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很多时候能配得上这个称号,就在于他们劣势局面下的应对能力。
顺风局谁不会打,只有逆风局才能展现一个人的真正实力! 天圣汗也先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前来参加“九白”大礼的根本不是什么建州女真三卫,相反是阿剌知院的巴图特部,以及孛来的喀喇沁部两支伏兵。 不过这又如何? 只要自己瓦剌绰罗斯部的族人还在,只要效忠于自己的怯薛军还在,便能碾碎草原上一切敌人,就如同当年一步步击败鞑靼部获取汗位那样! “怯薛军的儿郎们,你们是本汗最忠诚的勇士,该如何处置大元的叛贼?”面对近在咫尺的叛军,也先朝着瓦剌部族亲卫喊了一句。 这批兵马跟随他南征北战,从最初仅是三分草原的蒙古部落,西征哈密,南战明国,东伐鞑靼,硬生生统一诸部创建了天元汗国。 现在又到了倚仗他们的时刻,历史将会再度重演! “杀!”
上万怯薛军兵马,用最为简短的方式回应了也先的询问,然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策马朝着另外两支蒙古部落对冲了过去。 自古骑兵作战,讲究的就是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谁能把战马提速更快,谁能用马刀劈开敌人的战线,谁就能在一轮轮骑兵对冲中活到最后。 不管对方有多少人,是不是占据着绝对数量优势,怯薛军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那便是杀光眼前的叛军! 不得不说瓦剌绰罗斯部能统治草原,并且做到非黄金家族血脉称汗,确实是有着足够的勇武底蕴。 除了直属于大汗的怯薛军迎战,也先长子博罗纳哈勒以及次子蒙古太师阿失帖木儿,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率领着所属杜尔伯特部跟准噶尔部,挥舞着马刀奋勇冲锋。 他们两个人都很清楚叛乱的原因,那就是阿剌知院誓要夺取蒙古太师之位。当初也先把这个职位给了次子阿失帖木儿,引发了蒙古内部诸多不满跟猜忌。 一个毛头小子寸功未立,凭什么能跃居立下汗马功劳的阿剌知院之上? 别说是蒙古诸部,就连长子博罗纳哈勒同样不满,他觉得无论是功绩还是按照汉人王朝立嫡立长的传统,蒙古太师的位置都应该属于自己! 想要扫除这种猜忌跟偏见,那么就得拿出实打实的战功证明自己。博罗纳哈勒跟阿失帖木儿,都准备当着蒙古诸部首领贵族在场的时机,来证明自己的勇武跟能力,自然不甘示弱。 相比较也先两个儿子争相恐后,曾经瓦剌部的二把手,掌控着右翼阿苏特部的伯颜帖木儿,却罕见的没有主动出击,依旧跟随在也先的身后,脸上表情流露着一种挣扎! 要知道瓦剌内部三分天下,阿剌知院这些年是跟随也先立下战功赫赫,但身为兄弟的伯颜帖木儿,又何尝不是出生入死? 阿剌知院还能公开表达不满,觉得也先对待自己不公,期望能获取更大的权力跟地位。伯颜帖木儿身为绰罗斯族人,天然无法向自己的哥哥讨要更多东西,只能成为那个衬托的绿叶。 如果单单当一片绿叶,伯颜帖木儿是能接受的,但随着也先称汗想要整合蒙古诸部,逐渐就把权力下放给自己两个儿子,不断侵占其他部族的奴隶、牲畜、乃至于族人! 伯颜帖木儿身为瓦剌二把手,首当其冲是被削弱的对象,程度甚至更胜于战败的鞑靼部跟阿剌知院。 就算伯颜帖木儿与也先有手足之情,两人关系称得上很不错,但在草原上族群人数就是立身之本。等到下一代自己的侄儿上位,没有了那种同生共死过的兄弟之情,瓦剌右翼阿苏特部还能延续下去吗? 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 所以不管伯颜帖木儿多么不愿意,为了保存自己的部族,为了维系子孙后代的权力,他都注定站在了天圣汗也先的对立面。 这就是蒙古部落制的本质,丢失了中原的花花世界,他们就一同丢失了中原皇帝至高无上的法统,没有那个首领愿意“解甲归田”。 “大汗,别怪我!”
伯颜帖木儿痛苦的喃喃一声,然后拔出了腰间佩刀,直接就朝着前方天圣汗也先砍了过去。 此时也先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前方,压根就没有想到背后还会有人朝自己出手,更想不到这个人会是自己的亲兄弟伯颜帖儿木。 当这一刀高高举起的时刻,也先才从抽刀声音中反应过来回头望去,见到是伯颜帖木儿出刀向自己砍来,刹那间也先呆立在原地没有任何抵挡动作。 但就在这关键时期,也先的心腹部将博罗茂洛海反应了过来,此时用兵器挡刀已经来不及了,他能做的只有从马上飞身朝也先扑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去抵御。 钢刀砍在博罗茂洛海的战甲上面,哪怕蒙古高级将领已经装备了上等好甲,依旧扛不住伯颜帖木儿这全力一击。甲胄破碎在胸膛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迸射出来飞溅到了也先的脸上。 温热跟咸腥的血液,惊醒了天圣汗也先,从震惊到愤怒的转变就在瞬间! “伯颜帖木儿,你居然也背叛我!”
也先一边抱着部将博罗茂洛海,一边朝着伯颜帖木儿咆哮了一句。 要知道哪怕面对设计埋伏,也先都没有出现过太大的情绪波动,相反战意汹涌号召自己的怯薛军就准备大战“平叛”。 但是伯颜帖木儿的背叛刺杀,却让也先感到无法接受,这可是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同母胞弟,并且无数次在战场上面出生入死。 谁都可以背叛自己,包括阿剌知院,唯独伯颜帖儿木的背叛,伤到了也先的内心情感! 也先的声嘶力竭质问,让伯颜帖儿木脸上神情充满了痛苦。他也不知道为何兄弟两个会走到这一步,可能是受到了阿剌知院的蛊惑,也可能是兄长的刚愎自用,触及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但事已至此,伯颜帖木儿已经没有退路可言,草原上父子兄弟相残不再少数,哪怕大元开国皇帝忽必烈,都是从自己兄长手中夺来的汗位。 自己今日战败,不管曾经有多深的兄弟感情,都只剩下死路一条。 与其自己死,不如也先死! “大汗,是你要吞并蒙古诸部,不给族人们活路,我没有选择。”
听到伯颜帖儿木反叛的理由,也先心中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刺痛,他一直认为这个胞弟是最了解自己理想跟抱负的人,却没想到对方仅是把不满给埋藏了起来。 “伯颜,你经历过蒙古四分五裂的局面,更应该清楚我统一诸部的重要性。”
“一盘散沙只会如兀良哈三卫那样,被明国给逐个击破吞并,难道你想要让成吉思汗的子孙,沦为被汉人歧视的鞑虏,永远窝居在漠北草原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吗?”
“中原的花花世界,才应该是属于我们的牧场!”
换作是别人,按照也先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说这些,他只会强硬灭族来威慑诸部。但眼前的伯颜帖儿木,不仅仅是他的兄弟,用汉人方式来形容,还是理想道路上的志同道合之辈。 正是因为蒙古这些年的分裂,才会导致被明国给压着打,才会在兵临京师城下的关键时刻功败垂成! 也先不认为自己吞并诸部是错误的,他只恨自己的时间不够,以至于漠南蒙古这块草原,如今成为了汉人的疆土。伯颜帖木儿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他为何还要放弃当初光复大元荣光的崇高理想? “大汗,你是统一了蒙古诸部,成为了天圣可汗,甚至有机会杀入明国京师加冕皇帝。”
“但我们呢?”
“这几年过的跟奴隶无异,随时随地要被抽调牲畜族人,就连两位台吉都在不断扩张自己的部落,蒙古诸部早就已经怨声载道!”
“我也有自己的族人跟子孙,所以别怪我,兄长。”
伯颜帖木儿说最后这句话的时候,没有用大汗的称呼,而是换上了兄长。 紧接着他脸上的痛苦神情褪去,转变成为了一种决然,今日这片曾经元上都的废墟,注定兄弟之间只能活下来一个! 皑皑白雪的草原上,伴随着蒙古汗国的诸部内乱,仿佛被染上了一层红妆。大明这边收到消息,受限于大雪封路等等天气因素,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再快马加鞭传递到京师兵部跟内阁。 沈忆宸看到这份军报,时间已经跨过了明良元年,来到了明良二年的正月。 这一个来月的时间里面,沈忆宸基本上是在完善军户改革,并且整合各州府以及京仓的储备,来赈灾在寒冬腊月出现的各地灾情。 小冰河时代的下雪范围,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大明南部疆土,每年受灾的范围跟人数还在不断攀升中。虽然沈忆宸不太认同李贤激进到“党同伐异”的官员考核标准,但事实上随着大批中低层“沈学”门人上位,赈灾的速度跟效率出现了质的提升。 换做正统朝时期这种情况,路有冻死骨那是随处可见的场景,到了明良二年哪怕灾害愈发严重,事实上冻死跟饿死灾民的数量,已经降低到了千人左右。 这放在后世是一个应该问责的数字,放在明朝中后期却称得上太平盛世,仅仅就在几年前这个数字翻上十倍都不止,这还不包括各州府无法统计跟隐瞒的数量。 除了关注军户改革,沈忆宸还在为南征军主力“复员”做准备。 大明南征军数量始终维持在十五万人左右,算上运输后勤的辅兵跟民夫,那更是高达五十万。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出兵,动不动就是号称五十万、一百万,里面除了夸大的成分,更多是把民夫跟辅兵给包含在内。 正常情况下古代远征,一名战兵需要三名辅兵或者民夫来保障后勤,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跟盛世王朝,压根就没有办法维系开疆辟土的战争规模,户部动不动就哭穷也正因如此。 辅兵跟民夫的安置不需要考虑,他们回乡就是普通百姓,这十几万战兵为国出生入死,加之又碰到了军户改革,沈忆宸绝对不能亏待他们。 否则轻则令人寒心,重则引发兵乱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这些南征军将士,愿意继续从军入伍的,沈忆宸将把他们纳入职业士兵,每人登记在册发放双倍全额军饷,并且每人十两军功银。 厌倦战场不愿意继续征战的,安排他们回乡“复员”,每人发放二十两安家费,并且还有五亩田地补助。为了保证这些封赏能确实下发到将士手中,沈忆宸特地派了一批《文报》编辑前往南方发行报纸,避免出现欺上瞒下的情况。 另外还在兵部名下成立了一个退役将士事务部,专门处理跟监督南征军将士以及其他各州府裁兵事宜,确保整个大明卫所两百多万士兵,能平稳完成军户改革,把卫所兵总数降低到一百二十万人左右。 别看裁军百万好像很夸张,事实上这里面大多数都是一些空饷名头,仅仅账面上的数字。但把这些水分给挤掉之后,就能实打实的把军费节省下来,用来加饷给真正戍边为国的将士。 处理完这两件事情,沈忆宸才把目光跟注意力挪到蒙古内乱上面。 他之所以把蒙古方面事务优先度降低,就在于这份军报内容实在是太过于模糊,除了写明阿剌知院借助建州女真归附的“九白”大礼反叛,也先胞弟伯颜帖木儿参与叛乱之外,对于伤亡以及结果一概不知。 对于这种情况,沈忆宸没有过多苛责边军情报部门,毕竟这种恶劣天气能传回消息已经实属不行,想要弄的明明白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蒙古身为百年世敌,出现了内战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大明仅仅袖手旁观好像说不过去。沈忆宸召集了内阁成员,想要集思广益从这份简短军报中,分析出一些有用的内容,来确定大明是否介入战争,乃至于开展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