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管行辕”并不在“泗沘”城内,贺兰敏之照搬了谢岩做法,设立在城外军营当中。 “禀大总管,刘安抚使与林副总管联袂而来,已至中军大帐。”
贺兰敏之听得亲兵来报,微一怔,而后道:“命人好生招待,吾稍后即至。”
最多不过两炷香,换上一身官服贺兰敏之走进中军大帐。 “见过大总管。”
刘仁实与林运一齐起身行礼道。 “二位怎不在城里纳福,想起来此?”
贺兰敏之随意打着招呼,颇有冯宝的做派。 “回大总管话,下官得知一件要事,故需当面禀呈。”
“林总管言重了,且请坐下叙话。”
贺兰敏之自己坐下以后,再对刘仁实道:“刘国公请坐,都是自己人,不必虚礼。”
“大总管,昨日黑齿常之前来告知下官,前隋杨氏后人,在海外建国,其势不容小觑,‘熊津口’水战、‘泗沘’城外两军对垒,皆有其麾下以援兵之式尽出,堪称奇兵。”
“此言当真?”
贺兰敏之惊道。 “确如林总管所言。”
刘仁实接过话道:“据扶余文思称,‘百济先王’有子扶余丰,颇有贤德,且交往广阔,与‘海客’交好,城破前,突然离开,迄今下落不明。然其在本朝‘跨海东征’前,不仅提前得知消息,且有建言于‘熊津口’设伏,并荐‘流求’人杨某,得兵、船以助,后荐于黑齿常之,听闻,亦有兵甲助阵,故老夫以为,林总管之言,应无虚言。”
贺兰敏之知道,“熊津口”之败,源于“百济”那只不明来历的援军;而战场出现的那只甲兵,同样令谢岩、冯宝他们困惑,因为谁都看得出来,那肯定不是“百济”军队。 对于这两只来历不明的队伍,谢岩和冯宝都有派人专门调查过,只知道来自“海外”,余下具体情况一无所知。 但是,黑齿常之、扶余文思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大军即将北上之前道出,用意非常耐人寻味,其背后,又有什么意思呢? “不知二位如何看待?”
贺兰敏之一时间想不出头绪,便主动问道。 “‘百济’初定,人心不稳,些许事情有所隐瞒,实属常情,老夫以为,不必寻根问底。”
“刘国公所言极是。”
林运道:“黑齿常之、扶余文思皆心向本朝,过去之事,俱往矣为好。”
“吾无意追溯过往,只不知他二人此刻挑明,是何用意?二位总管,大军开拔在即,岂容后方不稳?”
“下官与刘公途中曾有商议,以为,‘百济’之内,有不满者,意欲趁大军离去,行叛逆事;或……”林运看了一眼贺兰敏之,再缓缓言道:“倘若军中有人阵前投敌,亦或勾连‘新罗’,则大军危矣!”
“林总管何曾作此臆测?”
贺兰敏之更加吃惊了。 “大总管,吾等承袭谢侯、冯侯之意,假道‘新罗’,且已发出文书,故知者甚众,‘新罗’若是不允倒也罢了,可挥师北上讨伐,可老夫却担心‘新罗王’虚以委蛇。”
刘仁实很认真地道:“前隋余孽、‘百济’乱党皆暗中隐匿,‘百济’军中将领,恐有不服者;‘新罗’国力虽弱,却仍有大军三十万分驻各地,而大总管将本朝大军派往‘高句丽’,仅留一万精锐,无意外倒也尚可,万一……有变故,还是提前筹谋为好。”
听到这里的时候,贺兰敏之反而安了心。 因为他很清楚,谢岩和冯宝二人,之所以举荐他们担任副职,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经验,有能力,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 眼下,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他们不仅想到,而且主动提出,那只能说明,刘、林二位总管,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不懂就问,人要谦虚谨慎。这是贺兰敏之与冯宝相识之后,最大的收获。 “冯侯曾有言,一切皆有可能!今二位所指,金玉良言也,却不知两位总管可有对策教吾?”
贺兰敏之话说的很客气,态度也很诚恳,且起身施礼,姿态放的很低。 刘仁实、林运估不到贺兰敏之会如此,赶紧起身还礼。 待三人先后坐下后,林运方才道:“大总管欲领军十万出征,其中本朝大军、冯侯指派刘教官(刘楞子)招募的‘雇佣军’皆甚为可靠,余下四位将领,有两位乃大将军弥植同族,下官以为可信之。另外二位,则属‘百济’王族,虽非近支,然难以度测。”
“拿下二人?”
贺兰敏之很有些疑惑地道:“无凭无据,不妥吧?”
“自是不妥。”
林运接着道:“然于行军布阵中,当是无妨。”
贺兰敏之这些年,跟随冯宝征西域,闯海外,早已不是无知纨绔。他从冯宝身上以及其他人那里,看到、听到、学到很多,再加上于“皇家卫岗学堂军事班”中,学会并领悟到了很多兵法及谋略,因此,仔细想了一下林运的话,随即明白其用意,不外“借刀杀人”。 “借”谁的刀呢?要么是“新罗”,要么是“高句丽”。 简单来说,就是将吃不准忠诚度的两位统兵将领及其麾下军卒,在战事中放于危地,说好听些,是给予立功机会,实际是,任其自生自灭。 正因为贺兰敏之接受了林运和刘仁实的建议,所以,在领大军北上时,他本人亲领“大唐”一万军卒押运粮秣,林运率六千“雇佣军”突前,刘仁实则带领八万“百济”降兵居中,浩浩荡荡,开赴“新罗”。 诚如谢岩、冯宝预计那般,“新罗”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大唐所有要求,包括派兵协助攻打“高句丽”,只是提出集结大军需要些时日。 贺兰敏之到底缺乏经验,认为“新罗”方面慑于大唐威名,故不疑有诈。 但是,林运、刘仁实得知后,却觉得事有蹊跷,很不寻常。 按照谢岩和冯宝的计划,“新罗”是否派兵,本身并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打开城防,让大军通过,唯如此方可彰显诚意。当然了,事实上哪怕“新罗”诚意十足,只要开城,也是会以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其王都“金城”,如此当可平定半岛。 但现实的情形却是,“新罗”女王金善德,以集结军力需要时间为由,且仅让开北上要塞城关,往都城方向却是摆出一幅戒备森严姿态,明显是有所提防。 故林运、刘仁实皆认为,“新罗”恐有异心。于是派人送信至大总管帐下,且不约而同提出——为防“新罗有诈”,大总管领后军可延后,与中军拉开距离。 贺兰敏之虽不解,然接受提议,故意拖延行军速度。 刘仁实得知之后,甚是欣慰,按照与林运约定,命两名不大可靠的“百济”降将,领大军四万前出,与林运部汇合,自己同样放缓行军,给人以三军脱节之假象。 “新罗”并不知大唐军队如此行军乃刻意为之,以为有机可乘,借女王犒劳唐军为由,请林运所率前军原地等候一日。 林运在“波斯”,同“大食人”作战多年,经验非常丰富,自“新罗”方面提出原地等候起,他就摆出,“新罗人”于此地有埋伏。 倒不是林运能够未卜先知,而是和地形有关,他统领的四万大军此刻刚好在一片盆地中,按道理来说应该快速通过,且同时派兵占据两侧高地,以保证后续大军顺利通过。 但“新罗”女王突然离开都城在此犒劳军卒,摆明了是不安好心。 只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碍于两国邦交,不好拒绝,且按照事先设计,将“不牢靠”的“百济”四万大军带入敌人伏击圈,不管最后能够突围多少人,都将使之重创,并可得到对“新罗”宣战的借口,可谓一石二鸟。 事情最终经过和结果,和林运预计的差不多。 “新罗”女王犒劳大军完毕,刚刚离开不久,近二十万“新罗”大军,自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意欲全歼林运麾下四万大军。 林运虽然预料到了所有,却想不到“新罗”会起举国之兵,哪怕有所准备,也难以抵挡。 幸好“雇佣军”作战勇猛至极,在数倍于已敌人面前毫无畏惧,拼死杀出一条血路…… 林运事后对刘仁实道:“冯侯定敌首级二十贯,吾以为无大用矣,谁知‘百济’穷困如斯,‘雇佣军’提首挥刀,皆亡命状也。”
刘仁实道:“往昔之暴秦,亦复如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乃古训,诚而不欺也。”
是啊!遥想当年,大秦铁骑不就是如此吗?军功授爵,某种程度而言,即为“重赏”。 冯宝之所作所为,无非效仿前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