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禄东赞长城以前的草原,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在农耕民族看来,这些贫瘠的土地只能长牧草,很少能长庄稼,其经济价值实在是低得很,而在长城外驻兵,需要大量的物资,投入高,收入少,实在是得不偿失,还不如守着长城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所以,汉朝虽然击败了匈奴,但并没有占领长城以前的草原地区,鲜卑趁机崛起。北朝击败了柔然,但突厥又趁机崛起,大唐击败了突厥,薛延陀趁势壮大,总之,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这种威胁总是一波波,每当草原上原有的霸主被击败,就会出现新的霸主取而代之。正因为如此,李炎认为,必须占领长城以北的草原地区,将草原上的胡人同化,如此一来,才能免除后患,一劳永逸。只是李炎提出这个想法之后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褚遂良率先发难,口中说道:“太子殿下说得轻松,如果派大军进驻草原地区,那必然消耗大量的钱粮,而获得了的利益却甚微,大唐虽然得到了面子,但却失了实惠,岂不是得不偿失?”
长孙无忌也说道:“不错,历朝历代,虽打败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但却从来不驻兵,为的就消耗太大,所得不及消耗,很不划算,在草原驻军对我大唐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劳民伤财,实不可取。”
李炎反驳道:“也许现在看起来,在草原驻兵劳民伤财,但诸位想到没有,在草原驻兵之后,我军在代、朔、云、丰、胜等十数州用来防御草原民族的军队就可以腾出来,这样一来,我大唐就有足够的兵力对付高句丽和其他方向的对手,如此看来,大唐反而减轻了消耗。”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确实,如果在草原驻军,只需要三万人就足够了,但如果防御北部边境的十几个州,那最少需要十万人以上,这样一看,在草原驻军表面上是劳民伤财,但实际上却为大唐节省了大量的经费,也可以使大唐集中主要兵力用于其它方向。李勣当即说道:“皇上,臣以为太子之言可行。”
“臣也以为太子的话很有道理。”
魏征和房玄龄也纷纷说道。“好,那就派将军薛万彻带兵三万,进驻定襄城,以定襄为基地,掌握整个漠南和漠北草原。”
李世民朗声说道。“皇上英明!”
众人齐齐向李世民一拜。薛延陀被灭之后,李世民也意识到,让草原民族不再崛起的办法,就是将草原控制在大唐的手中,同化草原上的各民族,让他们都会成为唐人,这样可以长治久安,使大唐免受来自于北方的威胁。这种民族政策是对大唐原有民族政策的一个改良,虽然见效慢,但却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草原民族入侵的问题。灭了薛延陀,对外方面摆在李炎面前的有两大劲敌,一是吐蕃,二是高句丽。吐蕃在西,是一个刚刚崛起的强大政权,军事实力很强,与大唐刚刚大战一场,虽被击退,但元气未伤,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英明神武,一统了青藏高原,而吐蕃内部也很是团结,国家有很强的凝聚力,不可小觑。高句丽在大唐以东,实力强劲尤在叶蕃之上,高句丽拥兵六十万,是大唐目前阶段最为强大的敌人。大唐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向西发展,打败吐蕃,占领整个青藏高原,一是向东发展,灭掉高句丽,将东北地区纳入大唐的领土之中。以大唐的国力,这两个方向只能选择一个,还不足以东西两线同时开战。礼部尚书王珪出班奏道:“岂禀皇上,吐蕃使者禄东赞求见,现在殿外等候。”
李世民眉头一皱,大唐在不久之前刚刚与吐蕃大战一场,李炎在松州击退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二十万大军,现在吐蕃人派出使者来大唐为的又是什么?李世民决定还是赞见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看看他出使大唐的目的是什么。当下,李世民说道:“传吐蕃使者禄东赞上殿!”
片刻之后,一个头戴吐蕃无沿小帽,一身金色藏袍的中年人走进大殿之中。“吐蕃使者禄东赞参加大唐皇帝陛下。”
禄东赞向李世民行了一礼,缓缓抬起头来,只见他身板笔直,气宇轩昂,两只眸子特别有神,脸上带着吐蕃人特有的“高原红”。“吐蕃使者平身。”
李世民说道。“不知吐蕃使者远来长安有何事?”
禄东赞朗声说道:“我奉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命前来长安觐见大唐皇帝陛下,我吐蕃久慕大唐文化,愿与大唐永结盟好,禄东赞奉赞普之命先来为赞普请求和亲,赞普请求娶大唐公主入吐蕃,愿大唐与吐蕃从此太平,永不征战。”
原来如此!李世民心头一动,看来,松州之战让吐蕃人见识到了大唐的厉害,吐蕃这才一改以前对大唐的态度,想与大唐和好。松州一战,大唐获胜,吐蕃人吐出了占领的吐谷浑等地,不过这一战也让李世民见识到了吐蕃的力量,他意识到,吐蕃是大唐强大的对手,如果再斗下去,就算击败吐蕃,大唐也会有很大的损失。现在吐蕃人请求和亲,这倒是一个与吐蕃和平的机会,和亲之后,吐蕃自然不会与大唐为敌,大唐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高句丽。当然,如果大唐派出公主向吐蕃和亲,那大唐的颜面会有所损害,所以李世民要召集大臣商量一下,看看大唐们是什么看法。想到这儿,李世民说道:“禄东赞使者,你的话朕会好好考虑,现在你可以回到驿馆休息,等待大唐的决定。”
“禄东赞告退。”
禄东赞不卑不亢,转身离去。禄东赞一走,李世民问殿内的百官道:“禄东赞为松赞干布请求和亲,储位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