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众媒体甚至比专业媒体还要严格?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正义曙光”没有能够满足人们对这部电影任何形式的期待,不同需求不同审美不同定位,全方位都没有能够满足。 于是,美味佳肴的分数难得一见地低于媒体综评,而且是全方位崩盘。 于是,青竹评分基本就依靠狂热粉丝刷分,“正义曙光”一秒变成流量艺人作品,施文勋也赢得了流量导演第一人的“美称”,但也还是没有控制住分数雪崩的趋势。 于是,影院分数如同预期般地,成为一个笑话,但认真想想,比起其他分数来说,反而是影院分数在预料之中—— 本来,施文勋的作品就不是快节奏的爆米花,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吸引力有限,影院分数必然不高。 目前为止,施文勋的作品序列里,“守望尘世”、“三佰”等等,影院分数都表现平平,基本和爆米花无缘。 但关键就在于,一部电影想要在票房方面迎来井喷,影院分数恰恰是最重要的参考数据,比起其他数据都更加重要,因为这代表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的意愿,同时也代表最基础最广大观众的喜好。 一般来说,影院分数“A-”是票房大爆的最低下限,但偶尔,“B+”评分的电影也同样能够取得不俗成绩。 而这就是全部了。 普罗大众是最宽容也最平和的了,他们没有影评人的刁钻,也没有资深影迷的狂热,只要电影不糟糕、只要看得开心,就愿意手下留情,所以,影院分数低于“B”的话,这就说明电影质量可能真的有问题。 横向比较,“骑士联盟”的影院评分是满分A+。 流光影业将“正义曙光”对标“骑士联盟”,这也意味着,即使拿不到A+或A,至少也应该A-,最低最低也就是B+。 最终—— “正义曙光”,B-。 实惨。 分数,着实太过凄惨,以至于不少人都已经不忍心几乎落井下石了,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在摧残施文勋一般。 ……所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正义曙光”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各方评论火热出炉: 一片哀嚎,一片骂声,一片扼腕。 电影上映之前,多么期待多么浩大;电影上映之后,就多么轰动多么痛心。 狂热粉丝们声嘶力竭的摇旗呐喊,反而越发凸显出电影的尴尬和空虚—— 好,就是好,并不会因为一群黑子破口大骂而有所损失。 差,就是差,也不会因为一群粉丝奋不顾身地刷好评就原地变身。 当然,观看电影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有人喜欢就必然有人讨厌,所有电影都是如此,没有一部电影能够讨所有人喜欢,同样,即使是差评漫天的电影也可能有人偏偏喜欢,所谓评分,只是一个量化的趋势而已。 喜欢,可以继续喜欢;讨厌,也可以继续讨厌。真正的关键在于,不能不该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到他人身上。 “正义曙光”的支持者们,肯定存在,百分之百,但遗憾的是,不喜欢乃至于讨厌憎恨排斥这部电影的观众更多。 那么,然后呢? 按照正常规律来看,接下来,“正义曙光”就将迎来票房雪崩,流光影业上上下下都需要检讨这次失利。 但超级英雄电影稍稍有些不同。 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 十年前,超级英雄电影市场是没有形成,人们普遍更加喜欢科幻类型电影,所以,一部口碑崩盘的超级英雄电影,也就崩盘了;但十年后,市场基础已经形成,再加上两家漫画的支持者们打擂台,吃瓜群众们也难免好奇,这也意味着,即使是烂片也拥有一定观众基础。 这就是类型电影的连锁效应: 因为喜欢“突袭”,所以就连带着喜欢复古动作类型电影,购买其他作品门票的可能性也就直线上升。 更何况! 流光影业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前前后后持续了将近一年,观众们的好奇和期待已经被高高吊了起来,首映周末早早买票进场,也许看到了前期评论也许没有看到,但这些都无法阻止他们亲眼观看—— 即使是烂片,也要自己亲眼看看,然后再做判断。 所以,“正义曙光”的首映周末,票房爆了! 居然爆了。 在一片差评和骂声之中,电影首映周末票房刷新记录,摧枯拉朽地席卷十二亿,以无与伦比的霸主姿态,登顶全球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宝座。 不畏艰险!逆流而上! “正义曙光”彻底扭转首映式之后口碑灾难的颓势,在春季档点燃一把熊熊烈火。 轰! 轰轰轰! 果然,巨鳄就是巨鳄!整个姿态和级别都非同凡响,哪怕骂声铺天盖地,也依旧能够轻轻松松书写记录。 十二亿,这一成绩也直接超越“突袭2”上个月刚刚书写的春季档首映票房记录,更进一步提升到全新高度。 从“梦幻世界”到“突袭2”再到“正义曙光”,蓝鲸影业手中的春季档首映票房记录还没有来得及捂热,就再次回到流光影业手中。 此时此刻,就能够看出流光影业的财大气粗,全面铺陈开来的宣传模式,为电影制造足够的话题效应。 然后,引爆! 媒体,一个两个全部都亢奋了。 最近两年时间,好评如潮却票房遇冷的作品着实太多,不止一部两部那么简单,这也让人们对电影市场充满担忧。 但现在,“正义曙光”遭遇全面差评却在首映周末创造记录,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上升?还是电影公司宣传发行公司的全新启示?亦或者是春季档的异军突起? 同时,这也再次验证了一个兰川电影行业的信念:高成本高制作代表着高风险,但也意味着高回报。 “商业大片”也好,“A级制作”也罢,这些投资动则十亿以上的作品,依旧是市场主流,七大电影公司里也就只有七洋传媒是一个另类,其他六家公司包括大门影业在内,注意力还是放在了这些大片身上。 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然而,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蓝鲸影业做到了七洋传媒和大门影业都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以B级电影的制作规模打造出A级质量和票房,这是一次两次的偶然,还是能够复制黏贴地成为流水线制作? 媒体们纷纷展开深入剖析,特别是“突袭2”和“正义曙光”一前一后刷新记录,这就更加值得大书特书了。 “流光影业VS蓝鲸影业3.0”,这次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