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盯着他,脸上严肃的问道:“你什么时候再给咱生几个重孙子?”
“额……” 一时之间,朱允熥竟然有些无言以对。 “皇爷爷,您这么郑重其事的,原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啊?”
朱元璋瞪着他说道:“你少和咱打马虎眼,咱现在就是想着重孙子,越多越好,你要是真能给咱生几十上百个,那才热闹呢!”
朱允熥听到他所说的数字,不由得咽一下口水,“皇爷爷,你看谁有几十上百个孩子?那得吃多少饭,穿多少衣服,住多少房子,谁能养得起!”
“寻常百姓养不起,你还养不起了?”
朱元璋不满的道:“咱可知道你开的皇庄皇店,还有酒水和辣椒的生意,还有那什么百货街,现在恐怕各大城里都建了吧,每年收到你内承运库的银子海了去了!你能养不起?”
朱允熥解释说道:“皇爷爷,皇后这不是才刚刚生产过吗,文疆还不到一岁,总要歇一歇养一养身体吧。”
朱元璋紧追不放道:“那其他嫔妃呢,你那三个妃子都还没有生育吗,说起这事,咱倒是想起来了!”
朱元璋一拍大腿说道:“你登基已有三年了,现在也该广纳妃嫔,充实后宫了,多立一些才人淑女,等她们生了孩子再册封也行,但无论如何后宫的女人不能少了!”
“这样吧,咱这就知会礼部,给你选妃,必然挑出一些贤良淑德,保证让你满意如何?!”
“别别别……” 朱允熥连忙抓住他的胳膊,叫他拦住道:“皇爷爷,选秀这事儿不急,现在朝廷有要事,等过了这段要紧的日子再说。”
“再要紧的事也没有子嗣重要!”
朱元璋道:“就算是有天大的事,那人还不吃不喝、不娶不嫁了?还不是得正常过日子吗! 你就听咱的,今年就进行选秀,多多充实后宫,等后宫的女人多了起来,你也勤奋一点儿!争取明年再生几个大胖小子!”
勤奋? 在这事儿上勤奋…… 这是勤奋的事吗? 况且太勤奋了,腰子也受不了啊! 朱元璋凑近朱允熥,低声询问道:“你要是觉得为难,就让庆童给你收集一点儿补药,只要不肆意挥霍,身体自然无碍……” “多谢皇爷爷美意!不过孙儿不为难!那个就不用了……” 朱允熥一脸正色,立即拒绝了朱元璋的好意! 为难? 男人怎么能说为难呢! 小瞧谁呢! 出了大善殿,朱允熥不由得伸出手来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 这种事说起来,真是让人觉得难为情啊! 不过自己身为皇帝,就有为皇家开枝散叶,繁衍子嗣的职责,而一个家族子嗣是否兴旺,也决定了家族的兴衰荣辱! 所以长辈就会在这件事上多多提点晚辈,甚至有所教导,送些春宫图或者是药品,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唉,看来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加勤劳啊…… 毕竟,勤劳是美德嘛…… …… “方先生,不知宫中可有回复?”
客栈里面,解缙大清早又来拜访,寒暄过后便问起方孝孺上书的事。 方孝孺眉头紧皱,坐在椅子上摇了摇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还没有回复?这都好几天了!”
解缙也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满的道:“按照正常来说,宫里批复的奏章前两天就应该下来了……莫非是被留中了?”
留中,就是把臣子们的奏章留在了宫廷禁卫之中,既不作出批示,也不交办。 这和石沉大海没有区别! 甚至皇帝有没有观看都不知道! 如果是无关痛痒的奏章,这样处置倒没什么问题,反正无关紧要。 可自己的奏章说的可是大事啊! 而且还是联名上奏! 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份奏章的分量! 方孝孺心中也有三分气,觉得皇帝这么对待一位大儒是在折辱读书人的体面! 所以便来到桌子旁,抓起毛笔挥毫泼墨,当即又写了一份奏章。 这次不仅是解缙,就连方孝孺的学生知道了以后,也纷纷联名,还有在京城的一些故旧,也在奏章后面署了自己的名字。 并且派人专程递交给通政司,让他们呈送给皇帝。 朱允熥看过这份奏章之后,只是摇头笑了笑,依旧把它丢在了一边,还是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方孝孺等人在等了好几天之后,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这日用过早饭,方孝孺便派人前往通政司去询问缘由,然后照例在客栈当中为自己的学生讲学。 解缙和几位故交,也坐在一旁聆听。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方孝孺坐在椅子上,对于下面的学生讲道:“孔圣人在这里的意思是,若有人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若是能够再进一分,努力实行,那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
“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所以你们求学问,努力追求是一回事,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此才能够开了心智,不会人云亦云,到了这个时候对于圣人文章,必然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若是能够达到仁……,那么就脱离书本字句道理的的桎梏,胸怀天下,仁者爱民,对于天下苍生必然有另外一番境界……” “到那时候对于如何管理自己,如何治理天下国家,自然能够得心应手,符合天道,这才是圣人教诲的精髓……” 方孝孺的话讲完,解缙就在一旁赞叹道:“方先生的学问果真是大而精粹!寻常读书之人,只不过是追求字面文章罢了,哪里会知道的这么深刻!”
“足可见方先生之心胸雅量!实在非常人所能及!在下受教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方先生之言犹如晨钟暮鼓,在发人深省!”
“听完先生一堂课,在下实在受益匪浅!”
其他人也纷纷发出称赞之言,吐出誉美之词。 “诸位太客气了,在下这点学问难登大雅之堂,有不妥之处还行不吝赐教……” 方孝孺谦虚了几句,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几口,润了润嗓子,便准备接着讲下去。 此时他的学生刘行来到侧门,看着自己的老师,正在踌躇是不是该上前禀报。 方孝孺看见了他,便询问道:“刘行,你去通政司打听的结果如何?”
一句话,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因为众人都知道他们联名上奏的奏章没有任何音讯,显然方孝孺是让自己的学生前去打探了。 那位学生躬身上前,行了一礼道:“回禀先生,学生遵照先生的吩咐前去通政司打探,通政司的人说奏章已经送上去了,让学生继续等待消息……” 等待消息? 这就等于没有消息! 看到自己的奏章再次被忽视,方孝孺火气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努力压制住自己的脾气,不让它发作出来,方孝孺把茶杯放到茶几上,盯着自己的学生问道:“确定呈送给陛下了吗?”
“额,通政司的人说呈上去了……” 那个学生意识到自己先生的异样,不由得心里忐忑。 方孝孺一言未发,慢慢的站起身来,挺直了自己的身板。 下面的门人学生,还有故交好友也都纷纷起身,都看着方孝孺等待他的说话。 看着一个个投向自己的眼神,方孝孺沉声说道:“心怀国事,忧虑天下百姓,是我等读书人的职责和担当,这才叫以天下为己任!”
目光从一个个脸庞扫过,方孝孺道:“今日的课,就到这里,我还有事,恕不远送了!”
说罢躬身行了一礼。 解缙等人也赶紧回礼,不过并没有离开,而是问道:“方先生,不知先生有何打算?”
方孝孺咬紧牙关,沉声说道:“在下要去承天门叩阙!”
众人一听,顿时大惊! 叩阙……这可是多少年都没有过的事了! 记得上一次,还是当今陛下身居东宫的时候,洪武二十五年所发生南北榜案的事…… 叩阙,扣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 这要么是敲响登闻鼓,直达天听。 要么是拦住皇帝的车驾,当街喊冤,或者是进谏。 可无论哪一件,都是极为厉害,极为引人注目的事! 所以有人一听他叩阙,便满怀忧虑的道,“方先生,前去叩阙……这可是大事啊!若是圣上怪罪下来……” 闻听此话,方孝孺大声喊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方某不才!愿意做个勇者!”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不断地求取知识,以减少自己对世界事物而产生的困惑。真诚地待人如己,不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 勇敢地实践前行,不再畏惧任何困难。 很显然,他觉得自己就应该成为一个勇敢践行的人! 这也符合他以身立命的做派。 方孝孺说罢,伸手去扶正自己的头冠,然后理了理自己的儒士衣裳, 迈开大步,便朝外面走去。 众人赶紧给他让开一条通路,让他从人群里面穿过。 解缙里面胸潮澎湃,也被方孝孺的化所感染,开口高声疾呼道:“我等圣人子弟,此时此刻,就应该勇敢地实践前行,践行圣人教诲!江西解缙!愿与先生同往!”
说完此话,也立即跟着方孝孺后面迈步而去。 “诸位,勇敢实践圣人教诲的时候到了!在下愿意追随!”
“在下也愿意追随,一同前去!”
“一同前去!”
在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氛之下,在场的都是热血青年,于是立即感到浑身沸腾起来, 纷纷跟随方孝孺和解缙的脚步,一同前去承天门! 街市上的百姓,看到一群身穿儒士服的人聚众前行,都纷纷驻足观看! 这些人脸上的表情都颇为慷慨,有些面色悲壮,有些面色刚毅, 有些则是显得颇为勇敢,甚至还有些脸上隐隐之中透着兴奋之色…… “哎哟,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多读书人这是要往哪儿去啊?”
“读书人一扎堆儿,肯定没好事!不过……嘿嘿嘿,对咱们来说就有好戏看了!”
“整这么大的阵仗,看他们这方向……不会是往皇城去吧?”
“去皇城?他们不要命了?!”
“发生了什么事,竟然值得去皇城?惊扰了太上皇和陛下,那可怎么得了!”
有些百姓们对叩阙并不陌生。 毕竟几年前百姓们群情汹涌,聚在承天门请愿杀詹徽,不少人都参与了。 还有科举考生承天门叩阙的事,他们很多人都看见了。 这些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有好事者一路跟着他们,很快随行的就有了很多人。 五城兵马司还有锦衣卫早就得到了消息,可是碍于朝廷规制,他们哪里敢拦住! 于是只好一边派人维持秩序,一边向上面禀报。 承天门到外面就是外五龙桥,再往前是千步廊,千步廊左右就是朝廷六部,还有五军都督府等衙门。 若是过了承天门往里面,直到奉天殿,这里便是皇城,也叫外廷。 所以承天门就是一道分界线。 这里是寻常百姓都能到的地方,历史上朱棣迁都北方之后,承天门那一带在后世就被称为天an门广场…… 方孝孺和解缙很快就带着众人来到了承天门外。 望着高耸的城楼,方孝孺停下了脚步。 此时守城将领望着城下的儒士,顿时觉得头皮发麻…… 最难搞的就是读书人! 可是职责所在,只能应对,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聚集在此处?!难道是要谋反不成!”
一开口,就把罪名给扣了下来! 只盼望他们在情绪激动之下,一时不查,或者忽略,或者默不作声, 那守城的将领就算抓住了把柄!占得了先机! 方孝孺高声说道:“我大明天下,只有公忠体国之忠臣!没有叛乱之逆臣!”
“本官汉中教谕方孝孺,有奏疏要直呈陛下,请陛下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