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甜瓜与交广二州的甜瓜不同,荆州出产的甜瓜往往更加干涩,甜度和水分都不及交广二州的甜瓜。因此荆州人在吃甜瓜时,往往都会与其他水果混杂在一起,去其甜、水方面的欠缺,而增其果味甘香。 这就让陶旭引发了联想,既然直接蛮干没法成功,那就泥沙俱下,万炮齐发,在一通乱拳的拳影中隐藏自己真正致命的那一击。 “二郎!”
陶猛领命而来时,陶旭已经写好了一份文书。 当着陶猛的面,陶旭把信盖上蜡戳,又装进锦囊里,吩咐他连夜出发。 *** 在高压之下,建康的百官都缄口不语。皇帝坐居深宫,除了寥寥几个高级黄门内侍,其他的内侍婢女全都被庾冰换了个遍。 不仅宫廷禁苑,就连荀羡的右卫将军职务都被司马无忌取代。而荀羡自己则被庾冰用一个义兴太守就打发出京了。 至此,庾冰完成了对建康的完全控制。 庾冰的专横立刻引起了京口蔡谟和江州王允之的强烈不满。蔡谟倒还好,他只是个空头司令,京口军队的实权还是在高平郗氏家族的手里。蔡谟再不满意也只能打打嘴炮。 可王允之就不同了。自从王恬因父丧而解职之后,王恬麾下的部曲就全部归属于王允之的麾下。如今他屯兵半洲,上控武昌,下扼姑孰,部众足有两万多人,对庾冰是丝毫不惧。 王允之也不知道吃了什么枪药,他一连向朝廷上了五道表章,痛斥庾冰任人唯亲,贬斥贤臣,还扬言要进京面奏天子。 何充接到这样的奏章自然不会置之不理,他虽然没有处置的权力,但他故意把奏章泄漏出去,朝野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王允之是江东四大方镇之一,别人的话可以置之不理,但他的话不能不理。 为此,庾冰连夜召集了几个心腹商量对策。 *** 半洲,这里是历代江州刺史屯兵的要处。这里控扼长江要道,往上是武昌,往下是姑孰,所有荆州和扬州之间的往来都要从这里经过。 江州刺史、南中郎将王允之站在沿江的一座高楼楼顶,正在眺望江面上往来的船只。 “明公!沈校尉到了!”
一个青年军官躬身禀报道。 王允之回过身,见一个二十来岁的戎装男子正站在他面前,从面相上看,倒是和曾经在他麾下任职的沈奂有些类似。 “卑职龙骧左军校尉沈劲,见过明公!”
沈劲恭敬的行完礼,又从怀中取出一封贴身的信件交给王允之。 王允之接过信件微微点头,一边看一边命他坐下,又让带他前来的军官把案上的一封书信交给沈劲。 等两人相互看完信件,王允之率先开口问道:“是世坚吧?本督就不绕圈子里,庾季坚派件来话,说是要一起出兵攻打合肥,你怎么看?”
沈劲仔细看完整件公文,这才开口道:“明公若是不奉诏命,恐怕只会给季公罢黜明公的口实!”
“那依卿之见,本督该出兵咯?”
王允之反问道。 “有在下在这里,明公何须忧虑?”
沈劲的回答十分自信。 王允之的话没说完,但沈劲知道他的潜台词。 庾冰的公文里说是要王允之带兵前往姑孰与桓温、庾怿会合,江州、豫州两家共同出兵向北,协同收复淮河以南的合肥和寿春。 自从今年春天的荆州战役和夏天的辽东战役连吃两场败战之后,石虎居然装聋作哑当起了缩头乌龟,既没有军事上的报复行动,也没有政治上的宣传攻势。相反,赵军进一步削减了对江东的守备力量,把军力进一步向北收缩。 庾冰得到了姑孰前线的回报,他决定利用这一机会主动出击,彻底拔掉扎在淮南地区的合肥这颗钉子。 在公文里,庾冰的言辞十分谦恭。他先是十分谦虚的承认了自己执政的不足,然后又十分诚恳的邀请王允之务必不要推辞这次的军事行动。 王允之的兵马虽然有三万之众,但三分之一都是江州本地守备部队,无法随便动弹。 剩下的两万多人中,一万多人是江州本地人组成的部队。这些部队兵员素质差,武器装备差,军备训练差,用以剿灭盗贼还有些吃力,用来对付赵军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最后的一万多人才是王允之真正的依仗。这些部队基本都是王允之和王恬昔日在姑孰训练的精锐,用来在江东内讧是绰绰有余。但应付赵军,王允之自己心里都没有底。 所以陶旭一接到王允之的求援,立刻派出了沈劲的部队前来支援。 如今的沈劲今非昔比,部下足有两个屯队上千精兵。为了赶到江州,陶旭让沈劲把部下分批装船,以南郡的商船为掩护,每一船一百人,在短短三天内陆续赶到了半洲。 可这千余人就能改变战局? 王允之深深的表示怀疑。 沈劲知道他不敢相信,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沈劲当场就提出让自己的部下和王允之的部下进行一场比试。 “贵部远道而来,三天未曾下船。还是等一天再说吧!”
王允之还想客气一下。 “军情紧急,刻不容缓。鄙部曾经在石城经历完两场大战后还急行军连追羯胡败军半月之久。区区三天,不是什么问题!”
沈劲十分自信的答道,“更何况在下这次并非完全没有准备!”
“明公请看!”
沈劲指向楼下的军用码头,沈劲的部下正在从船上卸下一些用毡布包裹的木料,似乎是什么装备的零件,“此次出征,我家驸马特地建造了新式武器。若是当真攻打合肥,正好用得上!”
看来陶旭是把自己当小白鼠了。 王允之哭笑不得。 “好,既然世坚这么有自信,那就请足下一试!”
王允之倒要看看沈劲牛皮吹的这么响,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 *** 一个时辰后,从演校场出来的王允之满脸的忌惮之色。 不仅是王允之一人,昔日王恬的部下和在姑孰时期就跟随他的旧部诸将脸上都不大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