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卫岗乡”的“谢府”和“冯府”亲兵们,架着堆满“青条石”和“面粉”的马拉平板车,紧赶慢赶,终于在城门关闭前,进入“洛阳”。 好在,城里今晚无“夜禁”。 经连接皇城与主城的“天津桥”,至皇宫正门“应天门”。 王三狗执“乡里文书”,率先走至门前,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城门洞内走出一名中年朱袍宦官,且直言相问:“来者可是‘新安县子’府上之人?”
王三狗急忙应了一声,随即上前将备好的“文书”及自己“官凭”(其有军功,得勋官衔)呈递过去。 中年宦官借着宫灯,仔细阅看后,递还,而后道:“陛下口谕,可一人入宫操办,余者且回。”
“谨遵圣谕。”
王三狗依礼回道。 中年宦官也不客气,一挥手,自身后走出一队禁兵,跟着王三狗前往不远处的车队。 趁着军卒检查之际,王三狗、高大棒他们紧急磋商之后,一致认为,石子,理所应当的进入宫中。 石子没有谦让,因为有一件事,连他也不知道为何? 昨夜,当谢岩说起详细时,提及“面粉”与少许“煤油”时,其他人倒没觉得有何不妥,可石子却听出异样,并于结束之际相询究竟。 谢岩未隐瞒,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汝之‘火药’,难言大成,且少经验证,用于‘花火’无妨,其他恐不足矣,唯有做些手脚。”
紧接着,谢岩将自己知道,有关“粉尘爆炸”一事,大致说出…… 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细微的粉尘密度达到一定量的时候,遇明火会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这是谢岩在电影里看到的知识,原理已记不清。但是并不妨碍实际运用。 石子弄出来的“火药”,按照谢岩心里估算,最多只能达到“黑火药”三成效能,听个响,还成,指望有多大威力,实属不够现实,若不“加点料”,别说“威服四夷”了,只怕还能闹出笑话来。 将“火药”这个“大杀器”在性能未成熟前展现于世,谢岩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学堂”。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皇家卫岗学堂”乃至“卫岗乡”诸多作坊,事实上已代表大唐最高科技水平。但是,自皇帝至宰相,几乎无人认识到这一点。 然而,“倭人”、“流求人”,不惜代价,千方百计安排学子入“学堂”的举动,让谢岩意识到,保护科技成果和人才,已刻不容缓。 在“数学”、“物理”基本原理流传于世之前,尽可能大幅度提高科技水平,才是根本,而这,必须获得朝廷支持。 可要是想在一群儒家文官主导的朝堂之上得到全力配合,不比“登天”容易多少,唯有“皇权”方可以力破局,而石子弄出来的“半成品火药”,就是谢岩临时想到的“破局利器”。 “贞观殿”里,声乐俱鸣,宫女舞姿翩翩…… 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番邦来使,济济一堂,贺“大唐新年”、颂“大唐盛世”、祝“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先有学问精深之大家,以华美之赋开篇;后有官员著“应景诗”相合,期间皇帝李治适时点评,完美展现出一幅“盛世大唐”君臣同乐,上下齐心之画卷! 约摸酒宴过半,“大唐皇后”武媚,着盛装进入“贞观殿”。 此举虽有些不合常规,但今晚终归非朝廷正式场合,倒也无有异议。 在一片“拜见皇后”之声中,武媚面带微笑,缓缓走至李治近前,依礼拜见道:“妾身恭贺大唐喜迎新年,祝陛下龙体安康。”
“皇后免礼,入座吧。”
李治回应道。 “谢陛下龙恩。”
武皇后回一礼,而后于一旁坐下,又道:“妾身适才听闻上官学士作诗以贺新年,想来必定文采风流。”
“皇后所言甚是,上官卿家乃本朝名士,自不负盛名。”
“陛下之朝堂,人才济济,上官学士不必说,却不知还有何人临诗朝贺?”
“多矣!”
李治一语概之。 “昔年,‘新安县子’以‘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恨月长圆’之佳句名动‘长安’,却不知今日可有佳作?”
“皇后倒是提醒了朕。”
李治似乎想起什么,抬首遥望大殿右侧后端,出言道:“宣谢卿家近前说话。”
“陛下有旨,宣‘新安县子’谢岩近前面圣——” 随着王伏胜扯着嗓子一声“呼唤”,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没人知道,皇帝陛下此时此刻,怎会突然如此? 坐在最前端的宰相以及王爷、国公们,俱是面露诧异,有人相互间对视一眼,有人却是抬眼看了一下当令皇帝,试图从其表情之中,揣测帝王心意。 别说其他人了,就是谢岩本人那也是一脸懵懂,不知何事?即使到了御阶之下,皇帝问及“可有佳作”之时,他心里依然无比困惑——旁人不就是在座位上吟诵诗篇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变了呢? 谢岩哪里知道,高高在上的这一对帝王夫妻,事先有过默契,借口“作诗”,将其唤到近前,从而给他一个机会,当众提出“天地响”之事。 不管能不能领悟出皇帝本意,此刻,当众“成诗一首”,才是要紧。好在,身为后世之人,不会写诗亦会背诗,倒算不得难事。 “陛下,臣尽力而为。”
谢岩先行礼,而后略作沉思状,片刻后,言道:“臣想起,献丑了。”
“无妨,姑且听之。”
“谢陛下。”
谢岩接着朗声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伊始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此时名曰‘元旦’。”
实际上,这首诗乃百年后唐朝诗人张祜所作,谢岩不仅改了其中两个字,甚至连名字也换了,但意境并未降低,且极为应景,连向来颇为挑剔的上官仪等文臣,也无不颇为赞许。 “谢卿家果然文采出众,朕心甚慰。”
李治说着,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笑意,又道:“卿家掌‘皇家学堂’,仅仅一首短诗,似简单了些。”
李治故意没有把话说完,且所说有些含糊,并不十分明确。 但是,谢岩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皇帝给自己说话的机会,此刻当殿禀奏,决计好过原先设想,毕竟过一会冷不丁突然“上奏”,会显得太刻意些。 有机会,得抓住! 谢岩随即恭声道:“启奏陛下,‘皇家学堂’日前弄出一物,颇不寻常,可在陛下设宴之际,凭添喜庆;另,此物若运用得法,当开山裂石,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世间竟真有此物?”
虽说李治事先多少知道一些,但是依然掩盖不住震惊,因为他了解自己的这位臣子,向来言之凿凿,几无虚言。 若是平日朝会,历来喜欢“挑刺找茬”的文官们,定然会“跳出来”质疑,然此时倒是没有,无论如何,“自家人”之间,怎么说都无伤大雅,可当着异族使节的面,沉默是金。 “确有此物。”
谢岩平静答道。 李治又问:“在何处?”
“陛下,此物示于人前并无不可,唯不适宜殿内。”
说到这里,谢岩大致估算了一下时间,觉得王三狗他们应该布置妥当,便暗自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臣请陛下移驾至‘贞观殿’外,容‘皇家卫岗学堂’君前演示。”
“朕,准了!”
李治毫不犹豫应允的举动,令大殿内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分明是谢岩与皇帝“合谋”,可所图为何呢? 甭管相信与否,皇帝金口一开,不容更改。于是,群臣陆续退出大殿。 李绩是此地少数知晓“火药”之人,只是他依稀记得,那东西似乎尚无大用。 “莫非?”
李绩心有所动,眼中精光爆射,看向谢岩。 谢岩感觉到了李绩注视,侧首回望一眼,微微摇了摇头。 李绩不解,却未再有表示。 可他们之间这一小小互动,却落在了诸如李义府、许敬宗、上官仪等人眼里,只是,谁都装作没有看见罢了。 “贞观殿”外,是一片占地极大的广场,数百名宫中禁兵,高举火把围在四周,而广场正中偏正南处,不知怎地多出一人高方形之物,而此物前,石子孤零零的独站中央。 借着周围火把光芒,走出来的官员们都看出,方形之物乃是用“青条石”垒成,看着有点像一间“石屋”,似乎又不大像,毕竟没有门窗,似乎完全封闭。 李治携皇后武媚最后走出大殿,止步于台阶顶端,先是看了看两三百步之外的“石屋”,以及独立其中的石子,开金口言道:“那是何人?”
“学子尔。”
谢岩自己都看不清那是何人,只能含糊回应。 李治完全“忽视”了谢岩看起来“不敬”之举,遥望片刻,道:“谢卿家,莫要令朕失望。”
“臣遵旨,请陛下相信‘皇家学堂’。”
谢岩立即躬身回道。 “去吧。”
随着李治淡淡的一句话,谢岩快步走下台阶,至平地后,方看清楚那是石子,于是奋力大声问道:“一切可有齐备?”
石子大声道:“皆已备妥——” “陛下有旨,开始!”
随谢岩一声令下,石子立刻一个左转身,大声道:“执‘天地响’者出列,立其于地,以三息间隔点燃,开始。”
石子说完这番话,突然转身跑向右侧。 还没等皇帝以及众官员弄清楚怎么回事前,禁兵之中,有数十人向前迈出一大步,各自取出一物直立于地面,紧接着,自北向南,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用事先备好线香,于火把上点着,再俯身点燃“引信”。 “砰——”自第一声响开始,每隔两三呼吸间,“砰、啪”之巨响连续发出,不绝于耳……哪怕是在极为空旷的广场,那声音连续传出,极是震撼人心。 比起旁人,谢岩更关注石子举动,因为其亲自计算时间,点燃“石屋”里“火药引线”,那才是重中之重! 三十余支“天地响”大约放到一半的时候,谢岩看到,石子用一根火把,点燃了地上的“引线”。 高高在上的皇帝,在震惊于初始几声“天地响”发出的声音后,也注意到了石子点燃的那一道“光”! 不只是皇帝,武皇后、李绩等同样发现了…… 随着“天地响”的“砰啪”之声落幕,那一道“火苗”,眨眼间没入于“石屋”里—— 突然间,一个令人恐惧的巨大声响“砰”地“爆”出,同时,“石屋”里似乎出现一道火光,静跟着,“青条石”四散分开,向着四面八方“飞”出…… 这是真正的“爆炸”,其声响远不是“天地响”能够比拟! 无比剧烈的“爆炸”,发出的声响,令每一个人耳中“嗡嗡”作响,甚至连心脏和灵魂都感受到了“颤栗”。 李治无论如何事先也想不到“火药”的动静,竟有“天地之威!”
其声响,绝不逊于“天雷”。 猝不及防之下,李治微微“惊退”半步,甚至还下意识伸手拉住武皇后袍袖,以借力稳住身形。 这一刻,整个广场,无比安静,包括谢岩在内,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此声响,当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