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少不了一顿饺子。 还如往年一样,朱允熥在大善殿里摆设了案板白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制作而成的馅儿料。 后宫嫔妃有的擀皮儿,有的负责给其他人传送,一群人一边包着饺子,一边高高兴兴的谈论着贴心的事儿,气氛非常融洽欢喜。 皇后徐妙锦和郭慧妃,以及赵明珠等人坐在一起包,每个人的手法不一样,所以包出来的饺子形状也各有千秋。 不过正如朱允熥所说,不管包出来的饺子多么千奇百怪,只要不露馅儿,煮出来不成片汤就行! 而这样的要求,也立刻引来她们的欢笑。 在水盆里洗了洗手擦拭干净,朱允熥拿过一张饺子皮坐在朱元璋身旁,想拿勺子盛馅料的时候却发现正被代王和晋王用着, “这是韭菜鸡蛋馅儿呀?这可不好包,十三叔你行吗?”
“咳咳,不就是包个饺子吗,有什么不行的,你看看我包的……” 朱允熥扫了一眼他面前摆放饺子的小案板,煎饺子上面“点缀”了许多碎韭菜,粘在上面很是难看, 并且包的饺子也是歪歪扭扭,跟打了败仗丢盔弃甲的俘虏一般, “呵呵呵,十三叔,你包的饺子单独另下吧,省得大家跟着喝韭菜汤!”
“我包的很好啊,你看看,一个烂的都没有,就算下锅来回煮三遍都没有问题!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晋王朱棡白了他一眼,毫不客气的道:“你可拉倒吧,瞧你包的都是什么呀,不知道了还以为是韭菜丸子呢!馅儿料都跑皮儿上了!看着又没有食欲,还让人怎么吃啊!”
“怎么就没有食欲了,我看着很好啊!你们不吃我吃!保证全都吃完了!”
朱桂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所包的饺子是什么模样,只不过是嘴硬罢了,总要找点面子嘛。 朱棡道:“好!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给你单独下一锅,让大伙瞧瞧你大年夜是怎么喝片儿汤的!”
朱元璋把手里包的饺子放在案板上,“行了,包个饺子有什么可争的,他不会包你这个做兄长的就不会教着点儿?”
朱棡顿时没了脾气,赶紧陪笑道:“爹,他现在还没觉得自己错了呢,你看他振振有词的模样,我就是想教他也不听啊……” 朱元璋也没再说什么,手里包着饺子,满脸无奈的摇头道:“咱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折腾咱,悄悄把我这里搞得一团糟,哪有清静的模样……” 朱允熥知道他这是在点自己,便笑道:“皇爷爷,人多热闹啊,您这里平常太冷清了,刚好赶上过年,咱们一家人乐呵乐呵,好好团聚团聚,也给您这里添点儿喜庆。”
朱元璋没理他,继续发牢骚道:“都七十多岁的人了,大年夜里吃个饺子还得自己包,唉……,享不了儿孙的福啊……” 朱允熥:“……” 他算是看出来了,朱元璋不挤兑自己两句他心里就不痛快! 不过老人家常拿这个做乐子,以看晚辈吃瘪为乐,朱允熥也可以理解…… 起码在自己身上是这样。 而朱元璋结对的结果,就是朱允熥奋起“抵抗”! 一个人自说自话肯定没意思,需要棋逢对手,需要针尖对麦芒,那才有激情! 所以朱允熥也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不过话里话外全是反击! 拉锯战不知道持续了多久,两人还乐此不疲! 而坐在一旁的晋王朱棡和代王朱桂,早就傻了眼! 好家伙,这对儿爷孙可真行! 很有大战三百回合,打成平手的架势啊! 甚至隐隐占据上风! 所以二人同时也对朱允熥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 这要放到他们身上,朱元璋一瞪眼,他们大腿骨都能软了! 哪敢说出一句反驳的话! 自己这位侄儿能左右腾挪,屡屡反击,乘胜追击,穷追不舍,多次让自己的父亲哑巴吃黄连…… 陛下真乃是神人啊! 当真佩服的五体投地! 吃完了饺子,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众人齐齐跑到殿外开始放爆竹。 过年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李福准备了许多,不敢让陛下和太上皇不尽兴啊! 朱允熥从李福手里接过一支爆竹,递给朱元璋道:“皇爷爷,这是孙儿特地让人制作的爆竹,里面填了火药,所以威力大,点燃引线之后就要立刻扔出去,第一只爆竹就由您来点吧!”
朱元璋也不客气,接过爆竹将引线凑近火折子,随着引线被点燃朱元璋便使劲扔了出去。 “砰!”
的一声大响,爆竹炸裂开来,纸片纷飞,空气当中弥漫着些许火药味儿。 把两头密封的竹节扔进火堆里面,竹节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就会发出响声。 在宋代的时候就出现了火药爆竹,又叫做炮仗,是在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 而此时朱元璋所放的,就是火药爆竹,用纸卷成。 寻常百姓家点着爆竹大多是竹节,当然市面上也能买到火药炮仗,这是价格昂贵,一般人家消费不起。 “来,你也方一个!”
朱元璋很是高兴,把手里的火折子递给了朱允熥,朱允熥在众人略显紧张的目光中拿过一只宛如婴儿手臂粗的炮仗, 因为这个炮仗太大了,想必威力必然惊人,所以徐妙锦担心的看着自己的夫君,可众人都在,她也不好上前拦阻。 朱允熥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点燃长长的眼线,看到引线冒出火花,便使劲儿朝殿前的空地上扔了出去! “砰!”
一声巨响! “来吧,诸位皇叔,宫里准备了炮仗很多,大家都放吧!”
朱允熥对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小王叔们道。 可是这帮小家伙平时受朱元璋的“折磨”留下了心理阴影,朱元璋不说话他们哪敢乱动! 所以便一个个偷偷去看朱元璋,想从他得到许可。 朱元璋白了自己的孙儿一眼:“他们年龄还小,这要是被炮仗伤着了怎么办,你就是这么对待我自己王叔的?”
“……” 辈分这东西,真是朱允熥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王爷爷请放心,有这么多侍卫,还有宫里的太监看着,怎么会伤了这帮小家伙……呃,小王叔呢!”
“王叔就王叔,年龄再小也是你王叔!还小王叔……” “是是是,皇爷爷教训的是!宫里使用的炮仗引线都是加长了的,断然不会有事,请皇爷爷放心让小王叔们玩吧!”
任你怎么说,反正我就是不改! “哼!”
朱元璋哼了一声,知道他是故意的,不过也没有多说。 “玩儿去吧!小心些!”
“多谢父皇!”
几个小孩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之后,脸上瞬间就乐开了花! “玩儿去喽!给我一只爆竹!”
“这应该叫炮仗,爆竹应该形容竹子,给我一只!”
“火折子呢,快给我快给我,让我点第一只……” 几个孩子立刻便涌了上去,纷纷找李福索要炮仗,李福一边招呼人给他们分发,一边让人看顾好他们,不能让他们出了什么意外。 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年龄较大一点儿,便带着自己的弟弟沈王朱楹、朱栋、伊朱㰘玩乐了起来。 他们都是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册封的藩王,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就藩罢了。 在另一边,朱元璋的妃子们也喜乐融融。 只不过她们一是顾及身份,二是要维持自己女子的端庄,所以便让宫里的健妇去点。 她们只是在一旁远远观看。 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几位妃子也是如此,虽然有乐趣,却不够开怀,朱允熥便走了过去。 “这爆竹还是要自己点才有乐趣,来来来,朕给你们示范一二……” 说着就把王忠放在地上的一只炮仗点燃,炸出红红的纸屑。 “你们谁来点一个试试,放心吧很安全!”
徐妙锦道:“我们看看就行了,这么惊险的事陛下也别做了,万一伤着了不好……” 朱允熥宽慰道:“皇后放心吧,朕心里有数,伤不到的。”
又对几人道:“你们谁要是敢来把它点着,朕重重有赏!”
几人不忍拂了陛下的好意,也有些忐忑,毕竟那可是火药做的,比寻常爆竹厉害的很多,她们在娘家的时候受的教导都是要端庄得体, 像这种点炮放炮的事哪里做过! 最终在朱允熥的鼓励之下,赵明珠怯生生的走了出来,“陛下,要不臣妾试试?”
“好,你来点,火折子给你!”
赵明珠出身小门小户,平时在家中就经常洗衣做饭,所以并不娇生惯养,因此胆量也大一些, 只见她亦步亦趋的靠近竖立在地上的爆竹,手中的火车子连续往前伸了好几次,想要把引线点燃,可都因为紧张没有成功。 再试了几次之后,“呲啦”一声引线冒出火光,赵明珠吓得连连后退。 “砰!”
红纸卷的炮仗破碎开来,红纸屑在空中纷飞,宛如一个个优美的蝴蝶,煞是好看。 “好,有赏!”
“臣妾多谢陛下!”
“皇后,你也点一个,沾沾过年的喜庆,也为儿子驱赶邪祟!来……” “是,臣妾遵命!”
一听是为了儿子,徐妙锦便没有拒绝。 朱允熥在她身侧扶着她的胳膊,一步一步上前,朝着一个炮仗点去…… “砰!”
这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中,帝后二人的恩爱在此显明。 …… 第二天一早,徐妙锦便把朱允熥从床榻上拽了起来,因为这是新年的第一日,宣武三年的第一天,按照民间习俗是需要早起的。 用过早饭之后,就需要到各宫去见礼。 朱元璋那里是肯定要去的,还有郭慧妃那里,她虽然没有做过朱元璋的皇后,可也协理后宫多年,该有的敬重还是要有。 至于其他地方,就不用朱允熥亲自去了,有些皇后过去看看就行,有些只需要让宫女送去一些赏赐。 大过年的,也不会有人到宫里来“串亲戚”,所以这几天朱允熥终于能好好的休息休息,享受一下放松的愉悦了。 说实话,虽然朱允熥加强了通政司的职任,让蹇义他们给自己打打下手,帮助处理一些政务,可每天终究还是停不下家。 皇子朱文疆三个多月了,现在只是会翻身,这也是他这个月份的正常现象。 看着床榻上一会儿王左翻一会儿往右翻的,一会儿又翻个头朝下,把自己的脸埋在被褥里的儿子,朱允熥只好用手把他翻过来, 伸手在嘴里哈一口气,然后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挠一挠他的腋窝,小家伙就“嘿嘿嘿,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笑到一个地步满脸通红,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有时候还会笑得吐奶! “不能再笑了,再笑就得打嗝了!”
徐妙锦过来把朱允熥推到一旁,伸手轻轻安抚自己的儿子,又对他白眼道:“有你这么逗儿子的吗,孩子太小,不能连着笑,否则凉气进了肚子就会打嗝,停都停不下来……” 这时候朱允熥只能陪笑,“你带孩子都带出经验来了,连这都懂?”
“肯定懂啊,你都让孩子笑得打嗝两回了!你这个当爹的不长记性,我能不注意嘛……” 朱允熥斜躺在床榻上坏坏一笑:“有经验好啊,再生孩子照顾的就更好了!”
“别,大白天……” “怕什么,白天看的才清楚……” “孩子在这儿呢……” “他懂什么!”
“喔……” …… 时间过得很快,几天的休沐马上就结束了。 当朱允熥捂着后腰上朝的时候,才明白什么叫做温柔乡是英雄冢! 过年喜庆,心中高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又有充足的时间…… 当然要做到雨露均沾,并且多沾了……赐恩的好事,朱允熥不介意多做! 初六是大朝会,为着宣武三年这新的一年,群臣都上了贺表,不过在他看来,这都是面子工程,没有一件有益天下的。 “陛下,代王殿下求见,正在谨身殿外等候。”
这日,朱允熥刚出乾清宫,王忠就在轿撵旁禀报道。 “代王?这么早,他有什么急事?”
朱允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