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曹植请令,曹丕亦出列说道:“孩儿也愿前往!”
两位王子请命,庞德自然不敢争锋,乖乖的退在一旁。曹操眯着眼睛,看着两个儿子,心中再起波澜。“你二人主动请缨,我心甚慰,如何出战,我需仔细斟酌。你们暂且退下。”
曹昂的死,令曹操心有余悸,黄须儿醉心于疆场且无嗣位之心,故此曹操将他放在北疆,曹丕和曹植不同,一个是已经确定了的继承人,另外一个曾经是后继人选。名分已定,按理可派曹植出征,但是曹操担忧曹植本就文采遍天下,如果再立战功那岂不是文治武功齐备?即便别人不质疑曹操是否公正,曹植的功劳和名声太大对曹丕不是什么好事。袁谭与袁尚之争,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作为人父、作为王侯,曹操不得不考虑的更长远一些。两个儿子都不能去,既要准备好一套说辞,还要另选一员大将,王子不去,这员大将至少也要声名显赫才行,庞德显然并不合适。尽管他相信曹丕能够驾驭司马懿,不到迫不得已,曹操不愿启用司马懿。寿春城高墙厚一万五千人马,再有张辽救援,曹操认为即便不能击败徐晃,守住个把月甚至半年是绝对没有问题,因此他最担心的不是寿春,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刘备出兵汉中、徐晃出兵寿春之间不是巧合,其中的关联就是周仓想要调动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忙中出错,顾此失彼。谨慎,需要谨慎。朱灵原是袁绍旧部,曹操出征徐州征讨陶谦,朱灵率四千人主战,之后就义无反顾的投靠曹操没有回河北,虽然水平一般、能力有限,但也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资历和官职足够份量,再以庞德为先锋,足可以抵御徐晃。关键是朱灵曾被于禁收拾的服服帖帖,已经没有了傲气,曹操思来想去决定调司隶校尉朱灵前去救援。张辽、张文远,奇袭壶关,远征乌桓,千军万马之中刀斩蹋顿,八百铁骑破孙权五万大军的大将,再有李典、乐进相助,曹操有信心张辽能够截断徐晃的退路。计议已定,曹操安抚住两个儿子,派人去司州调朱灵。五日后,朱灵来到,曹操向朱灵和庞德面授机宜,在寿春外扎营与城内呈掎角之势,不出一个月徐晃粮尽,再与张辽前后夹击,大事可定。然而,朱灵还未出发,张辽蓬头垢面逃回,一见曹操便跪倒在地请罪,将凤阳城外一战细说一遍。曹操连连吃惊,一是乐进战死,自己又失去一员骁勇大将;二是徐晃身边出现青州兵,这说明于禁极有可能未死,甚至投靠周仓,只是像张颌一样被周仓藏起来,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三是叱咤疆场的张辽竟然战败,只逃回一人,这个徐晃绝不可轻视;四是,徐晃既然有准备,那李典也极有可能会被算计,那不仅是寿春,合肥也危险。“此战非你之过,起来说话。”
张辽依旧跪倒:“末将失礼,恳请魏王在责罚之前给末将一支人马,末将前去寿春解围!”
“好!我给你三万人马,朱灵为副将,庞德为先锋,增援寿春!”
曹操本打算亲自为张辽送行,计划没有变化快,李绪、李基兄弟赶到陈都。两人嚎啕大哭,咬牙切齿诉说牛盖投降引汉军入城,恨不得将牛盖扒皮抽筋,食肉喝血。曹操呆了半晌才返过乏来,寿春就这么丢了?太不可思议了吧。曹操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对策,连在家装病的贾诩也唤了来。“魏王,失去寿春,合肥危矣,末将请夺回寿春!”
张辽请令。司马懿拱手道:“魏王,徐晃夺寿春如取合肥,则文远可复夺寿春,就怕徐晃不顾合肥只收寿春。因此,臣建议文远将军不可强攻,要视徐晃动态而定。”
曹操脸色铁青,又问贾诩:“文和有何妙计?”
一直微合双目的贾诩缓缓说道:“今我受周仓、刘备、孙权三面夹击,已不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如何打破三家合纵才为上策。周卫国在济南虎视眈眈,刘备在益州窥视汉中为我之大地,如今合肥已成孤地,若弃此孤地实现连横,明公以为可否?”
曹操眼睛一眯:“文和细细说来。”
“我有一石三鸟之计。孙权为取淮南,窥视合肥久矣,若是主公派人告之孙权,愿意将合肥让给他,换取合肥守军取道庐江返回,主公以为孙权会答应吗?”
那还用说,不费一兵一卒取得重镇合肥,孙权怎会不答应?曹操眼前一亮,这样一来,温诙、李典还有守军就会安然返回,而孙权取合肥,最恶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周仓。周仓出兵耗费钱粮,却被孙权捡了便宜,怎会不闹,周、孙两家就有了间隙,甚至有可能为争夺合肥而火拼,那自己可就有热闹看了,趁机夺回寿春不无可能。“文和继续讲来。”
曹操催问,贾诩肯定还有后招,只为这个就放弃合肥,不是老狐狸的做派。曹操突然发现贾诩有些地方跟周仓很像,一点小地方也要寻求最大的好处。“咳咳。”
贾诩轻咳一声,“孙权取得合肥,就想守住合肥,与周仓不睦之后,他就只有把自己绑在明公这条大船上。”
这句话令众人一愣,话是这么说,但这又怎么样?孙权会向曹操靠拢,但绝不可能主动出兵去攻打周仓,自己有几斤几两,孙权还能没数?贾诩自顾自的说道:“孙权心事最重的不过合肥与荆州。刘备借着不还,孙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夺取荆州,从他出兵荆南就可看出。明公若是此时再令子孝将军佯攻襄阳,关羽必然会前去迎战。嘿嘿……”“文和是说,再让孙权出兵江凌,在背后插关羽一刀?”
曹操的眼睛越来越亮。华歆却疑惑的说道:“这样的话,岂不是荆州被孙权夺取,对我又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