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耕耘贞观 > 第二百八十六章 医行走

第二百八十六章 医行走(1 / 1)

杜如晦比较好奇的看着李泰,因为自汉以后,朝廷想把行政命令传达到底层,就必须要得到大户或者豪门进行支持。  就算这次朝廷出面进行救灾也一样,没底层大户去帮忙,自己就算想把防疫政策给传递下去,对朝廷来说也几乎做不到。  没办法,哪怕朝廷登记了户口,但想要真找到某一户人也并不容易。  所以,哪怕杜如晦擅长决断,但当做完了第一步把疫情进行隔离后,他接下来所能够做得事情也是相当有限。  不是杜如晦不想决断,而是他下面的人没办法把命令贯彻下去,自己只有等到各地大户豪门派人过来把自己的命令贯彻到底层。  “嗯!”

李泰面对着杜如晦,主动开口解释道,“医舍体系实际上有两套模式。  平常驻扎在医舍内,随时等待被征召入医疗营的医者只是第一层。  实际上还有以这些医舍为基础,辐射开来的第二层,他们被称作是医行走。”

“医行走?”

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脸上不由带着几分愕然。  他是真不了解这个体系,但杜如晦听着李泰的话,神色严肃道,“何为医行走?”

“如果把医舍比喻成枝蔓,那么医行走便是整个医疗体系的枝叶。”

李泰见杜如晦需要自己详细解释,那么自己详细解释也就是了,  “基本上每名医行走都有代表身份的医行走令牌,一匹负责驮着他衣物和药物的毛驴。  每年医者会规定他们的行医区域,行医完成需要当地村落的过所或者印章。  您可以把他们看成是拥有医舍执照的云游郎中,以各地的医舍为核心给周遭百姓行医,  而在遇到困难或者需要补充药物时会跟医舍联系,回到医舍进行补给。”

李泰的话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道,  “而他们因为较长时间会在一个区域内行医,所以当地百姓对他们也较为信任的。  让他们把防疫的命令传达下去,效率应该会更快!”

杜如晦听到这话,倒真有些惊异的看着李泰,不过神色很快便平静下来,对李泰道,  “魏王您能有此安排自是再好不过,我们叫回刘神威便是!”

很快,原本还兴冲冲向难民营跑的刘神威,跑出去还没多久,便被李泰给叫回来。  他抬起头看了看李泰,又看了看杜如晦,多少感觉气氛有几分的凝重。  刘神威看了看两人却是一边行礼一边道,“魏王、杜相,把我找回来可否有什么要事!”

李泰看着刘神威,开口道,“我对这片区域不熟悉,你可否有在这片区域布置了医行走?”

李泰这倒是说得是真话,如果是在高陵地区,那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是有医行走。  但同洲已处黄河边上了,比较起说这里是关中,还不如说这里是河东更加的恰当。  而这里布置了医行走是肯定的,但布置了多少医行走,那就算李泰也不怎么清楚了。  刘神威听到了李泰的话,却是连忙回答道:  “郃阳这里有医行走十二人,我想其中绝大多数都在难民营协助老师医治病患。  毕竟瘟疫一来,整个郃阳附近也就只有郃阳有医舍可以补充他们消耗的药材。  所以等瘟疫开始蔓延起来后,他们想医治瘟疫,那就只能来郃阳这里!”

“那把他们都先征调过来,杜相有急用他们的地方!”

李泰对着刘神威道。  “诺!”

刘神威听到李泰的的话,连忙答应下来,然后匆匆离开。  虽然刘神威更喜欢跟孙思邈去研究药物,但刘神威也清楚,李泰与杜如晦两人掌控全局。  孙思邈的研究很是重要,但在防治瘟疫上,未必有这两人来得高效。  “哪怕同洲这样几乎算得上是关中边角的地方,都能有十二人之多嘛?”

杜如晦听着李泰与刘神威的对话,感慨道,  “看来魏王您所创立的医疗体系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完善。”

“当初得到朝廷同意,建立医疗体系的时候,便提过需得重视百姓们的健康,让百姓们能够拥有更长的寿命。  这就不仅是关注县城里的百姓,还有乡下的百姓。  毕竟那些在乡下务农的百姓才是大唐的重要根基,所以医舍体系本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李泰看看杜如晦继续道,  “也就是这些日子以来,从农业学府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才逐渐有人手向关中外扩张,让底层平民百姓享受到相对应的治疗。”

“到底是魏王您心系百姓!”

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问道,“但此事朝廷知道吗?”

杜如晦问出这话,到底不是为了威胁李泰,而是希望李泰能把事情说清楚。  毕竟这样的行为算得上是取巧,说轻松点也就只是医舍体系的附属机构,但若是说得严重一点,这几乎算得上是以权谋私了。  杜如晦自然知道李泰与李承乾两个开始出现了几分的摩擦,他是真不希望,李泰因为这一件事被李承乾参奏一本,然后吃一个暗亏。  “应该知道吧!”

李泰思索了一下,正色回答道,  “我的任何决定都是有会议记录,是可查询的,更不要说这么大的事。  而且我记得这件事上报给太医署了,我见太医令也很配合的点头了!”

杜如晦听到这话,眉头不由一挑,建立这种几乎贯穿了基层的组织,是太医院这个清水衙门说了能算的吗?  但转念一想,医舍体系本身就挂在太医署下面,现在有个要挂在医舍体系的组织,上报太医令,那太医令说通过,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真说起来,这个医行走还真就是有编制的官方人物,顶多算在外流官中。  只不过,这太医令才只从七品的官职而已,几乎从长安的天空砸下一块砖头下来,砸到从七品的官员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魏王若亲自去找太医令,那太医令会拒绝才怪。  但无论怎么说,李泰的整个流程那肯定是合情合理的。  毕竟这医行走这种自己几乎没有听过的职业,若不是自己这次亲自赈灾,需要有人与底层沟通,自己又怎么会注意到这职业。  正如此,这职业才来得宝贵啊,不知道魏王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原本应该被底层的大户豪门,甚至就算是自己这种世家千丝万缕的基层,居然被燕王无意之间撕开了一层的缝隙。  虽然这缝隙仅仅限于医疗,最重要得是这种人就算是当地的大户与豪门也未必有多抵制。  毕竟就算是他们,也是需要医者治疗自身的疾病的!  杜如晦看着李泰,而李泰却也对着杜如晦露出了一个大大笑容,仿佛什么都没觉察到。  李泰觉得,杜如晦如果真是那历史传唱的名相,那杜如晦就必然会注意到自己医舍体系之下的医行走,打通了朝廷与基层之间的联系。  虽然只细微的一点,但至少表明了朝廷能通过这些医行走,把自己的命令传达到基层。  尤其是医疗之类的命令,就算当地大户与豪门,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进行抵制。  毕竟需要动到这些医行走的时候,基本上只是瘟疫横行时,只要给这些医行走配置上一部分的府兵,那朝廷对命令的执行力,绝对高过通过大户豪门去管理基层。  而这在救灾时,往往最重要得就是上层到基层的执行力,这就是这体系优秀的地方。  只要这次救灾成功有了惯例,那这医行走的体系,就算是真正落实了。  而对把医行走这个挂在医舍体系下的体系暴露出来,李泰自然是有意为之。  道理非常简单,自己说到底走得是大势,那自己麾下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让其展现出来就成为了必然。  否则什么东西都藏着掖着,真到自己接手,自己还需要时间去等待这东西去发展,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  当然怀着等到想来自己接手,那就直接拿来用得想法。  与此同时,李泰也不认为这些东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尤其是自己真跟李承乾你死我活争夺皇位时,李承乾找不到这些东西一点点蛛丝马迹。  因为凡走过必然会有痕迹,尤其封建君主制帝国,因为帝国对于发展民生未必会投入多少的资源,但绝对愿意投入足够的资源在探寻对手的秘密,或者保证自身的安全上。  哪怕李承乾只是皇太子,能动用的资源只是整个大唐资源的一小一部分,但只要他真找到什么东西,那李世民的目光就会投过来,到时候什么秘密都是掩盖不住了的。  所以,李泰压根就没想过要去弄什么秘密,像这些医行走全部都在医舍里面的挂了名的,更是得到了太医院的批准,一切程序不论怎么看都是合理合法。  事实上不仅只是医舍体系,李泰的农学社在司农寺里面有过记录,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农业学府的农业知识。  像以布匹和煤炭为主的产业,也都在工部登记过,这些企业每年都向少府监支付过分红的,在李泰理解中是税款,但同时也有了官方背书。  而少府监当然不会拒绝,因为这本身就是执掌皇室与宗室花销的机构。  好不容易有个来送钱的,怎么不赶紧把这件事的法理确定下来。  当然,若自己哪天倒台了,那想吃掉这些产业的人,靠着少府监的那份名单,基本上也能把李泰的产业吃个干净。  不过对李泰来说,这些都无所谓,毕竟要是自己没办法夺嫡成功,这些产业再多,对自己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现在,李泰想要得就是一点点的把这些体系放到明面上,不论是粮票体系,还是现在的医行走体系都要将其洗白。  毕竟经过七八年发展,这些体系不说完全成熟,但至少已经能够拿到台面上,才能让它们更加快速发展了。  说到底,李泰清楚自己实力是有限的,这些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让他们放到台面上,才能吸收更多资源,让这些组织得到全面成长。  可以说,这些体系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他们就好像已经发展成一个个准备上市的公司,李泰便打算让他们上市获得更多的资源。  只不过,正常情况下上市后自己股权会被稀释,但是要自己将来成功登上帝位,那这些稀释出来的股权,只要李泰愿意,那随时都能拿回来。  所以,自己凭什么不把这个医行走的体系拿出来。  而且更重要得是,相对农学社这种几乎完全触及到大户利益的体系,医行走这体系对基层的大户与豪族来说帮助更多。  不论是出于对自家的利益,还是为了自己在当地的声望,都没阻止这东西的理由。  毕竟自己去学医真的很辛苦,但绝对不会拒绝自己家隔壁就有个医生的。  很快,在刘神威把这些医行走找来后,李泰第一时间便把那些府兵调度给这些医行走。  让他们带着这些府兵,去他们原本负责的区域中,告知当地百姓如何进行预防疫病,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疫病传播力度。  没府兵,只靠这些医行走,想把朝廷的命令贯彻下去是不容易的。  尤其在疫情蔓延时期,像既得利益的地方主义往往会在这时候抬头,难以顾全大局。  哪怕医行者们的言语再有道理,但没足够力量,当地百姓也未必会听从医行者们哪怕是正确的命令。  但是有了府兵作为志愿兵,能从物理层面把朝廷的命令贯彻下来,再加上医行者推行科学的防疫政策,需要注意什么,不能做什么,一一的对当地百姓讲清楚。  百姓们还是很乐意去听的,就算那些豪门大户也都一个个乖乖的,不敢多说一个字。  可以说,在李泰把志愿兵与医行者两者种模式交付到杜如晦手上时,杜如晦清楚感受到,整个关中疫情整治的力度,随着这一部分人力资源,很快便是得到全面控制。  然后等到孙思邈一次次尝试出了最适合的单方后,李泰更让八百里加急,让孔雀把在洛阳药材储备的药物向郃阳运输而来,彻底把这瘟疫给镇压下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墨唐 民国谍影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临安不夜侯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伺狼喂虎 侯府表妹自救手册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