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周云派人在梁红玉的住处周围踩点,首先惊动了宋大庚。宋大庚不清楚是何方势力,有何企图,但出现此种情况,绝非好事。这一天的夜里,夤夜时分,果真有动静。有一队人马趁着夜色溜进了镇子。这队人马躲过了岗哨和巡逻队,很迅速地来到梁红玉的住房外面。这队人马能如此准确地避开岗哨和巡逻队,使人想起了包青曾经两次跟踪的夜行人。这些人不仅动作快,还定位准确,一看就晓得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他们有三五人沿小巷奔屋后,有三五人奔东跨院,有三五人奔西跨院。到达位置后这些人一刻也不闲着,赶紧安置炸药。但更多的人是聚在大门口。因为这个组合院的大门直通一条小巷,小巷曲里拐弯,进来的人就伏在靠近大门的一个弯里。他们见大门口有了双岗,吃了一惊,但并没有迟疑,只见其中的一个手执两把飞刀,双手一扬,飞刀倏地飞了出去,那两个人就“卟”的倒地。立时,这些人迅速靠近大门。最先发现这些人的是设在竹林里的暗哨。暗哨见有人在墙下捣古,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了枪。夜晚枪声很清脆。枪声惊醒了所有的人。梁红玉一个激灵,在黑暗中迅速穿好衣服,在穿衣服的同时,两耳就在捕捉枪声的位置。她刚把手枪、佩剑扎好,文香就从住房里奔过来。文香急急问道:哪儿打枪?说着就要点灯。红玉制止住了她,并说不要作声,枪声是来自屋后竹林。她话未说完,又听到“砰砰”两声枪响,再后来就枪声大作。这次红玉听出来了,枪声都响自东西跨院外。她带着文香到了大院里。闵小青和陈西民、宋大庚,还有警卫班的战士从第一声枪响就出来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睡。所以当梁红玉、文香来到大院里,闵小青就报告说:“团长,有敌情,西民领着警卫班已上了屋顶了”。梁红玉问:“知道是什么人吗?”
小青回答说:“还不知。”
他就把几天前宋大庚反映的情况禀告了。梁红玉这才说了一声:“知道了,走!”
她边说边走到院墙下。就见她“嗖”地一下就上了跨院的骑墙。这跨院骑墙下早靠了一架木梯,陈西民和警卫班的战士就是从木梯上到骑墙上去的。这骑墙虽没有外墙高,也有丈余,梁红玉不用木梯,就这样“噌噌噌”上去了。闵小青和文香也不含糊,照样“噌噌噌”上去。这三人包括陈西民在金鸡岭专门练习过轻功,是很吃了一番苦才练成的。宋大庚没有上去,他要招呼那些马呀!梁红玉带着闵小青和文香刚上到骑墙上,就听到下房的屋顶上传来陈西民的一声喊:“打!”
立时,有一挺机关枪,还有十几支驳壳枪就像刮一阵飓风一样开起火来。可就在这时,东西跨院的外墙同时被炸开一个豁口。硝烟还末散尽,就有人往里钻。梁红玉手起枪落,只听到黑暗里有人“哎哟”的叫声。闵小青和文香也往豁口处打,同时也听到有人倒地的声音。他们上的是西跨院骑墙,打得是西跨院进来的敌人。红玉对闵小青说:“快,你对付东跨院进来的人。”
闵小青答声“是”,往前跃了三五步,来到一堵墙垛后,果见从东跨院进来的人已到大院里来了。闵小青使用的是一支卡宾枪,每个弹匣可装二十发子弹。他端起卡宾枪,先是一个点射,又一个点射,然后,“哗!”
一梭子出去,就扫倒了二、三个匪徒。但那些进攻的人并不后退,相反,他们以更快的动作直扑上房。很显然,他们的攻击目标是上房。闵小青又一个点射,又消灭了二三个。忽然从东跨院也传来枪声,立时就有人倒下。这很有可能是宋大庚在射击。袭击者受到了来自头顶和后面的攻击,慌了手脚。有一个声音叫,不好,我们中了埋伏,撤!可是那里撤得了。“哗!”
闵小青又一梭子出去,又倒下了几个。宋大庚又顶着东跨院的门洞打,直打得他们抱头鼠窜。有一个头目大声喊:弟兄们,找地方隐蔽好,找机会冲出去。这些傢伙只好四散开去,有的躲在迴廊里,有的隐在影壁后,有的卧在花丛间向骑墙上射击。梁红玉说:“文香,看住了,不让他们跑掉,天亮后收拾他们。”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组合院,实际上考虑最多的是军事上的价值。就像今晚这样的情况,便是最分明不过了。只有那些大财主才会修这样的组合院,也只有那些大财主有实力修这样的组合院。天亮了。袭击者早已经逃之夭夭了。也许他们知道,由于对方早做好了准备,他们的袭击失败了。他们除死伤者外,对于陷进梁红玉包围圈中的同伴,竟也没有可能捞出来。他们只得迅速地撤走了。因为他们清楚,如果他们还不趁早撤出,镇东的部队一听见枪声,围拢过来,他们便会全部交代在这儿了。梁红玉活捉了跑进大院又无法逃出去的进攻者,一共五个。梁红玉问清楚了,这些人是窦乐山的手下。梁红玉明白了,窦乐山这是来寻仇来了。梁红玉问窦乐山来了没有,回说自然是来了。梁红玉命令闵小青、陈西民清查现场,结果是窦乐山死了三十二个:后墙死了两个,大门前死了三个,其余的是进了院子被打死的。其中西跨院死了十个,大院内死十五个,东跨院进到大院的拱形门洞地下躺着两个。而梁红玉死了四个:两个门岗,都是被飞刀扎中要害毙命的;两个暗哨,估计他们是被强大火力集中扫射而亡。梁红玉当即对被俘的五个土匪进行了审讯。审讯的结果:五个人里面有一个是窦乐山的四当家,叫邝树广。他就是进攻上房的指挥者。从邝树广的供词里,梁红玉知道了窦乐山并不赞成报复的事实。梁红玉由此记下了“周云”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