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一路逃回了长安城,为长安城带回来的除去关宁军的残兵败将,便是大军在潼关惨败的消息。 以及压抑无比的气氛! 长安内外城门紧闭,但依旧无法阻止恐慌的气氛蔓延。 而鳌拜则是率领追兵,一路推进至了蓝田县,于蓝田驻兵,随时准备对长安城发起进攻。 彻底覆灭吴三桂的西清政权! …… “哈哈,痛快,当真痛快!”
一名清军将领大笑着掀开帐帘,走进大帐。 他揭开身上的衣衫,露出一大片的护心毛,以及健壮的身躯。 “哈哈哈,这吴三桂当真是个无胆匪类!”
“若非他胆怯畏惧我大清的征伐,我大清想要突破潼关,收复关中,可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鳌拜抬头看了一样这名清军将领,只是开口说道。 “哈哈,我大清潼关一战能胜,吴三桂当为首功!”
鳌拜说话时,也有着那么几分阴阳大师的味道。 “情况如何,哨骑探查的如何,吴三桂那贼子可是做好弃长安而走的准备了?”
鳌拜开口询问道。 既然吴三桂能因为胆怯而抛弃了潼关,那么现在再弃长安而走,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吗? …… 只能说鳌拜对吴三桂的了解那是相当到位的。 吴三桂在退回长安之后,一清点兵马,见己方大军损失惨重。 顿时真的有了要弃长安而走,退回汉中的打算。 他下令召集关宁军诸将,开口询问道。 “诸位爱卿可有破敌之策?”
“若没有破敌之策,我军现在撤出关中,退回汉中如何?”
“……” 吴三桂话音落下,厅堂内的关宁军诸将皆陷入了沉默。 他们现在对吴三桂也是有些无语了! 话说,你特么这么怂吗? 潼关之战,双方还没正式交手呢,只是清军绕后突袭华阴,你就用为了保护长安为借口,把潼关给弃了。 结果关宁军损失惨重,一路败退回了长安! 可现在呢? 关宁军才刚退回长安,清军追到了蓝田。 也是双方还没正式交手呢,吴三桂便有了要弃关中,退回汉中的意思。 好家伙,虽然我们都知道你吴三桂害怕清虏,可你也没必要怂成这幅样子吧? 这要是清军兵进汉中了,你是不是就要逃回川蜀了? 清军再兵进川蜀,你是不是就要逃回云贵了? 要是清军再兵进云贵呢? 你特么是不是也要学一学永历,转进缅甸了? 所有人都沉默着,一言不发。 一道道目光向着吴三桂汇聚,那眼神仿佛是在责备吴三桂,你究竟在做什么?! 吴三桂被关宁军诸将的眼神盯得有些难堪了! 脸上的表情十分的僵硬。 但就在这时候,吴应雄站出来为自己的父亲解围道。 “启禀父皇,儿臣有破敌之策!”
吴三桂看了一眼自己儿子,满意的微微颔首道。 “不错,说吧!”
吴应雄抱拳行礼道。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我军可以固守京师,以待援兵,调榆林,宁夏,固原三镇兵马入卫京师。”
“到时候,大军里应外合,定可以一举击破来犯清虏!”
吴应雄的话其实是废话。 吴三桂立足未稳定,能否调动榆林,宁夏,固原三镇兵马,其实是一个未知数。 要是吴三桂打赢了潼关之战,击败了鳌拜亲率的来犯清军,那么一切好说。 三镇兵马大概率会乖乖听话,接受吴三桂的调动! 但是,现在的事实却是,吴三桂自己昏招迭出,打输了潼关之战,还被鳌拜一口气推到了长安。 他的西清政权覆灭,看起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镇兵马真的不一定会搭理吴三桂的调令。 这点吴应雄知道,相信吴三桂也知道。 但吴应雄之所以这样说,也没真的指望榆林三镇能调兵南下入卫长安。 他只是在为吴三桂解围而已! 并且想要撺掇吴三桂在长安同清军好好战上一场! 别他娘的跑了! 再跑,人心就要散没了! 毕竟,谁也不想跟着一个怂的不行的老大混不是? 其余人也是纷纷开口说道。 “在皇上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击败来犯的逆贼,取得胜利!”
“在皇上面前,鳌拜那逆贼又算什么东西?!”
“皇上万岁,皇上战无不胜!”
吴三桂闻言忍不住蹙起了眉,被挤兑的没办法了,终于开口说道。 “此言有理!”
“传令大军,准备长安防务吧!”
“朕要在这长安城,同清虏好好战上一场!”
“……” …… 随着吴三桂坚定了要在长安城和鳌拜战上一场的决心,他直接住进了军营。 时不时的在军营中视察,给在经历了潼关之败后,士气低落的关宁军鼓舞士气。 驻兵蓝田的鳌拜,本来还打着吴三桂弃长安而走,他好再次衔尾追杀关宁军,重现潼关之战的辉煌胜利。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却一直见不到关宁军有退出长安的意思。 关宁军非但没有退出长安,反而是开始在清军的监视下,开始加固起了长安的城防。 鳌拜也就打消了要捡便宜的想法,而是准备着手强攻长安。 “儿郎们,收复长安,收复关中,就是眼前的这一战了!”
“我大清之兴废,我满洲族人的生死存亡,就在此时了!”
“让我们收复长安,收复关中,斩首吴三桂,重振我大清雄风!”
“……” 鳌拜话语中充满了激昂,一张老脸一片通红,大声的咆哮着。 为此战参战的清军鼓劲儿! 做完誓师之后,浩浩荡荡的清军兵马向着长安城杀去。 吴三桂站在长安城头,脸上的表情是强装出来的平静。 看着城外黑压压的清军,以及那些身穿各色棉甲的八旗兵,他是真的有些腿软。 而在他身后,是大片大片的关宁军甲兵,准备随时投入战场,同清军交战。 随着天地间响起战鼓的轰鸣,火炮吞吐硝烟。 双方的鏖战开始了! “杀啊!”
“杀贼!”
“大清万胜!”
“平贼!”
“……” …… 南京城内! 随着距离朱宏煜登基称帝的日子越来越近,大量的商人百姓,以及准备在登基大典之后参加科举的世子汇聚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