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同事们都已经知道姜安的文章上了《电脑周报》的头版,一顿庆贺自然是免不了。 姜安不是小气的人,便请大家在中午一起吃饭。 说起来加上他也才5个人,于是多点上两个硬菜,然后在饭后又猛夸了一顿厨子,今天的日常任务就搞定了。 吃饭的时候,负责销售的张经理提了一个思路给姜安参考。他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总结下来就是, 姜安现在有这么好的起手式,不应该稀里糊涂地错过去,应该趁热打铁,找合适的机会继续出头,持续把自己在行业内的名气炒起来。 就好像是再好的商品,热度一旦过去,销售成绩势必会一落千丈。 许平、何姐和傅姐都认为老张说得很有道理。 这个道理不足为外人道,但他们几个人是看着姜安初入职场,自然是有必要替这位小兄弟谋划一番。 这点其实与姜安心里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他还在犹豫,找个什么切入点才合适。 文正出版社杜社长给的出书建议,他也考虑过。 只不过他感觉自己现在人微言轻,毫无背景,写一本理论向书出来又能怎么样呢? 火是不可能的,没准还要把这本书给毁了。 时势造英雄,现在没有势,自然就造不出英雄,而且大概率成了吃屎的狗熊。 既然如此,索性就不如…… 刚刚想到此处,嘀的一声在姜安脑中响起。 哈哈,任务又被激活了。 宿主触发特定事件,激活技能任务。五星好评系统现在发布任务如下: 任务类型:技能任务。 任务名称:小有名气。 任务内容:被10人索要宿主的签名,并分别获得这10人的五星好评。 任务奖励:宿主技能四选一,星币+5。 这…… 姜安刚才想的是索性不如就写小说试试,他实在是没想到这个决定也能触发任务。 当歌星或者当演员都好,稍微红一下,就会有人围着你签名。 姜安对自己的长相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个年代是不流行什么练习生,也没什么网红,不然自己肯定能火到被查税。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怎么就走上了搞游戏这条路呢? 作家这点就很吃亏,除了新书签售会和卖版权的时候,估计平日里是没人围着你要签名的,当然那几个风口浪尖的大家除外。 姜安前世看了无数的网文,大神的照片也见了不少,可是要说走在大街上他能认出来的,还能跑上去要签名的,估计没有。 也不能说全没有,有一位作家如果被他碰见,他是真的会去追着看的,那就是大刘。 对呀,为什么不…… 大刘老师,对不起了。 这一世你可能就没有那么高的成就了,你自己换个方向努力吧! 有了方向,那就撸起袖子开干。 照抄还不容易? 有记忆天赋的支持,姜安可以轻松地回忆起前世看过的任何书籍,更何况《三体》他读了三遍。 姜安并不打算把《三体》全系列三部都给抄了。 如果是的话,那就太复杂了。 光是第一部《地球往事》,从联系出版到选题审题,再三审三校,再印刷样刊,最后量产上架,怕没有半年是下不来的。 这还没考虑出书的成本呢。 在前世,三体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早期的市场反响并不好,这还是在大刘已经具有一定粉丝的基础上。 换成现在的姜安,怕是在市场上一个水花都出不来。 可能几年后有人发现了这部书的好,然后火了,可这也太晚了呀! 姜安要的是现在就完成任务,给自己提供立马的帮助。 远水不解近渴。 那该怎么办呢? 心里有了任务,午饭就吃得味同嚼蜡, 一回到公司,姜安就埋头打字,开始抄书。 …… 两天后,姜安主动联系了《电脑周报》的编辑,要给自己的小说找个能刊登的地方。 “孙老师嘛,我是小姜呀。”
在电脑周刊报社那头,接电话的正好是对口联系姜安的编辑。他姓孙,感觉比姜安还要大上两岁,所以叫他孙老师,感觉也不算吃亏。 他对姜安的声音早已听熟,客气地说: “是姜安呀,你找我是……”电话那头的孙编辑在想,不会是姜安收到的样刊不够,还想再多要几份吧? 样刊他已经寄过去二十几份,这还不够吗?就算不够你自己可以去买,才两块钱一份,为了省这几个小钱,就来找他张一次嘴? 果然是不要脸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孙编辑只能在心里吐槽,对能发头版文章的人是不好得罪的。他听姜安那边没有说话,便只得自己送上门,“是不是样刊不够呀,要不我再给您寄几份吧。”
“不是的,样刊足够了。我是想问问,贵报上能连载小说吗?”
这个问题姜安自己都感觉难以开口。 这就好像你去一家金拱门餐厅用餐,死活要让人家卖啤酒给你喝,古怪至极。 “纳尼?连载小说?”
孙编辑当时就惊了,跟着动画片学了没几天的日语脱口而出,印象中姜安不是个不懂事的人呀,怎么就找科技媒体做上连载小说了呢。 “是的,我写了一个长篇小说,您看能否在贵报上……”姜安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并再次征求意见。 “不能!”
孙编辑拒绝得非常干脆。 开什么玩笑,上了一个头版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瞧把你牛的。《电脑周报》只报道和信息产业相关的内容,这是铁律,任谁都不能打破。 只是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拒绝的话才出口一个小时,孙编辑就后悔了。 姜安知道自己肯定会被拒绝,但他对抄的小说太有信心了,相信《电脑周报》一定会有兴趣。 这也是他不去找那些小说类杂志的原因,就怕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那些杂志,他写的就是科幻小说。但是对于《电脑周报》而言,他相信那些编辑会发现科幻故事中隐含的其他意涵。 姜安的《三体》全篇抄袭了原著中第一部三体游戏的部分,其他的部分则是适度地修改。 部分读者认为《三体》第一部开头处有些枯燥,姜安自己也是这个感觉。 关于这点,姜安打算学习一下网文黄金三章的理论。大家都是采用连载的形式,他不认为有什么差别。 不同之处就在于汪淼,读者开始感觉他是个主角,后期才发现他就是打酱油的。这种人物,在大神的作品中也很难出现吧。 姜安把汪淼和大史安排在第一章出现,然后通过他二人的探索来推动故事的进展,再一步一步地引入叶文洁。 全书的时代背景也被姜安放在当下的时空,叶文洁则是一个在校的天体物理专业的学生。 她是在和专业老师因爱生恨后,不被家庭和学校所理解,事情曝光后又被世俗所不耻,母亲因为女儿的丑闻疯了,父亲不堪忍受压力带着母亲自杀,叶文洁几次自杀被人劝阻后结果又再次被坑,才去红岸科研基地工作,以此逃离世人的关注。 是不是很狗血,很不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