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雄起北亚 > 第五百零七章 明宋之战(四) 宋室新帝之争

第五百零七章 明宋之战(四) 宋室新帝之争(1 / 1)

临安宫城内,绵绵密密的哭丧声不绝于耳。  此时太阳西下,正是近黄昏之时。青黛色的宫墙和碧色的瓦片都铺上了一层薄光,在湖水的倒映下,带上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感。就好似这半壁南国,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  丧钟这时有规律的奏响着,得到消息的百姓们,立即陆陆续续的挂起白绫,升白幡。同时纷纷找出压箱底的素衣,男人赶紧吃几口酒肉就迅速收起,妇人洗去脸上的妆容。  酒肆、勾栏、瓦舍等吃喝一体的娱乐场所,也纷纷换下喜庆的灯盏,挂上白色的灯笼,以作哀思之意。  肉行、屠宰场更是迅速关门,生怕迟了被官差按上不敬君父的罪名。  至于这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为君主哀思,就只有自个儿清楚了。  大宋帝国的宰相史弥远,是真的为君上的逝去而哀思!  倒也不是冲着君臣相谊的情分,而是君上死的太不是时候了。北疆真是战云密布之际,君上就骤然驾崩了。对于崇信运势的当代人而言,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而且新君继位也必须马上开始安排了,再有前线的杂事牵扯着,总是令人思虑过甚。  来到君上驾崩的寝宫,殿外已经跪满了一地的后宫妃嫔和公主。皇子只有一位,便是已内定为储君的济王。  或许是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更上一层,成为这南国的新主人了。所以本就对史弥远不喜的济王赵竑,更是懒得多看史弥远一眼。  在其他后宫嫔妃都侧过身子,对史弥远行点头礼时,赵竑的表现就很是刺眼。  史弥远心里闪过一丝冷笑,面上则装着沉痛非常。径直来到殿门外,边扣头边高呼君上,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伺候的太监陪着搀扶又安慰,跟随的朝臣也都哭着君上的驾崩。  “大人要节哀啊,这朝政大事,还指望着你拿主意呢。”

太监说着,又道:“皇后娘娘还在里面候着的,已经一日茶水未尽了。老奴怕这么下去,娘娘的身子怕也撑不住啊。”

“啊!娘娘凤体安康事关社稷,可不能这么伤心下去了。”

“是啊!大人要不进去劝劝娘娘?”

太监劝道。  其他朝臣也都进言,让史弥远进去看看。  “二位杨史官与娘娘亲厚,也跟本公进去劝慰娘娘吧!”

史弥远在众人劝说下,终是答应进去劝解一二。不过他不是一个人进去,还带了杨谷、杨史两位皇后娘娘的本家兄弟进去。  只见内里已点起了熏香,但一股子药味却是没那么容易冲散。再加上门窗多是紧闭着,空气不算流通。所以内里给人一种闷闷的感觉。  杨皇后坐在床榻边,准备妆奁的宫人为难的站在一侧,想上前,却又是不敢。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史弥远先是领着人行礼,随即冲候着的宫人挥了挥手,让其先退下去。  等到闲杂人等走了,史弥远才上前道:“皇后娘娘要节哀啊!圣人已经走了,你可要当持好自己的身子。  现在大宋北境群狼环伺,一个不好,就会重演贼兵越过黄河,饮马长江的滔天旧祸啊。”

杨皇后哭的眼红红的,听着却还是止不住的抽汽。  史弥远见此,又道:“眼下要紧的,是新君继位和边境战火。而新君继位,又与北境战事干系甚大。催粮草的折子是一天多过一天,据前线奏报,此次明军已点齐二十万兵马南下,金国在边境上也陈兵十万。  草原上的蒙古人在讨伐夏国,已经距离灭国不远了。若是前线不能挡住贼兵,夏国的覆灭之祸必会在宋国重演。  到时候家与国,可什么都完了。”

说到伤心处,史弥远也是泣不成声。他自认为当政以来,对金和对明都是谨小慎微,从来都是能结好便结好。甚至蒙古派遣使臣相约北伐,都因顾虑重重而作罢。  却不成想,宋国没去讨伐他们,金国和明国就约好了一般打上门来了。  不久前的四国和议上,还谈得好好的。什么互帮互助,谁若破败和议,就相约一起讨伐。  史弥远当政那么久,自然是不信这么一纸合约的。但是自认为宋国也没什么恶了他国的地方,所以不应该会引来他国的讨伐。  哪里想到,祸事就这么轻易的上门了。  杨皇后和史弥远的私交一直不错。在争夺后位,设计诛杀韩侂胄的事情上,有过非常成功的合作。如今朝堂上,史弥远也非常照顾杨家人。所以说是盟友,也算合理。  眼下瞧着史弥远说的严重,杨皇后也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绣花枕头。能在后宫里爬上后位,又擅于权臣密盟,自是个心思玲珑之辈。  便稍稍止住了哭声道:“内忧外患,真是天不佑我大宋啊!既然已经带走了夫君,又带走了那么多的孩儿,不如将我这个老婆子也一起带走吧。  若是这样能换来宋国战事消弭,我宁愿跟着大行皇帝一起故去啊!”

“娘娘切莫说如此忌讳之语啊!大宋正是忧患之际,宫里还需要你镇着呢。且新君继位,也得你看着稳妥啊!”

“我一妇道人家,哪里能在新君继位上指摘的。何况储君不是早有定着了吗?我瞧济王品行端正,又是大行皇帝看过的。诸位臣工好似也无异议,便就这么定下吧。”

杨皇后不愿在这个时候多生枝节,所以希望延续赵扩原本的意思。  这和史弥远的想法可是差之甚远,便道:“如今这情景,可得有为之君才能保住社稷。老臣一心为公,不得不说句得罪的话。济王殿下喜好声乐,常在王府收拢乐姬、乐谱,甚至到了痴迷的境地。  如此当上新君,恐有玩物丧志之患。且其常偏听偏信,对声乐颇佳,面容姣好的女子和伶人,甚是宠信。王妃周氏性格敦厚,还因此遭了府里妾室的算计,丢了皇嗣。如此荒诞又不知礼数之辈,恐担不起鼎器之重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乱世武夫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超品姑爷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父皇,请退位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