片大好。他的生活发生着巨变,无暇顾及其它。采苓的尸变对常安来说是一记重击,但尚可以康复。而莫非的逐渐脱离才是慢性毒药。两人之间并没有爆发剧烈的冲突,但是已经转变为彼此不闻不问的状态,常安小心翼翼的示好得不到回应。那夜她在沙棘的刀刃下流血的时候,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件事就像火花一样在她灰沉沉的脑海中突然崩裂出,如此迅速如此清晰——此时莫非对他的冷漠,就如同她咬死易辉时候的冷漠是一样的。想通了这个以后,常安决定离开了。直到常安离去一月以后,莫非才有所察觉,她再次消失了。“她总是这样,外出打猎时不会提前告知,要么一两天,要么三五天不回来,随她高兴。”
最初,莫非还抱有期望,不过一月而已,他也并不着急见她,因为她迟早要回来的。后来,又过去了很多个月,乃至很多年过去了。莫非再也没有见过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