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夏侯惇再度趁夜攻城,只不过在一夜之间,攻城数次。几乎每一次攻城,都是试探。没有强攻。所做的大都是形势。悬羊击鼓。第三日,第四日,都是如此。刘政在城中,也逐渐摸清了套路。只不过守城的将士,精神越来越疲惫。“将军,夏侯惇是在让我守城将士精神紧绷!”
有人朝着刘政诉说自己的意见。“我们守城之人本就不多,夏侯惇如此做,让守城将士疲惫不堪,一旦夏侯惇全军进攻,我等就难以守住城门!”
夏侯惇苦战不行。只能用计策。城中,刘政也在算着时日。第四日了。刘政看望身边的校察司斥候,道:“主公如今在何处?”
焦杰兵马,仿佛凭空消失一般。“还需要刘将军多撑两日,主公兵马还未曾到位,曹军大军已然开拨,斥候消息打探,与校察司形成相持之势,目前副司主苗勇已然亲自出动,砍断曹操信息触手。在曹军触手被完全清理完之前,主公大军,决然不可暴露!”
刘政苦笑。以如今巨平县的兵马,再撑住两日,需要麾下将士齐心用命。潘璋守护泰山郡的兵马总数并不多,正因为信任刘政,才让刘政镇守巨平。如今夏侯惇的疲兵之计,将刘政苦守的策略击碎。他双眸露出一抹狠辣的光芒。“主公只需要两日?”
“只需要两日,只要两日,校察司便能让主公大军,悄无声息的到达汶阳!”
汶阳,巨平。两城之中,正是夏侯惇先头部队。焦杰兵马,就要在清理完曹操耳目之后,忽然间到达此地。一则守城,正面迎敌从汶阳西部而来的曹军兵马。二则,令夏侯惇无处可逃。“好,那某刘政,就在为主公守这两日!”
城头之上。刘政开始身披战甲,随时在此,与战士共进退。城中守军,凭借着片刻的时间进行休憩。从而缓解一点精神。保证战斗力。麾下将士认为不需要,随时射上城头的弓箭,有可能伤到刘政。刘政自然不会离开。如今他,才是巨平县城中守军的精神支柱。他相信主公必然能准时到达汶阳。哪怕疲惫,哪怕眸光中也尽显疲态,但是他必须要让麾下所有的将士,都与他拥有相同的信仰。只有如此,才能守住巨平。夏侯惇用完疲兵之计之后,很快大军强攻。第一日,刘政在城头守城,亲自上阵,手刃了数名曹军。他的战甲之上,甚至也被攻上城头的曹军给划破。所幸没有受伤。夏侯惇见到机会大增,麾下兵马更是强压。血肉厮杀。巨平县城之下,尸首遍地,凝血成河。此战一直攻到深夜,刘政还是守住了巨平。当夜,月明星稀。巨平县城,城墙之上。刘政目光冰冷。眼见下方夏侯惇兵马鸣金收兵。刘政下定决心。他召集了麾下军侯前来议事。他担心,自己第二天还能不能扛得住。刘政麾下兵马,在今日的战事之中,折损三分之一。夏侯惇兵马虽然也抛下了上千的伤亡。但毕竟总数要多,所以仍旧是刘政此番,吃亏更多。刘政与众将商议一番。“诸位,明日可还能挺住?”
“我们能!”
麾下将士凝声道。他们愿意付出生命,为青州守住泰山郡。刘政道:“我们麾下还剩一千五百将士,明日若是再守城,我认为很难抵住一天。”
众将讷讷不言。他们很清楚。即便是守城成功,也会造成诸多伤亡。他们给主公争取了足够的时间。但是主公至今还没有传回消息。若是第二日,主公没能到达汶阳,又待如何?刘政看着众人说道:“既然夏侯惇攻不下巨平,那我们不妨给他机会让他攻城。”
“将军何出此言?”
“我愿意亲自率领五百兵马出城!”
“万万不可!”
“放心,某刘政不是纸上谈兵,夏侯元让虽然用疲兵之计坏我军心,但是其麾下大军强攻数日,士气也不会太高。今日一战,如果他再度趁夜攻城,我麾下兵马便可从后方对抗夏侯惇。”
刘政面色一冷,道:“如果他们也要休息,那就让某劫营攻城。”
他的连上露出一抹残酷的笑容,看向麾下诸将道:“受伤兵马,包括你等千余兵马,守住巨平一日。若是某刘政未曾回来,也无需救援!”
“世人皆不知某刘政之名,殊不知某家刘政,善射善攻!”
“以五百兵马,击数千残军。也并非难以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