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在边境周围紧密防守,一定不让那些土著东进半步。”
说到这里田勇还有一些气愤,“那些土著太不给面子了,有一次臣率领的军队已经占领了一个县城,我们也没有对当地人进行打压,但当我们继续前进的时候,他们居然临阵反水,直接从后方偷袭了我们。我气不过,就将他们全杀了。请陛下责罚。”
这些田勇在汇报书中没写,原本他可以永远的不告诉许皓,这样就算后面追查起来也不会有什么惩罚。但他选择告诉了许皓,并主动领罚,他这样的目的是出于对许皓的忠心,他不应该对皇帝有所隐瞒。“虽然我军明文规定不能屠杀平民,但你的情况有些特殊,就罚你一个月的俸禄吧。”
对于这种情况许皓并不是很想处罚,毕竟那些人都攻击自己的军队了,难道这样还能反击吗?所以许皓就象征性的处罚了一个月的俸禄。这样的情况对于田勇来说完全无关紧要。因为许皓在许诺他们可以封王建国后,就允许他们经商。毕竟没钱怎么建国,所以这些人都派出了自己的亲信从事商业活动。现在他们一个个都富得流油。见许皓没有进行严重的处罚,田勇连忙拜道:“谢陛下。”
而后严怀亦也来到地图旁开始讲解东北方的情况。其实严怀亦和程鱼两人应该一同讲,因为他们两人的目标都是草原,只是两人的开始方向不同而已。一人是从东北方开始一路向西占领草原,一人是从北京地区开始,一路向北占领草原。而且两人后续的势力都重叠到了一起,完全可以一起说明。严怀亦在东北地区的扩张十分的顺利,由于大清已经灭亡,草原上又没有什么强势的政权和力量。再加上中华帝国这边给出的条件很好,所以很多游牧民都选择了加入帝国。刚开始还比较慢,但随着归顺的牧民越来越多,草原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剩下的牧民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向西进行迁移,但这会遇到程鱼指挥的推进部队。二是向严怀亦提出归顺。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会选择正确的决定,所以到了后面,牧民归顺的速度越来越快。两个方向扩张的地盘越来越宽,最后成功会师,草原彻底失去了抵抗能力。两人将草原收复完成后,还在北方遇到了俄国人。当时中华帝国和俄国还没有在西北开战,所以双方都比较克制,只是相互警戒并没有发生摩擦。草原上的牧民归顺之后很明显不能再过上游牧的生活。他们按照许皓的要求在草原上修建了几十座城池,并且利用水泥路将这些城市连接了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张大网,将整个草原死死的钉在了中华帝国。有了城市和水泥路后,草原和中原的交流一下就变得十分频繁。原本牧民十分缺少的盐、铁、茶等物质都可以在这些城市中随意购买。而他们的皮毛,牛羊,马匹等也能在城市中卖出一个好价格。由于双方都是中华帝国的子民,所以他们的交易都需要遵守商业法,以及接受商部的监督。所以这些的交易都十分的公平,双方都比较满意。随着城市建立的发展起来的还有教育,每个城市都成立了学校。根据帝国的政策,那些适龄儿童都需要学校进行学习。而学校教授的知识还是语文和数学,学习儒家经典,学习汉语。相信要不了几代人,草原上的牧民将完全的融入中华帝国这个大家庭。最后严怀亦和程鱼的报告中有一件事让许皓有些意外。那就是在北边发现了俄国军队的活动,而且还比较活跃。就连东北地区也发现了俄国人,但由于那些地方的人口过于稀少,再加上天气实在是太过寒冷。严怀亦还没有对俄国人进行驱逐。听到这里,许皓突然想起了,后续俄国的发展。好像他们就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最后将亚洲整个北部全部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