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无咎转移到第二座地坑,《献典》中记录器物材料的部分。 炼器一道的异材珍宝,归无咎并无多大兴趣,一切交给小铁匠折腾便可。归无咎所注重的,是关乎修行、阵法,以及其他特殊用途的宝物。 但是这等宝物,比例极少。故归无咎在第二、第三坑洞几乎是走马观花,每每越过十余个、上百个宝物,才能遇见一件稍可留心的。 遍览整座地坑所用的时间,也比第一座《药典》少了七八成。 不过越往下走,归无咎遇到了一件咄咄怪事。 所历陈列奇珍异物的墙壁,名目之下的实物标本渐渐不全。一开始,每隔数层、数千种名目时出现一个空缺,归无咎并未在意,只当本来如此。 只是越往后去,空缺的比例越来越大,甚至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张空空如也的壁橱,让归无咎都有几分麻木不仁了。 这显然不太会是《献典》本身的残缺了。归无咎怀着几分疑窦往前追赶。直到第三座地坑走到尽头,终于发现小铁匠慢悠悠得走在前面,摇头晃脑,对石壁中所藏之物不住地端详。 小铁匠大眼连眨,时不时面露喜色,胖嘟嘟的小指头一勾,散发出一道奇异的引力,石壁中所藏之物瞬间被吸纳进入三足宝炉之中。 约莫走上十几步、二十余步,小铁匠便把手指伸出,摄拿一件宝物。 归无咎三步并两步赶了上来,揪住小铁匠,问道:“璇玑真人,莫非前面石壁空缺之宝,都是被你取走了不成?你这是取了多少件奇珍宝材?”
小铁匠吮吸着手指,面露疑惑。持着三足铜炉的左手用力一按,三色光华将铜炉包裹。紧接着他双眼一亮,喜滋滋地道:“共是十七万三千六百五十二件。”
归无咎面皮一抽动。他大约估到为数不少,但是一路走马观花,也没有想到数量会如此之巨。和小铁匠事先说好的“十余件”异材,相差万倍之多。 小铁匠似乎有些心虚,小心辩解道:“那傀儡人偶炼化的材料早就备下了。不过此间的宝材,和本真人灵识之中的物性,有一大半是截然不同的。本真人冥冥之中感到,接受这些与先天禀赋有别的异物,将来会有极大的好处。”
见归无咎似乎沉吟不语,小铁匠有些忐忑,小声道:“本真人是觉得极为新奇有用的宝物,方才取走。那些介于有用无用之间,新奇感不那么浓烈的宝物,本真人可都一件都没取。”
小铁匠探头探脑道:“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麻烦吧?”
“取!”
归无咎大喝一声,却把小铁匠吓了一跳,连忙往后退缩了两步,扑通一声坐在地上。 归无咎仰头大笑,道:“璇玑真人不必担心。你所诞生的器道文明决定了你的灵识,这未必不是一种拘束。如今既然别开生面,那么只消有一点半点可取之处,取之又有何妨?”
“你我既然兄弟相称,那就一起走这众采百家、融汇万法的道途。如何?”
小铁匠双目放光,连忙鼓掌,重重点头道:“好,好,好。你归无咎果然是本真人的好兄弟。”
归无咎心里门清,昌神君既然言道“任取”,那就是真的“任取”,绝不会是世俗之中的假客套,打肿嘴巴吃哑巴亏。他不愿意归无咎取走之物,必定藏在三座《献典》以外的地方。 此刻小铁匠已经走到接近九十九层的尽头。往前数百步,取走十余件好物之后立刻返回,发足狂奔,在返程之中重新搜刮一遍。 而归无咎,却直驭遁光,在三座地坑的入口处等待。 又过了三日时间。 三日之后,当小铁匠跌跌撞撞地走到归无咎面前时,归无咎怀中所藏令符,恰在此时微微一热,放出若隐若现的光华。 昌神君传来了第二道讯息。 原来,昌神君派遣出的撒网式巡查队伍,果然在大昌王朝境内的四个郡发现了混入的魔修踪迹。但是三番两次出手,都是铩羽而归。 昌神君之意,请归无咎在大昌神殿多住些时日,尽量深居简出。如果要离开大昌,还是直返东华界天为好,不要在附近的几大王朝游历。 归无咎心中一动,朝小铁匠招了招手,道:“去会一会昌神君。”
…… 钟离意等人言下无虚。纵然贵为大昌神殿,除却外围那一道凌冽逼人的“天人屏障”巨城,以及三座气度森严的凌霄主殿外。后殿也都是嫩翠青竹辅以“蒙池水玉浆”为主体,构筑成清幽居所。 但是昌神君亲自迎接贵客的“双叶居”却并不是一间竹居。 所谓“双叶居”,正如其名,是两片阔及十余丈的巨大树叶,搭成的一座小小厅堂。 其中一瓣圆形绿叶,充作房屋的主体和根基,悬浮在三四十丈的空中,其中摆放着一道玉案,数个精致与朴素兼美的座席。茶酒器皿诸物,俱在案上。 左右两侧,各侍四个年轻貌美的侍女,执罗扇立在一旁。 另有一瓣巴掌形的红叶。浮在绿叶之上三四丈高,充作屋顶。没有任何廊柱支撑,当空漂浮,似乎和地下绿叶一体双生。那红叶前沿突出部分,貌似屋檐,却恰到好处。 “双叶居”,乃是昌神君以私人身份招待贵客的佳地。大昌神国二百神侯之中,曾经享受到这份待遇的,也不过五六人而已。 此刻,归无咎和昌神君饮宴甚欢。 客套闲话之后,归无咎率先道:“敢问神君。赤魅妖族等妖魔八部,暗中潜入十六王朝的细作,是何等修为?”
昌神君取出一根二尺长短的葱翠木棍,轻轻敲打自己的光头,颇为惬意地道:“深入境内的精干兵卒,多半是元婴境修为。”
归无咎“哦”的一声,目光闪烁。 昌神君见归无咎眉间似有轻视之意,笑道:“怎么?莫非来者修为之低,出乎归道友所料?”
归无咎并不讳言,坦率点头。 昌神君笑着为归无咎解释其中玄妙。 圣教神道势力不断开拓的过程中,与妖族接壤之处,皆陆续在地下埋设“谛听”禁阵。 这“谛听”禁阵论规模形制,和祭坛相似,深埋地下极难察觉。凡是没有各王朝、郡、县牌符赐下的元婴境以上修者,均会被“谛听”禁阵发觉锁定。 归无咎暗暗思索,这倒是和自己的“心返”大阵有几分相似。只是“心返”大阵只能管辖数十里区域;而二十八界空的无量广大,他可是见识过的。 能够将这几乎无边无际的广大界域尽数监控,归无咎断定,以土著文明之能,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到。 将这疑问提出,却见昌神君笑道:“每一座祭坛所能侦测的宽度,不超过一千里。而纵横百万里的区域,也只设下一道祭坛,似乎甚为稀疏。”
“只是,边境纵深何等寥廓?一路进来,不知要穿越多少个‘百万里’?若彼怀侥幸之心相试,是决计难以成功的。”
归无咎点头,原来这是一个算术问题。 若是异族密探只在百万里的边缘活动,那么其被发现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大可忽略不计;但是若要深入渗透进来,历经千次、万次相试,却几乎注定会被貌似稀疏的“谛听”禁阵发现。 另有一个原因,各王朝中消息最密集、价值最高之处,无过于神都和各郡侯、县伯府邸。而这些重地却没有任何侥幸,无一例外的布满“谛听”之阵。修为在元婴之上的潜入者,在此处注定是无计可施的。 昌神君又道:“各妖部或许有功行较高的主事之人,甚至修为与本国主相当也大有人在。只是此辈主持大局,多半留在边界处接应。真正跨越禁阵的,俱是元婴修士无疑。”
归无咎疑问道:“恕在下直言。若来者只是元婴境界,各王朝为何屡次出手,无功而返呢?”
昌神君一怔,哑然道:“关于这一点,待归道友接近天人感应三境时自然会明白。这三重境界,别有玄妙。气机发散,既不若元婴境藏于萌芽之中,又不若天玄上真怀抱归一,收敛于无形。可供下手处实在太多。”
“不止我等有‘谛听’之法可以得到消息。就是妖族各部,同样掌握了相当高明的探查隐匿之法。因此‘天人感应三境’,可算是各族之中坚,却不善于用作奇兵。未免打草惊蛇,我方主力,也是各玄宗、下宗的元婴修士。”
归无咎沉吟了片刻,突然道:“归某不才,愿意为昌神君收拾了潜入境内的魔修。不知神君意下如何?”
昌神君猛然抬头,脸上现出惊疑。 按他心中的算盘,还是将归无咎安然送走为上。否则万一在此处出了闪失,自己难免要吃挂落。若如韩景林所言,归无咎果真是祖庭真传中数一数二的种子,那自己后果更加承担不起。 甚至祖庭一怒,降下天罚也不是不可能。 昌神君话里话外,便要委婉谢过归无咎好意。 但说着说着,昌神君便发现不对味了。原来,听这位归无咎的弦外之音,似乎不止是见猎心喜,好多管闲事。此人暗示自三座天坑之中得了不少好物,为了答谢神君,这才断然出手。 如果强行拒绝,恐怕有看轻了对方的嫌疑,反而得罪了此人。 这些在昌神君这活了万余年的人物心中,不过是一转念的时间,已然将利弊得失全部考虑清楚。于是“欣然改口”,同意了归无咎相请。 归无咎似乎心情甚好,笑着谢过。 又道:“归某还有个不情之请。对于下宗经典如何精简筛选,在下可好奇得紧。欲求节录罗云玄宗《大藏》、《正经》一观,还望神君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