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发现,苏哲有些小兴奋。 他先确定了两个事例发生的时间段,接着要找出粒子探测器在这两个时间段收集的原始数据。 这就要看他的运气了。 运气好,粒子探测器能够直接探测到是什么原子吸收了波长0.8纳米X射线,释放了波长2.38纳米X射线。 运气不好,那啥都探测不到。 翻了半天粒子探测器收集的原始数据,将这两个时间段的原始数据调了出来。 看着显示屏上的原始数据,苏哲在脑中快速的分析着。 第一段原始数据看完,毫无收获。 他满脸期待的去看第二段,刚看一点点,就知道运气来了。 在这个时间段中,有氢原子从加工工件的表面,也就是光学镜头镜片的表面飞了出去,而且还计算出,氢原子在飞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极其小的位移,表现出来的是氢原子的飞行轨迹发生了极小的偏转。 发现是氢原子,他更加兴奋了。 他搭建的XX-氢原子振动模型,只是氢原子在特定的环境,或者说特定的状态下,氢原子吸收波长1.25纳米X射线,接着氢原子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且氢原子发生了位移。 XX-氢原子振动模型只适用特定状态下的氢原子。 现在发现的氢原子和XX-氢原子振动模型中的氢原子状态明显不同。 后者比前者更加的活跃,也就是后者氢原子携带的能量比前者氢原子携带的能量高。 这也预示着,他能搭建一个不同的“XX-氢原子振动模型”。 当然,他不会满足搭建几个特定状态下的“XX-氢原子振动模型,”,他想搭建的模型要包含氢原子所有的状态,接着扩展到所有的元素。 这样的模型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不过他知道,要完成这种模型的搭建,需要做无数的实验去收集数据,要消耗天量的人力和物力去计算、分析。 这些依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所有人一起参与…… 苏哲晃了晃脑袋,拉回自己的思绪。 将第二个时间段,电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测器收集的原始数据放在一起分析。 从时间点上看,氢原子的轨迹发生变化,几乎在同一时间,电磁波接收器探测到了波长2.38纳米X射线的信号。 虽说是同时,但仔细分析就能知道,氢原子轨迹发生变化的时间和波长2.38纳米X射线产生是有时间差的,只是极其的短罢了。 这种现象再次证明了他预测的重光子是存在的。 不过在搭建新的氢原子振动模型之前,他想看看波长0.8纳米X射线是怎么来的?这可关系到以后的验证实验,不得不重视。 波长0.8纳米X射线的产生,无非是离子束中的自由电子撞击光学镜片中的元素产生了。 第六次测试加工的光学镜头镜片和第五次测试的一样。 光学镜头镜片含有硅、氧、氢、硼、铅、锌、钙一共七种元素。 根据离子束的参数计算出离子束中自由电子的能区。 接着就是一对一的计算了。 当然,有了上次的计算的经验,这次计算的速度要快上太多太多,毕竟很多公式和参数是可以套用的。 算着算着,苏哲完全投入了,包正义和范晓明讲解的声音听不到了,那些研究人员的嘀咕声也听不到了。 此时此刻,苏哲眼里只有公式,只有各种各样的参数,只有那满世界的自由电子不断的撞击着各种原子的画面。 …… 时间过的飞快,天有些暗了,办公室的灯全开了。 包正义和范晓明两人已经完成了DYN-离子束抛光技术的讲解,以及第七次测试的安排工作。 此时,包正义在做最后的动员。 “现在是晚上七点,今天就到这了,往后的四天大家坚持一下,这次和前六次不同了,这次我们有着绝对的把握……大家放心,第七次测试结束后,奖金是半……一年的工资,给你们放半个月的长假,你们可以全国各地的玩玩。”
包正义刚说完,研究人员兴奋了。 “好!大老板阔气。”
“一年工资的奖金,还行,上次发半年工资的奖金好像是七个月之前,和年终奖一起发的。”
“马上就暑假了,刚好趁放长假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旅游。”
…… “好!大家回去休息吧!”
包正义笑着说,“那个,带上自己的小板凳。”
范晓明看了一眼苏哲,连忙提醒这些研究人员,“大家动作慢一点,苏哲正在分析第六次测试原始数据,不要打扰到他。”
研究人员搬着小板凳齐齐点头,一个接着一个的从苏哲身后走过,那眼神,满满的都是崇拜。 他们三十几号人的研究团队,努力摸索了一年多的时间还没成功,结果苏哲没两天就给解决了。 这该有多厉害! 要知道苏哲才17岁,才刚刚高中毕业。 …… 研究人员陆续的离开了办公室。 “晓明!苏哲这是在干啥?”
包正义很小声的问。 “应该在推算自由电子撞击原子的反应,我们复印的A4纸上就有相似地推算。”
范晓明不确定的说。 “苏哲又在找那些X射线的出处!”
包正义理解苏哲,他一开始也这样,对啥都感兴趣,碰到一些不解的都会探探究竟。 “八成是的!”
范晓明点头,“老板!这次我们陵州理工是真的捡到宝了,要不了多长时间,清大、燕大的那些校委会委员们就要后悔了……苏哲对物理和数学的掌握、还有那计算力,太吓人了,我之前……” 他们在开会的时候,他一直注意着苏哲。 一开始苏哲还看看他们,之后就一直忙自己的。 远远的他能看到,苏哲开始的时候在看第六次测试的原始数据,接着坐在那“发呆”,之后拿着笔在A4纸上写着什么! 中途他到苏哲身后看了看,发现苏哲不断的在纸上写着公式、参数。 上一个写的是描述电子层能级的公式,下一个变成了描述自由电子撞击后的电子层能级公式。 没有过程、没有注释。 看着头都大了。 这需要多么强的计算能力才能做到! 就这,从上一个公式,推到下一个公式,他没有个把小时是不行的。 想到这,他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这差距也太大了。 苏哲完全就是一个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