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萧统颇有些紧张地打开来自河洛一带的战报,映入眼帘的是一阵令他莫名的恐惧。战报上提到,唐军已经将河洛一带牢牢占据。辽军派遣过去的三万援军,如今也被唐军死死挡在虎牢关外。辽军尝试过不惜代价攻破此关,可唐军驻守城池的功夫太厉害,而虎牢关又过于易守难攻,因此,导致辽军在此时的战事陷入胶着之中。更让辽军感到畏惧的是,唐军似乎正在继续调兵,尤其是从南唐三关一带调集援兵,也在关中一带招募士卒。这样的举动背后隐含的意义可是不简单。若是唐军真的大规模调集军队,恐怕为的就不止是营救晋阳公主萧秀凝,而是对辽国有所图谋。这样一来,辽国又该怎么办?难道也立即爆兵上去跟唐军开战吗?开战听起来是个简单的事情,可对于如今的辽国而言,这背后的压力不可谓不小。首先国库的开支已经不足以维持长久的战事,辽国或许可以在河洛一带跟唐军僵持几个月的功夫。可一旦超过半年,辽国的财政是必定会被唐军拖垮的。这样的话,辽国要怎么应对?难不成到时候从百姓们身上收取苛捐杂税,以此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皇帝萧统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不是因为这样做让他良心感到不安,而是他害怕百姓们因此而叛乱起来。毕竟跟突厥人开战就已经损耗了辽国的国力,可百姓们之所以没有叛乱的缘故,还是在于突厥人跟辽国的恩怨。这样的恩怨不止是辽国皇室的,对于那些惨遭突厥人劫掠杀戮的百姓们来说,也绝对是一样的。因此,在辽国一致对外的话,百姓们即便再苦也不会有怨言。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有击败了突厥人,才能让辽国变得强大起来,也才可以保证他们更为安稳的生活。跟南唐可不一样。南唐的百姓们虽然跟辽国有区别,可大家都是同一种文化延续下来的,在几百年前还曾经同属一个王朝。除了地域差异,文化上可是没有什么差异的,这样的话,彼此之间的对抗心理也不是那么强的。况且唐军的名声确实还不错,自从赵飞扬登基以来,唐军倒是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样的名声摆在这里,加上许多百姓也有所听闻,金陵城周遭的南唐百姓们生活都极为富足,至少衣食无忧是不成问题的。相比起他们需要承担的赋税来说,传言中南唐百姓的那种生活,显然也是他们所期盼的。若是在南唐的管辖下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那他们也不介意去过一过这样的生活!至于辽国皇室的话,或许对于达官显贵来说意义不一样,可是对于辽国百姓们而言,一切都没有什么区别!谁做皇帝对百姓们来说都是无所谓的!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行!正是考虑到这些原因,辽国皇帝萧统才害怕真到了这一步,一旦叛乱变成燎原之势的话,那么他的统治根基可就是真正瓦解了!更为令他担忧的是,辽国内部也不是没有其他派系,如果他作为皇帝导致辽国被唐军重创的话,他身为皇帝的权威也会受到影响!到时候,说不定他的人生安危也不一定能完全被保证!身下的皇位恐怕也会是摇摇欲坠的。毕竟,皇帝也不是什么都可以说了算的。说到底,皇帝就是一群人的利益代表而已。强势的皇帝可以控制这些人,也可以将这些人敲打杀戮,稍微弱势一点的皇帝,顶多只是敲打一下这些人,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毕竟这些人同属于他的利益阵营,如果他不顾一切只按自己想法去办,伤害到了大家的利益,这些人必定会有想法的。一起换掉皇帝,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皇帝需要压制他们,需要敲打他们,甚至还需要杀掉一些人,却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毕竟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基本盘。就好像将军对待自己的军队一样,他可以敲打那些不听话的人,可以做出新的任命安排,却不能站在所有士卒的对立面,也不能杀掉所有的士卒。否则的话,将军便不再是将军。士卒们,也不需要这样不听话的将军!权力,说到底还是自下而上的。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辽国皇帝萧统陷入了纠结之中,他很清楚,若是自己强行跟唐军开战的话,未必会有什么好结果。可真正让他放晋阳公主萧秀凝离开的话,他的心中也是极为不舍的。皇姐可是看着自己长大的,虽然两人年龄差别不大,可对于萧统来说,这样的感情是难以割舍的。他在这世上已经失去了父母。母亲对于他而言印象并不深刻,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对于他而言更没有什么温情可言,老皇帝的儿子太多了,他作为一个庶出的皇子,在众多皇子中根本没有得到过重视。甚至最为可笑的是,皇帝萧统在年轻一点的时候,一次家族之间的聚会上,被自己的父亲给忘记了名字。这种事情简直成为了皇室间的笑料。因此,对于父亲和母亲,萧统也根本没有多少感情。倒是有一些妃嫔,却多是政.治联姻,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这些人跟那些朝臣们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若是自己轻信的话,倒霉的只可能是自己。所以他无法相信那些人。这样一来,唯独皇姐萧秀凝一直没有变过,一直都是那么关心他。除了皇姐萧秀凝外,孤独的皇帝萧统唯一信任的,就是自己手上的权力。唯有权力,才会让他拥有安全感,让他觉得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的。此时,事情走到了这一步,更让皇帝萧统感到畏惧的,是赵飞扬心中的想法。若是发现辽国可以被攻灭的话,赵飞扬难道会因为萧秀凝而放弃吗?如果他得到了萧秀凝之后仍然不肯放弃退兵呢?那样的话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