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哈佛,便为他简单的介绍起了哈佛的历史。哈佛是米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这是所有哈佛师生最引以为傲的。1636年,哈佛建校,当时学校名字叫新市民学院。1638年9月14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约翰.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的积蓄720英镑和400余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学校。同年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只有9名。1639年3月13日,为感谢以及纪念约翰·哈佛牧师在创立初期对学院的慷慨捐助,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将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新宪法,哈佛学院扩建、更名为哈佛大学。1829年,昆西(J·Quincy)出任哈佛大学校长,他大刀阔斧、极力扭转哈佛大学的方向,大力提倡重视理科教学。他任职的16年期间(1829~1845年),在哈佛大学办起了理学院。1869—1909年,查尔斯·威廉·艾略特(CharlesWilliamEliot)担任校长,从根本上使哈佛蜕变为现代美国的研究型大学。1909-1933年,洛厄尔(AbbottLwrenceLowell)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他重新制定了大学本科生课程计划,实行课程的集中与分配相结合的制度,以便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而洛厄尔实行的导师制,至今仍被哈佛大学沿用。1933年上任的校长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重新建立了创意奖学金制度,以鼓励及吸纳人才、确保学校在研究机构中的领导地位。1945-1960年,哈佛改变了收生政策,开始接受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而不只是一些来自贵族学校的子弟。学生的种类也开始多元化。很显然,穆言的记性很好,说起哈佛的历史滔滔不绝。谈小天当然不是第一次到哈佛来,但听到这种介绍却是第一次。“1636年,那是华夏的哪一年?”
“崇祯九年,那时还是明朝,清军还未入关。”
谈小天不胜唏嘘。要这么算起来,哈佛的历史岂不是比清朝还要久远,如今大清都亡了,可哈佛依然矗立至今。“穆言,看来你对哈佛很有研究啊!在你心里一直在为能到这里读书引以为傲吧?”
穆言点点头,又摇摇头,“哈佛确实是最优秀的,但它也不是完美的,学生中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能进哈佛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现在能给学校钱的,指的是那些权贵子弟,可以为学校捐赠大笔款项,另一种是未来能给学校钱的,指的是那些杰出校友的捐赠。小天哥,你知道吗?哈佛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学,哈佛的捐赠基金高达数百亿美元……”“那还真是有钱啊!”
“另外,哈佛的招生程序明显对亚裔学生不利,亚裔学生的成绩往往要高出白人黑人学生一大截才能入学,很多亚裔家庭对此有很多抱怨。”
谈小天笑了,“这也难怪,亚裔家庭历来重视教育,亚洲学生又聪明,如果一视同仁,估计哈佛很快就要被亚裔占领了。”
穆言也笑了,他很赞同大舅哥的说法。祖国的高考制度也是按省划分的,如果单纯的靠分数排名,那些边远省份,怎么跟那些教育大省去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