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建盏始烧于唐末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及元初。 建盏被称为瓷器中的“黑牡丹”,在宋朝的时代潮流以及审美下,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那个时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皆对建盏称赞有加。 建盏以铁胎傲然出世,变幻莫测的釉色卓越超群,然建盏的烧制,需经历一段曲折。 从选矿到最后烧制完成,个中艰辛非匠人不可体会。 常说烧制建盏13道工序,其实细分开来,建盏的烧制何止13道工序。 而完成这些工序,就一定能得到美丽的建盏吗? 不尽然,因为建盏的美丽,完全是看窑变的好坏。 而窑变,就真的是看运气,或者说是看脸! 当然,陈文哲烧制建盏,肯定是依靠技术。 而这种技术肯定不是来自他,而是来自隋侯之珠。 毕竟现代科技不是古代能比,加上从宋以来,已经有无数人研究建盏的烧制,所以陈文哲可以学习的技能有点多。 所以,就算不看钱,只是看技术,陈文哲也不能放过这种品类的烧制。 而真正想要烧制建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幸亏在烧制薄胎瓷、蛋壳陶、流霞盏的时候,陈文哲就有所准备。 他早就提前下了单,从国内买到了合适的矿料。 不早准备不行,因为只要是精品瓷器,都需要特定的合格的原材料。 因为烧制建盏的瓷土,用几种不同的土配制而成,一般最后的结果都是含铁量很高,颜色深红。 用这种胎土,再用超过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好的胎骨厚实坚硬,胎色深黑,叩之有金属声,因而有“铁胎”之称。 这是基础,其实烧制建窑建盏,最终还是看烧窑,因为这是真正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背后,总是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建盏亦是如此。 建窑建盏的传统手工技艺流程,大致要经过十三道工序。 这是说的大工序,按照普通工序来,应该是有二十多种,如果细分,可以说是四十二种。 既然要制作建盏,这些必然要了解。 只不过,在真正开始制作建盏之前,必然要先了解建盏的器型。 建盏的造型,不论大小,还是敞口、撇口、敛口、束口,都带有一种自然轻和性。 它融合着地域的历史传统,也融合着人伦意识和文化心态。 如束口碗,敝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 外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 这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份量,又可避免茶汤的外溢,所以该凹槽俗称“注水线”。 此类碗腹较深,器形整体较饱满,手感重。 建盏造型别致,边薄底厚,胎骨厚重、坚硬,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 建盏的传统手工制作技术流程,把小工序也算上,细分下来有42道工序。 以手工拉胚成型、烧制难,是在特定的温度和气氛下烧成。 通过窑内烧制变化产生的结晶艺术釉,因烧制工艺独特,烧成几率低。 建盏的施釉方法,考验的是窑工的真本事。 据《天工开物》的记载,做盏人需要用手指,抠持建盏素胚的足部去蘸釉。 蘸少了不容易出好的釉色,蘸多了则在烧的时候,容易粘在匣钵里。 所以,必须要做到分毫不差。 建盏的造型规整,器型线条婉约而流畅,修足干净利落,圈足内部浅挖平整,这给人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畅快感。 建盏釉层厚,釉色绀黑,施釉普遍达到釉线,聚釉现象很常见,甚至还能经常见到釉滴珠的现象。 归纳起来,建盏最终的烧制效果,不说窑变,也必须达到外观简素,浑厚古朴,器型流畅简朴的效果。 釉层细致坚硬,具有强烈的玻璃质感,这是基本。 达到了这种效果,之后就全看天意了。 因为建盏盏中斑纹形状千变万化,人为很难把握。 其他像是有立体感和层次感,金属感,色彩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也都在变化之中,能够达到最强效果,全看天意。 把一切梳理了一遍,设计好最先制作的器型,陈文哲才真正开始制作。 之前他已经学习过传统工艺,而这么做,也只能得到一些传统建盏。 至于最终的成品是什么样,就只能碰运气。 所以,想要鹧鸪斑、兔毫釉、耀斑天目什么的,就只能继续加深学习,而这部分知识,他也已经找到,还是一些近代制瓷大师的手艺。 只不过,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来。 还没有打好地基,就想盖高楼?这怎么可能? 所以,陈文哲又一次进入了瓷器烧制的试烧阶段。 这一阶段不用追求完美,只要能够烧制出合格的建盏就可以。 而要烧制出合格的建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先前已经说了,必须要走完四十二道工序。 第一步是取土,也称选瓷矿。 可以说任何一种高端瓷器,选矿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也可以说任何有特点的瓷器,都必然需要特殊的胎土矿石,这个已经是历经千年实践出来的真知。 传统的建盏制作也不例外,只不过它的制作工艺,要更加细致,只是一个制胎,就需要经过选瓷矿、粉碎、陈腐、练泥、揉泥等工序。 这是制作胎胚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要拉坯、修坯、晾干。 最后是素烧,烧过一次之后,还需要选坯、洗坯。 之后才是上釉、烘干、补釉。 最后在装窑、焙烧、冷却、出窑,这么下来有近二十道工序。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但许多工序,还是依靠手工来完成。 其中的拉坯,就是保留至今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之一。 建盏的制作是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的,就是用一双手,将事先练好的泥团,放置在旋转的转盘上,双手握住的泥团凭着手指的揉、捏、抠、拉、收、放等,灵活手法拉成器坯。 不要看就是一个大敞口的小杯子,拉胚还真是需要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