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 > 第643章 孔明论政

第643章 孔明论政(1 / 1)

诸葛亮话音未落,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刘协。  刘协看出了袁术的小心思,但他还没想好应该如何应对。让诸葛亮等人讨论,本身就有兼听则明的目的。  如果说袁术杀颜良、夺庐江只是个人意气,那他要在庐江推行度田,就没那么简单了。  他这是纳投名状,想和朝廷牢牢的绑在一起,并求得朝廷的保护。  袁术要和袁绍死嗑到底,决不妥协,就等于和那些心向袁绍的袁氏门生故吏撕破了脸,难免遭到敌视和排斥。这是袁氏的私事,朝廷是不好直接出面的,说不定还会坐山观虎斗,坐视袁氏内斗。可若是他因度田而被山东大族敌视,那朝廷就不能不出面了。  否则谁会把度田当回事?团结起来,一致反对就是了。  袁术故意把事态扩大化,实际上是扯虎皮,做大旗,逼朝廷表态。  我袁氏家门的私事你不管,度田你管不管?  刘协看破了这一点,所以才夸袁术大智若愚。  袁权也看破了这一点,知道袁术除了和袁绍斗气,更是以身赴火,为他们博一个前程,才会说袁术荒唐了一辈子,终于做了一件正经事。  但正如庞统担心的那样,度田的事急不得,急则生变,会将山东士大夫逼到袁绍的阵营里去。不仅那些支持袁绍的人会死心塌地,原本支持朝廷的人都有可能变卦。  宗承、娄圭家也是有地的,曹操家也是有地的。  反对度田,或者说反对急于度田的人很多,刚刚赶到关中的王朗就强烈反对。作为杨氏的故吏,王朗无疑是忠于朝廷的,他实际上代表了绝大部分山东士大夫的共同心声。  我家的土地虽多,却没有一亩是多余的。  像袁术这种为了搞死袁绍,不惜玉石俱焚的奇葩毕竟是少数。  刘协也清楚这其中的分寸,理解王朗等人的看法,并没有立刻在山东推行度田的计划。  刘协夸袁术一声机灵鬼,却不代表他就愿意被袁术裹胁。  某种程度上,庞统的建议更有可行性,可以化解袁术的逼迫。  只是不那么完美。  诸葛亮旗帜鲜明的反对,大出刘协的意外。  “孔明,说来听听。”

“唯。”

诸葛亮躬身施礼,不急不徐,从容说道:“度田是朝廷的既定政策,也是新政的基础。目前已经推行度田的河东、汉阳、三辅进度不同,效果也各有区别,已经能说明一些情况。请容臣一一说明。”

“说。”

刘协来了兴趣。  “相比之下,河东未能对举兵反叛的大族进行惩处,导致大量的土地还控制在大族手中。河东尹能控制的仅是屯田兵生产的粮食,虽然产量年年有所增长,但上限不高。初步估计,勉强能支撑幽燕都护府,再无余力。”

“汉阳的大族对朝廷的新政最为支持,但汉阳的耕地有限,粮食产出同样不多。安定本郡之余,能够为其他诸郡提供少量支援。凉州要想安定,必须从关中或者益州调粮。”

“关中耕地最多,度田的效果也相对更好。假以时日,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为凉州提供粮食。”

诸葛亮停顿了片刻,让所有人有个消化的时间,最后才总结道:“虽说三地的度田各有缺陷,但总体而言,度田有利于粮食供给,对边疆安定作用甚大。坚持度田,并在耕地更多的关东推行度田,势在必行。不如此,大汉旧弊难除。”

庞统忍不住说道:“孔明,我并非反对度田,只是觉得不可急于求成。”

“的确不可急于求成,但态度必须鲜明。”

诸葛亮声音不大,语气却非常坚定。“陛下也没有下诏说要立刻在山东推行度田,但扬州牧要求在庐江推行度田,敢为天下先,朝廷却不能模棱两可,使山东士大夫心存侥幸。”

诸葛亮转向刘协。“陛下,庐江在江淮之间,土地肥沃,水利优越,既能种稻,又能种麦。不仅远超河东、汉阳,甚至比关中略胜一筹。如果在庐江推行度田成功,不仅收成更多,也更容易让山东士大夫看到度田有利的一面,减少抵触情绪。这样的机会,万万不可错过。”

庞统忍不住笑道:“难道庐江度田之后,收成更多,山东士大夫就能支持度田?”

“至少山东百姓会支持。”

诸葛亮的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如果能得到山东百姓的支持,山东士大夫支持与否,还重要吗?”

“这……”庞统瞪圆了眼睛,刚要说话,又意识到不妥,连忙咽了回去。  他极度不认同诸葛亮这句话,但不能当着天子的面说。  诸葛亮抬起手,轻轻一按,示意庞统不要着急。“山东士大夫反对度田,所争者无非是利。陛下推行度田,也不是想与民争利,相反,是要给他们更大的利。只是世人大多短见,看到更大的利之前,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小利。等他们发现度田来带来更大的利时,他们就不会拒绝了。”

庞统等人转头看向刘协。  刘协嘴角轻挑,却不说话。  高下立判。  论军事,庞统、法正都不弱。论治国,诸葛亮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同龄人,站在了大气层。  天才就是天才,一点就透。  庞统轻咳一声。“孔明,诚如你所说,河东、汉阳、关中都在度田,可是你说的大利又在何处?难道是丝路之利?”

“丝路之利虽大,却远非全部。”

诸葛亮摇摇头。“大乱之后,恢复为主,真正的大利要等到天下太平之后才能展现。民以食为天,当天下近半之人无立锥之地,沦为流民的时候,哪里还有心思去生产?度田,正是解决无数人生存问题的办法,也是天下太平的基础,非行不可。”

诸葛亮举起手,用力挥了挥。“度田不能急,但也不能犹豫,朝廷当态度鲜明地支持扬州牧在庐江试行度田,以示决心。若有人因此铤而走险,不惜与朝廷为敌,那也不是朝廷的损失,而是他们不可救药,自绝于天。”

庞统眉心微蹙,若有所思。  法正等人也低声交换着意见,窃窃私语。  袁权眼中露出一丝浅笑,躬身向刘协施了一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陛下胸怀如海,英才如百川自汇。大汉如日,必能洗净尘垢,重现大光明。”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超品姑爷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