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流帝君 > 第475章 谁要谋反?

第475章 谁要谋反?(1 / 1)

回过神之后,这些人四散而逃。他们愿意拼命,那是奔着那人许诺的平步青云。现在没了利益,谁愿意做赔本买卖?赵霆本来还有些担心,看到这里,才放下了心。找到纸笔,江辰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密信,等景悦找来的将领过来之后,将密信交给对方,让对方掌控县衙之后,便带着景悦和赵霆离开。八百里加急文书,一天一夜之后便送到了京城。当看到文书上写的内容之后,徐长卿几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乖乖,竟然有人想要谋反!这人是谁?再往后看,便看到江辰在密信上的推断。近期谁有进入京城的准备,谁就要谋反!新上任的礼部尚书赵立庭立刻就想到了申请入京替瑜贵妃庆贺生辰的唐王。将这件事一说,众人反而有些迟疑。虽然近期的确只有唐王一个人申请入京,但理由却十分充分。“会不会对方还在等待着结果,然后才决定动不动身?”

礼部侍郎杨永琪说道。刑部尚书吴祚点了点头:“不排除这个可能。”

“此事非同小可,还是慎重一点。”

兵部尚书姚守新沉声说道:“先看唐王入京之后的行动再说。”

这件事,很快得出了结论。同时,在另外一件事上,他们也有了共同的认识。不能再让陛下继续微服私访下去了!先是大闹县衙,然后是打虎,现在更是遇到了谋反的情况!再往下,他们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发生!万一出了事,那大魏可怎么办?在这样的担忧之下,六位尚书联合写了一封信,八百里加急送往南方,试图让江辰回心转意。然而,这封信江辰根本就没有接到。在让将领暂时接手相州之后,三人便继续往南而行。离开相州之后,沿途多是农田和小村庄,成规模的小镇都及其稀少。江辰下了马车,沿途看着农田里的情况,不住摇头。今年的旱灾和后续的涝灾,的确对农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光是看地里残存的稻茬就知道,今年的收成是何等的差了。不过还好,今年算是熬过去了。江辰三人的异常行为,很快引起了附近村民的注意。一个颇有威严的老者,带着几个壮士的大汉,拦住了江辰三人的去路。“你们是干什么的?”

老者问道。“我们是从京城出来南游的。”

江辰笑着说道。这么说,其实也不能算错。“南游的?”

老者满脸狐疑。如今天下才刚刚经历过两场大灾,什么人有心情南游?上下打量了江辰三人几眼,老者越发疑惑。江辰三人的服装,比他见过的很多士绅都要华美,不可能是鸡鸣狗盗之辈。难道这三人真的是南游的?想了想,老者便道:“三位能来到这里,倒是缘分,我是这附近刘李村的村长刘一民,三位如果不嫌弃,可以来家里一坐。”

江辰当然不会拒绝。他这趟南下微服私访,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看看中州百姓们生活的真实情况。江辰三人的出现,引起了村中许多人的注意。尤其是赵霆牵着的马车,更是引得众人惊呼连连。在乡下,有一个驴车,那都是众人羡慕的家庭了。这种高头大马,大家都只听说过,哪里见过?“刘村长,刘李村一共多少人啊?”

江辰随口和刘一民聊着天。“大概两百多人。”

刘一民回答的时候,注意力全在江辰身上。他对江辰的身份很是好奇。“我在京城听说今年天下大旱,刘李村的百姓们,过得怎么样?”

江辰又问道。“唉!要不是之前那些人,我们过得都很好。”

刘一民叹了口气。江辰知道刘一民所说的之前那些人,就是那些中饱私囊的官员。“这么说,现在还可以?”

江辰又问道。刘一民点了点头,道:“自从换了新县令,我们日子就好过多了。”

江辰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这是他离开京城之后,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那村子里的公共农具和耕牛呢?”

江辰又问道:“现在村子里的老弱能够正常用到这些东西了吗?”

刘一民脸上就露出感激的神色,道:“这都多亏了当今陛下,如今村子里再没有人抢占这些东西了。”

江辰松了口气,这件事虽然让朝廷花了一笔不小的代价,但结果看来还不错。说话的这会功夫,已经来到了刘一民的家中。身为刘李村村长,刘一民的房屋算是村子里最好的,不过好的也有限。看刘一民带着江辰三个陌生人回来,一个老妇人道:“他们是谁啊?”

刘一民向江辰三人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妻子,他们是南游经过这里的路人,我请他们回来吃顿饭。”

“哦。”

老妇人闻言露出一丝笑容,招呼三人坐下,同时拿了三个大碗,给江辰三人倒上水。“好了,你去做午饭吧。”

刘一民催促道。“那你来帮我切一下菜。”

老妇人说道。刘一民有些纳闷,妻子平时都是一个人做饭,今天怎么要他帮忙了?看到老妇人朝他连连使眼色,刘一民这才明白妻子有话对他说。向江辰三人告罪一声,刘一民跟着老妇人进了厨房。“公子,那老妇人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村长说。”

景悦低声说道。暗卫很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随时随地观察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将所有可能的危险抹杀在摇篮之中。老妇人使的眼色,早就被景悦看到了。江辰点点头,他已经竖起耳朵听着厨房内的对话了。“你怎么想的?带三个年轻人回来吃饭?”

老妇人压低了声音埋怨道。刘一民有些不解:“不就是一顿饭,怎么了?”

“你看看我们还有多少米?”

老妇人说着,随后是揭开了什么的动静。随后传来刘一民有些惊讶的声音:“怎么只剩这么点米了?”

听到这里,江辰眉头一皱。按照朝廷赈灾的标准,每个成年人每天半斤米,这两个老人的饭量只会更小,应该会有一些余留的米才对。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余多多 穿越八零养崽崽生子文免费阅读 一品唐侯 穿越八零养崽崽余多多 穿越八零养崽崽于多多 专治不服:这个草包惹不得 踢开永乐 大明督师 大清巨鳄 穿越八零养崽崽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