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感简单而又复杂,但是不妨碍在某种时候彼此共情。 《八佰》之于很多人而言,就是如此。 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很多时候是很难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想法。 但是不妨碍大家尝试着去理解。 《八佰》在商业上也好,在口碑上也罢,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当然,宣传也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于《八佰》的其他的演员需要全国上上下下地跑路演,李易更轻松一点,但是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所以,他还是接受了六公主频道的记者的专访。 专访的主题就是关于《八佰》这部电影的创作历程。 “李导,你好!”
“陈纬,你好!”
互相打招呼之后,六公主频道的记者陈纬就开始拿出准备好的问题本和李易聊了起来。 “为什么会想拍《八佰》?我的意思是,抗战历史上有很多比《八佰》更惨烈的战役,为什么最后却选择了这场战役?”
第一个问题,也是比较万金油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李易此前也曾经回答过,当然了,都是比较简略。 “怎么说呢?我记得当时是在电视上看到关于这场战役的纪录片,顿时就对这场堪称最独特,最特别的战役给惊讶到了,一场直播式战争,市民从看客到投入其中,这种战役,很特别。 之后,我特意去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这场战役的资料,越看,越觉得,我应该把这段历史拍出来,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四行仓库保卫战,听说过谢团长的大名,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孤军们,在打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时候,或许并没有电影展现的那么惨烈,但是在过桥之后,才是真正的惨烈的开始。”
“而且“八佰壮士”的历史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本身也是特别适合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去展现的,它有点像今天的直播。当年那种直播就是,各国军事观察家、记者、南岸老百姓,隔着几十米看真枪实弹打仗。”
“谢团长作为八佰壮士里面的最高领导人,可是整部影片,关于他的戏却并不算多,为什么?”
陈纬又问道。 “怎么说呢?如果从谢团长的视角出发来讲述这段历史,那么其实就和过去很多英雄片没什么区别了,而调查资料的时候,我了解到,当初的八佰壮士的兵源构成很复杂,他们有百战老兵,有德械师精锐,也有逃兵,溃兵,他们来自不同的番号,不同的地方,这个构成是很复杂的。 电影不是以谢团长命名,而是以《八佰》命名,那么我更希望地是拍出整体感。 为了更贴近普通人的视角,让观众更深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所以在“八佰壮士”中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逃兵,作为故事的线索人物。 因为当时是大溃败,各部全都散的不行了。从逃兵的角度进入,我觉得更像我们想要的,就是贴近最普通的人,给观众最好的代入。 比如逃兵为何成为逃兵?逃兵又如何摘下“逃兵”的帽子?逃兵又是如何成为“八佰壮士”的一员?我觉得可能比单纯讲英雄事迹更能帮助观众了解那段历史。 当然,也不都是逃兵,比如朱胜忠,他是88师的一名班长。这个角色不是逃兵,甚至称得上“毫不畏死”。而在他看来,“畏惧”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面对战争的真实反应。 现在是一个比较和平的年代,大家都会想打仗的时候我一定不能当逃兵,我一定不会怂,但当你真的面对战争的时候,你一定会惧怕的,每个人都会有求生欲。 这是这个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跟我最开始想象的热血故事完全不一样,特别是越是了解的多,越是觉得我那样想太简单了。”
“有网友说,四行仓库保卫战在仓库里面的戏,和历史不符,那么仓库里的故事都是创作的吗?”
陈纬问了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问题。 李易沉吟了一下道:“我也想要真实地呈现当初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真实的内容,可是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是仓库里发生了什么,却都没有找到确切的历史记录。其实包括咱们现在看到的仓库,它也是经过多年的变化了。甚至于关于当初的那场战役,八佰到底有多少人?歼敌多少?牺牲多少?这些都没有一份称得上是完全明确的资料记载。 留存下来的是一些照片,可是真实的情况很难有一张照片告诉你。那怎么办呢?那只能创造。 比如是否有小日子的飞机来袭,为了这个剧情,我同样的查阅了许多资料,可惜的是,都同样的没有得出一个确切地结论,所以,出于电影创作的需要,创造了那一场戏。”
“有人说,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战役其实意义不大,因为战损不大,歼敌不多,而且对整个大局并没有什么意义,你怎么看?”
陈纬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我也仔细思考过,最后我个人的看法是,虽然这场战役,规模不大,战果不多,但是意义却是非凡的! 首先看尚海要被占了,这场战役输赢都改变不了整体的战略,这么一看好似战略上毫无意义,一帮炮灰,几个人在那待着。这个有啥意义呢?是演给洋人看的吗? 或许当时的背景,造成这场战役的的确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但是结果却并非如此。 我们必须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当时果军几十万人马在淞沪会战被打退了,整个尚海沦陷。 这让很多人都觉得,我们放弃抵抗了,特别是当时的尚海的难民和尚海市民们,我相信很多人估计都是这么看的。 毕竟,那么多军队,居然全部撤离了,整个尚海,竟然没有一面属于我们的旗帜,这对于抗战的信心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打击。 而四行仓库保卫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个地方,却是很特别,让所有人都能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 目睹军人们还在抵抗,我们并没有放弃。这是很重要的! 而那四天的战斗,在舆论上,同样的很重要,一个小小的四行仓库,让小日子寸步难行,挡住了他们那么久,对方三个月结束战争的嚣张言论也自然站不住脚了。 而从士兵的层面上来说,我们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士兵们都该有觉悟,可是事实是,那个年月,很多士兵都并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 每一个士兵他不知道,他只知道我是在保家卫国,我在奋勇争先。但谢团长知道,九国公约会议,他们得看到,华国人还在这站着,还在撑着。他们在犹豫是否支持华国,谴责小日子。没有华国人,尚海完全被占了,这就基本上不支持了。谢团长会知道,可士兵不知道。士兵知道什么啊?只知道再往后退,我们家人就要被杀了。 这是普通士兵的最简单纯朴的想法。 他们不会去考虑这场战役是为什么而打,那是军官们需要考虑的事情,他们只知道,他们在保家卫国。 而他们也会让老百姓们看到,我们是有希望的!”
“影片里面有很多角色,是否是为了尽量照顾到了各阶层的视角?”
陈纬又问。 “怎么说呢?一部电影不可能完完全全地照顾到所有的阶层,我们也是根据历史出发,其实电影里面的那些非战斗人员,在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历史资料里面,都的确可以找到原型。 所以我们的初衷并没有说特意地去采取什么视角,而是这个故事的体量和真实度它要求营造出一个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当年的,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赌场老板,有钱人、知识分子,不同的社会阶层,构成这么一个大的时空,他们都是亲历者,那么他们自然有着他们的反应和表现,他们在这场战役之中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等等,等等。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八佰壮士的战场,但是实际上参与者并不止有他们,军和民的关系,不是割裂的。 如果没有尚海的援助,缺衣少食的他们根本无法坚持那么久。 所以,他们也是这场战役的间接参与者。 我们希望每一个阶层都有一个相对能让观众记得住的人。这个其实是需要一点功夫的,然而再加上北岸的仓库,构成了整个这个世界,它浓缩在这个小小的四行仓库周围了。 它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国人的故事,做这么一个小的浓缩,主要是想告诉所有人如果没有这个体量,没有各阶层,那么这场战役才是真的没有意义。”
“所以,电影塑造的人物特别强调真实性?”
陈纬接着上个问题问道。 李易摇了摇头道:“其实很多历史上发生在这些人的身上的事情,真实与否本身就无法界定,就好比,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谢团长,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八佰壮士的其他人具体到个人,是很少人能一下子被人叫出来的。 更不用说是当时的河对岸的人了。 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顺着一个普通人的真实去走,“塑造”这俩字在这个戏里好像不太适用。塑造就是努着给安排一个什么东西,我的想法是,具体到某个人,他这个人在这样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基于的是人性的真实,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 首先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人全部被叫醒…… 世界上也没这种事,有的人微微感动,有的人奋勇向前,每个人不同的变化,从麻木一直到今天。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每个人的心态都是在变化的。 比如那几个逃兵,身上布满了当时人的缺点,怯弱、贪生、贪婪,因为这个仓库的特殊环境,四天绝境炼狱似的历练,这些毛病在那一瞬间全都没有了,骨子里原来尘封已久的一些东西给逼出来了。”
“很多影迷说,《八佰》拍的并不热血,相反还很屈辱,是的,有不少网友用上了这个词。你是怎么看的?”
陈纬继续问道。 “怎么说呢? 最早想拍这故事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少年热血、英雄梦想,那种男孩子的战斗欲、保家卫国的精神会吸引我,现在更多是冷静理智和审视的态度,我们那些年那么受人欺负,我们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得有勇气面对一些我们的不好。趋利避害、比较贪生的人在我们族群当中不少,必须承认。 而且四行仓库保卫战,从来都不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因为这场战役,于战略层面上来说,的确对尚海被占领这个大局影响不大。 同时,也因为历史上这些英雄们,并没有获得英雄该有的待遇,相反他们憋屈地明明没有打败仗,却被缴械,被幽禁,他们明明能突围,可是却因为所谓的顾全大局,而画地为牢,其实电影没有拍出来的更加屈辱,更加让人意难平。 其实在这个戏里面,我个人认为战争反而并不重要,它是普通人的故事,拍这个人怎么去变化的,市民怎么从看客,变成了投入其中;怯弱的士兵,怎么变成了我们嘴里的英雄人物。 当然,还有老算盘,虽然知道很多观众怕是不会喜欢这样的角色,但是我们却必须承认,这样的人是存在的。他从头到尾,或许有过些许的变化,些许的感动,但是仅此而已!”
“很多人说,电影的结局有些潦草,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拍出来,为什么?”
陈纬看着李易好奇地问道。 这个是电影上映之后,很多人都会发现的问题。 比如在孤军的后续,李易同样的没有给出太多的篇幅。 “最初的时候,其实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内容只占据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比例,我更想拍的其实是过桥之后发生的事情,但是首先,我问了问自己,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我一方面是希望能通过电影,让人们知道有这么一段历史,有这么一群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可是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后续的那些剧情,太过压抑了,如果真的按照初版的剧本来拍的话,可能电影不会有现在那么多人去看。 于是就成了一个矛盾,既想要还原,又希望能被更多人知道,被更多人看到,所以最终选择了后者,历史资料感兴趣的观众可以自己私底下去查,而如果电影不够吸引人,那么他们很难对这提起兴趣,自然也就不会自发地去找寻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