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初宋大侦探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又是北汉细作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又是北汉细作(1 / 1)

关于王烺的记载,最初是在广顺元年。  五代十国政权交迭的速度很快,年号更是几年一变。  广顺元年是后周开国第一年,如今是开宝三年——宋初第十年,广顺元年距今已有20年。  看着小册子上的内容,李易思索起来。  楚平之前曾经说过,王烺曾是平棘县当地一富户的家奴,后来被富户招赘为婿。  事实与之大差不差,只是具体讲来,王主簿倒也不算是家奴出身。  王烺之父曾在后汉为官,王烺自幼熟读诗书。  后汉灭亡、后周建立后,因为父亲做官得罪人被清算,王烺受到牵累,进了奴籍,做了平棘县富户的家奴。  然而王烺谈吐不凡,会做人会做事,得了富户家小娘子的芳心,被解了奴籍,破格招赘为婿,不久就抱上了大胖儿子。  或许从这里看,王烺拿的倒是标准的爽文男主模板,凭借奴仆之身逆袭娶了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只可惜,事情远远不止如此。  只一年不到,富户家里起了火灾,全家人葬身火海,唯有外出做事的王烺得以保全。  富户家的数名继承人尽皆死掉,富户的财产名正言顺地归于王烺手里。  按道理讲,这种情形下,王烺是最有嫌疑图财害命的。  当时平棘县的县令郑祁同样对王烺有所怀疑,结果王烺为了自证清白,做主将富户家的钱财尽数捐出,为平棘县修路造桥,为百姓布衣施粥。  王烺对外宣扬的是,妻子俱死,他痛不欲生,散去家财,是要为死去的家人们积阴德,好助他们脱离苦海。  一时间,王烺贤名远播,失了作案动机的他也被排除了放火杀亲的嫌疑,名利双收。  又二年,平棘县闯入北汉细作,机缘巧合之下,王烺与县令郑祁将其抓获,二人立了大功,尽皆得到提携。  郑祁得以升职,王烺因为在本地素有贤名,也通过不知名渠道做了县尉,后来又做了主簿,于是已有十七年。  李易翻看完王主簿的册子,抬眸看向巧巧:“你看过这册子吗?”

巧巧为他又倒了杯茶水,平静回答道:“这册子是我整理出来的,自然看过。”

见李易愁眉紧锁,巧巧道:“有什么问题,尽可问我。”

李易沉默片刻,挑眉啧了一声:“你觉得,那位富家小姐怀的孩子,是王主簿的吗?”

巧巧难得发愣,她微微蹙眉:“何出此言?”

她本以为李易会针对王主簿的生平细节询问一番,没想到他反问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  市井老太们才会关心的东西。  赵州第一聪明人,原来是这么肤浅的?  李易对她的轻视不以为意,羡慕地说道:“一个卑贱的家奴,逆袭娶了小姐,还抱了大胖小子,继承了家业。”

这种天命之子的剧本,给我也整一个!  “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易咳咳两声:“富户一家人死于火灾,一个继承人都没跑出来,唯独王烺外出不在,这也太巧了。”

古代住的不是楼房,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又不住在一个屋子,火势起来后,怎么说也不至于把所有的家产继承人都烧死。  那得是多大的火?  再加上富户家奴仆下人不少,怎么一点警觉都没有?  “可他把家财全捐出去了。”

巧巧反问道,“他什么好处没捞到,这么做的动机呢?”

李易道:“有时候,家财反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它的东西。比如那户人家积累下来的人脉、经商渠道以及背后的势力,又或者是他事后收获的名声。”

李易抬起头,轻笑一声:“如果他真的什么好处都没捞到,他凭什么能做到主簿的位置?”

散尽了家财,他有什么能力被人赏识能做主簿?  还有那个原县令郑祁,抓个北汉细作,怎么会和王主簿一起得了好处?  他俩没有一定程度的勾结,怎么可能?  李易更愿意相信,他是把家财散给了那个郑祁。  巧巧呼吸一窒,没想到李易竟然能从只言片语中解析出那么多内容。  她不禁汗毛倒竖,冷冷问道:“可是,他有必要对他的妻儿……”  李易打断她:“所以说,我很想知道,他的儿子,真的是他的儿子吗?”

如果那不是他的儿子,王主簿之所以能娶了富家小姐,根本就不是什么逆袭,很有可能是接了盘背了锅,用作遮挡某个丑闻。  如果那是他的儿子,那……  也太可怕了。  李易敲了敲桌子,拉回巧巧的注意力:“那个郑祁,你有过了解吗?”

巧巧道:“是个草包,但朝中有人。”

李易“哦”了一声,随后眨眼问道:“那个被抓的北汉细作,是个什么成分?”

平棘县是盛产北汉细作吗?怎么十七年前也有一个?  巧巧道:“赵州是边防重地,北汉对赵州素有渗透,平棘县虽然无利可图,但此地是交通往来的枢纽,有北汉的细作不足为奇。”

李易摇头:“什么细作,抓到后能让王烺做了主簿,让郑祁升官?那个细作恐怕不是什么小猫小狗。  还有,我记得,你们的手下,那个叫成顾的也是北汉细作。”

李易一直记得,风恹儿的手下中出了一个叛徒。  巧巧一时语塞:“那是个例!不是所有的北汉细作都和我们有关系!”

“也是……”李易放下茶杯,“那个细作被抓是在十七年前,那时候你,嗯,别说你,连你们小姐都还只是个卵。”

巧巧没听懂,只觉得李易在骂人,险些没忍住动手。  “话说,平棘县挺费县令的,之前的郑祁县令,后面的何县令,现在的韩县令,这十几年换了不少县令呢。”

李易随口调侃。  巧巧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县官的任期是三年,每三年一换,十几年换四五个县令不足为奇,何来费县令一说?”

李易听后一愣,作为后世人,他倒是没有这个古代常识,原来古代官员换得这么频繁吗?  李易将王主簿的册子推出去,拿起了赵县尉的册子。  这一份册子,他看了足足两刻钟。  虽然上面记载的赵县尉身家清白,但他就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既然县官三年一换,那赵县尉……为什么在平棘县做了十几年县尉?”

王主簿入过奴籍不好升迁可以理解,赵县尉一个正经科举出身的苗子,怎么会在小小的平棘县做了十几年县尉?  得不到升官的资格也就算了,怎么连流动的资格都没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超品姑爷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乱世武夫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