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德之战后,王允之、王羲之兄弟就极力为沈劲上奏疏请功,王彪之回京后更是在朝廷里为沈劲说话。在琅琊王氏兄弟们的极力推荐下,沈劲被保举为临川太守,也是正式的朝廷官员了! 沈劲原本还有些犹豫,可陶旭听说了却是大喜过望。 他拍着沈劲的肩膀勉励说自己本就不奢求沈劲这样的人才一直托庇于他的麾下,如果有更好的前程,他陶旭绝不会阻拦。相反,沈劲的高升,也是在为陶旭铺路。 陶旭话里的暗示十分明显,沈劲和他相交已久,深知陶旭的为人。陶旭虽然以阴谋为体,但和他相交的至交却都十分上路。在成德城里的一个月,沈劲从没怀疑过陶旭会抛弃自己。而陶旭也果然在粮尽崩溃的那一刻击退了赵军。古人所谓的生死之交,只怕也不过如此吧。 现在自己有了高升的机会,陶旭更是毫不避讳为自己的拔擢感到高兴,甚至暗示了自己可以带走原本的部下。这更是让沈劲感激涕零。 自东汉以来,官场历来都有一个不明文的规定,如果受到了某人拔擢和举荐,那自己就是那人的门生。在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改换门庭,沈劲有了陶旭的体谅,便不再忌讳这一点。 “不过沈四郎么,世坚你却不能带走了!”
陶旭舍得放走沈劲,却不舍得放走沈奂。 原来当日合肥一战,陶旭麾下的四大校部突入赵军本阵营寨,在赵军的围追堵截中纷纷失散。夏侯长凭借着老到的经验避开赵军,最终找到了陶旭。而沈奂则误打误撞,居然被他攻下了赵军重重把守的中军本寨。 张貉败于桓温之后,原还想着凭寨据守,顽抗一波。可当他撤到本寨前时却发现本寨的旗帜都被换成了晋军,吓得魂飞魄散的张貉当即选择跑路,赵军也就此一路狂泻,被桓温追了一百多里。 等到战后,在赵军本寨久等陶旭不到,沈奂只能带着俘虏和战利品往北走。等桓温的豫州军看到沈奂部的战利品时,眼睛都直了。 可桓温并不知道,沈奂最大的战利品并不是什么金珠美玉,而是那个对着张貉指手画脚的石姓白面书生。 经过审讯陶旭才知道,那书生根本不是石虎的儿子。相反却是当年西晋开国功臣石苞的曾孙,巨富石崇的侄孙,石璞。 当年石璞流落在中原,被石勒强行认作亲戚给拉回了邺都当官。石勒死后石虎继位,他也没受影响,反而越做越大,居然被他混到了赵国的司徒之位。现在被石虎派来做监军,负责监督张貉作战。 被俘之后,石璞痛哭流涕,他跪在陶旭面前恳求他饶自己一命,说什么乱世浮萍,身不由己,无一日不思念晋朝的话。 一番痛哭之后,陶旭终究还是没有选择向朝廷举发此人,而是把他给昧下了。 石璞这个人虽然位高,但权并不重,在赵国也只是个花瓶陪衬。他并不是石赵皇室血脉,把他送到建康,也只是逞一时之快。不如详细拷问一番赵国内部的虚实。 经过石璞的详细供述,孙弘把他对于赵国内部的供述编写成了一本册子,以供随时查阅。这样以后对赵作战,陶旭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谁是谁了。供完了赵国内情,石璞自然也没了利用价值,陶旭让沈奂悄咪咪的解决了他,只算做普通俘虏上报。 在这种乱世,尤其是在乱军中,个把人的失踪太正常不过,赵军没有听说建康朝廷处置石璞,只会以为他死在乱军里,给他厚葬个衣冠冢也就是了。 解决完石璞,陶旭立刻就想起了他对王允之的承诺。沈劲和王允之受到了庾怿的坑害,差点连命都丢了。陶旭如果不狠狠的报复一番,王允之那里不会满意,沈劲更不会气平。 他仔细思索了一番,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 在沈劲出发上任豫章太守前,陶旭对他叮嘱了一番。听完了陶旭的计策,沈劲连连竖起拇指,对陶旭的计策赞不绝口。 沈劲走后,陶旭又连夜手书一封,让麻老六亲自带到吴兴给殷浩看。 上次听陶旭的计策,成功利用辽东使者把南郡太守的位置拿下,让殷浩对陶旭十分满意。现在一听能借机除掉庾怿,殷浩更是二话没说,立刻答应了下来。 经过殷浩的努力,司马昱也同意了陶旭的计划。江虨成为了这一计划的关键执行者,他先是察觉出了庾冰对王允之坚持不懈的烦躁,再亲自出面向岳父借酒。等借到了酒,再拿到庾冰的亲笔信。 有了这两件东西,庾怿也不能不服从安排,顾全大局。 在姑孰,他故意引诱庾怿和桓温偷酒,其实并不是为了口腹之欲,而是故意在酒坛的泥封上留下痕迹。 当着桓温的面,江虨和庾怿,还有众军汉都偷喝过诸葛恢的酒,那就证明了酒送到庾怿手里时,确实是没问题的。以后再出了什么问题,那就和他江虨还有诸葛恢无关了。 *** 经过成德一战,王允之对于沈劲十分信任。 毕竟是经历过生死的人,沈劲的话王允之还是要给面子的。他转过身来,见庾怿的老仆唯唯诺诺。他一看到庾家的人就来气。 王羲之站在一旁,看到气氛僵持,便连忙出来打圆场。 他和王允之毕竟不同,王允之是带兵的人,脾气本就不好,再加上差点从鬼门关回不来,本就憋着火。王羲之却是个文人,他以为这半年多的公文官司已经彻底把庾怿搞臭了,现在对方息事宁人,不妨就坡下驴,看看条件再说。 王羲之朝庾怿的老仆连使眼色,示意他有话快说。 老仆连忙上前,递上了庾冰庾怿兄弟的亲笔信。 “这是中书和郎主二人的亲笔信。郎主说了,只要明公看了信,必定能明白郎主的心意。之前的事,实在是郎主的不是。为此,郎主和中书都愿意补偿明公。”
老仆硬着头皮道。 王羲之上前代王允之接过书信,他打开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万万没想到,庾冰居然这么大方,要不是这熟悉的笔迹寻常人模仿不出来,他都怀疑这是不是庾冰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