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们听令,下刀剑、铁鞭、铁锏、盾牌、弓箭,只带燧发枪和刺刀出击!”
“检查枪支、通条、刺刀、定装弹......” “兵士们听令,排四列纵队!”
“向右看齐,立正,向右转,齐步走,一二一......” 随着一声声口令响起,隶属于帐前骑兵第七团、第八团的2300名骑兵就摇身一变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可以打“排队枪毙”战术的线列步兵了! 当然了,朱由检不会真的让自己的帐前骑兵转行当线列步兵。他只是让单兵素质较高的帐前骑兵承担摸索新的战法战术的任务。 而帐前骑兵第七团、第八团正好领了探索燧发枪兵战术的任务,从两年前开始,就拿着工部天津炮局子生产的崇祯十二年式自生火铳,照着朱由检“创造”出来的线列步兵战术开始进行相应的训练了。 崇祯十二年式自生火铳是由当时的工部右侍郎兼天津炮局总监毕懋康和天津炮局总办宋应星等人,参考罗大公从荷兰买回来的燧发滑膛枪的样品、图纸、加工设备后,自行设计的一款具有国际最先进水平的新式火枪! 该枪的枪管采取了卷制、锻焊、钻刀扩孔等工艺,精心加工而成。而枪身上的各种铸件则一律用质量上等的黄铜为原料进行铸造。枪身的主要用料,则选用质量上等的木料,一样要精工细作。因此该枪的造价非常高昂,包括刺刀、通条、背带在内,整枪的达到了白银18两! 除了造价高昂,崇祯十二年式自生火铳的产量也很低。生产这种新式火枪的工匠,除了一部分是高价聘请自荷兰的洋匠,其余都是原本生产鲁密铳的工匠。虽然手艺不错,但是效率不高,产量根本不能和生产斑鸠铳的佛山各家铁坊和郑芝龙开办的上海炮局相比。 所以崇祯十二年式自生火铳投入生产三年以来,合计的产量只有10000余支,根本没法大量装备部队。所以只要侍卫团、少年侍卫团、少年军和帐前军的两个团装备了崇祯十二年式自生火铳,其中完成全团换装的,只有帐前骑兵第七团、第八团这两个团。 另外,崇祯十二年式自生火铳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也是这款武器没有大量制造和大量装备部队的一个原因。 虽然朱由检最懂燧发枪和排队枪毙了,但是上辈子的他只是从书本上学知识,最多再请教一下上过军校带过兵的儿子们,他自己是没有机会实践的。所以也不能盲目照搬上辈子的书本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和试办,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朱由检也不是什么都懂,上辈子学到的许多东西中,有许多他也只是一知半解。 不过在将近两年的试办之后,朱由检觉得自己真懂枪毙了,已经可以指挥一场用燧发枪枪毙敌人的战斗了! ...... 在朱由检领着两千多装备了燧发枪的下马步兵准备去枪毙日本鬼子的时候,保科正之也正踌躇满志,准备打一场扭转乾坤的战斗。 在开赴明军右翼前沿的过程中,保科正之将自己麾下的十个千人番方阵调整为了前后两列——两列大横队差不多是方阵时代的标配,保科只是照着葫芦画了个瓢。 在完成了阵列调整,并且将部队运动到明军大方阵右翼前方越七八十步开外后,保科又命令各千人番方阵的铁砲手一律到到长枪手两翼,并且排出十排横队,然后开始采取轮射推进的战术,轮流推进、轮流开火,循序轮环,一步步压向明军。 不过保科的兵只打了两轮排枪,朱由检亲率的燧发枪兵就唱着《易水寒》的军歌感到了前线。 “万,万岁爷,您怎么亲自上来了?”
负责指挥明军右翼的平辽军的团参将尚可进,在朱由检赶来之前,他正指挥自己的平辽军第三团在加固防御工事,准备依托沙袋垒成的胸墙,和日清联军大战一场。 没想到大明皇帝居然带着2000多火铳兵上来支援自己了......这事儿可让他很有一点郁闷了。 因为他压根就没向朱由检求过救啊! 他手底下有4000多人,还装备了2000余支斑鸠铳,而且还有几门3斤炮支援,哪里需要朱由检出手? 现在朱由检自己跑过来......怎么都有点抢功劳的嫌疑啊!你一当皇帝的,又不却这点功劳,还和下面的人抢,真的好吗? 朱由检笑着拍了拍尚可进的肩膀,“朕知你忠义勇武,也知道平辽军善战,足以抵挡当面之敌。但是朕还是想试验一下自发铳兵......所以你只管照旧应战,朕自带兵出大方阵,绕到敌人的左翼去发铳毙敌!”
啊! 尚可进被朱由检的话吓一跳,大晚上的出空心方阵去抄敌人的侧翼......这也太大胆了吧?如果遇上奴贼的骑兵怎么办?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了一阵阵炒豆子一般的排枪声,这是日本鬼子在打鸟枪,步步逼近! 朱由检也不和尚可进废话了,而是翻身上马,大喝一声:“帐前骑兵,保持队形,跑步前进!目标,敌之左翼!随朕杀敌!”
喊声未了,朱由检已经一夹马腹,策马而行,带着他的2000多人向东而行,准备绕出空心方阵了。 而他手下那些扛着燧发枪的下马骑兵也的确能跑,而且还能一边跑,一边保持队形。 这种能力......也是非常了得的! 因为机动性就是战斗力啊! 在燧发枪和刺刀这两种可以合在一起主宰战场的武器出现以前,步兵不仅要披甲,而且还得携带一些很笨重的武器,比如几米长的长枪。 所以机动性是个很让人着急的问题! 而另一个让人着急的问题则是不够灵活——一支1000人左右的步兵部队,往往要包括长枪手、弓箭手、刀盾手、火枪手等等兵种。一大堆不同的兵种凑一块,指挥就特麻烦,配合起来也困难,也就不够灵活了。 而当燧发枪和刺刀取代了几乎所有种类的步兵武器后,步兵就变得非常灵活了——后世觉得呆板到可笑的线列步兵,其实比之前出现的几乎所有的步兵更灵活,也更容易机动。 线列步兵是可以跑步行军的!而且还可以很容易的在行军过程中进行变阵,甚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行军模式转入交战模式,还摆出堂堂之阵。 而这两种能力,在崇祯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凌晨的战斗中,就展现的淋漓尽致。 2000多名披着板条半甲(其实半甲也多余),扛着燧发枪的下马骑兵,以几乎不亚于骑兵运动的速度,跑步前进,出了明军大方阵。 然后这2000多燧发枪兵,就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日军的左翼,在保科正之还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的时候,2000多么也4列纵队前进的燧发枪兵,已经迅速在日军左翼拉出一个细长的两列射击队形,而且还推进到了距离日军最左翼的两个千人方阵不足30步的距离上! 当保科正之急急忙忙要调整自己的队形,以防止侧翼被敌人突袭的时候,2000支燧发枪已经打响第一轮的齐射! 排队枪毙的时代,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