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到二十年?”
“这么久?”
“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小仟,你是不是不知道,想让一个方向,在我国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坚持十五到二十年,究竟意味着什么?”
孙逸洁刚想说些什么,就被王小仟,以极其坚定的语气打断了。“小洁姐,我知道我在说什么……”,王小仟用坚定而又缓慢的口气,说道:“关于这个‘农业型旅游经济’的未来发展,我做出过无数种设想。”
“每一种的前景,都一片光明……”“举个例子?”
,孙逸洁不太相信,王小仟的这种话。总觉得其中,有不少夸大的成分。“好……”,王小仟想了想,回答道:“就用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来和你解释吧……”“首先,我的目标是在咱们青山村,把‘农业型旅游经济’的产品未来,往多元化方向打造。”
“全力推进农业型的旅游,充分利用咱们这边,好山好水的优势。”
“大力发展配套的产业,建立起利益联动机制。”
“完善好收入分配制度,增加资产的收益。”
“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分红、合作经营、增加就业和自主创业等等诸多方式,不就能拓宽咱们村民的增收渠道了吗?”
“你说具体点……”,孙逸洁感觉自己,有些云里雾里。道:“你不是说,方向可以坚持十五年吗?”
“你就告诉我,具体的发展方向,还有哪些就行了!”
“没问题!”
,王小仟答应得很干脆,道:“我也和你说过,我想要发展的这个‘农业型旅游经济’,是个想要全方位发展的经济。”
“比如推动农村风光与田园诗意、乡村文化、散心旅游、农业教育,甚至是互联网直播产业,都可以深度融合!”
“还可以倡导,智慧旅游与生态旅游……”王小仟看孙逸洁,还是不太理解。便进一步解释道:“像田园诗意,就很好理解。”
“咱们这边的田园风光,是城市里绝大部分地方,都看不到的。”
“在城市里,就有很多喜欢田园浪漫的人,希望亲身体验这里的风景。”
“就拿咱们青山村,每到收麦子的季节。”
“那场景,是不是如同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的杰作《观刈麦》中,所描述的那样:‘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些东西,或许在我们看来很平常。”
“但你要知道,对于在平日里,难以见到这些情景的城里人来说。”
“那就是接地气,就是贴近生活、走进浪漫!”
“说不准,他们还愿意花钱,去体验一下‘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滋味呢!”
“既能赚到钱,还有人来主动帮村民们,分担一些农事的压力……”“这对于我们来说,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种人或许有,又怎么会有那么多?”
,孙逸洁还是不肯相信。只认为这些人的存在,只会是个例。“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去发动嘛!”
,王小仟却不以为然。给孙逸洁计算,道:“你想想,一百个人里面,只要有一个人肯来体验。”
“那么咱们周围的城市那么多,总人数加起来,肯定有五百多万吧?”
“那就是五万多个人!”
“我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刨去那些刮风下雨,不适宜接待的日子。”
“就按二百天来算,每日要接待的人数,也有好几百人!”
“光是这一项,就能给咱们村的发展,带来多大的经济收益?”
“收麦子的天数,哪里能有二百多天?”
,孙逸洁反驳道。王小仟见对方,始终没能明白自己话里,最核心的内容。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谁说一定非得割麦子的时候,才能跟田园诗意结合起来了?”
“咱们村子里,是不是有个池塘?”
“那里面有很多荷花,每年夏天都有一群蜻蜓,在上面飞舞。”
“你知道不?”
“嗯。”
,手机那头的孙逸洁,像是点了点头。“这是不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名篇《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王小仟这次,没给孙逸洁回答的机会。干脆把自己此刻,脑海中能想到的,能结合的内容,一鼓作气给说了出来。道:“宋朝诗人范成大,作过好几首《四时田园杂兴》。”
“其中就有一首,是这样写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样的景色,在咱们青山村,是不是经常能见到?”
“我再举个例子,唐朝诗人孟浩然,你肯定听说过吧?”
“他的名篇《过故人庄》,你会背不?”
“呃……”,手机那头的孙逸洁,顿时哑然。她不是不会背这首诗,而是只凭诗的名字和作者,她做不到快速地将诗名、作者和内容匹配起来。若是有人能带个头,她还是可以背诵出,大部分学过诗篇的。“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一直等王小仟说到这里,孙逸洁才猛然记起,这首诗的内容。和他一块说出了,这首《过故人庄》的最后一句。“还来就菊花!”
王小仟道:“这里面的场景,只要我们布置一下。”
“在村子里边把,它还原出来,应该不难吧?”
孙逸洁没有说话……王小仟又道:“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呢!”
“再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