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周长三里一百八十步,城墙髙三丈五尺,厚半之。城墙上有敌楼十九座,外面有护城河深一丈五尺。 知县杨镇原上任后又修葺垣墙,又增建了俩瓮城。 城上炮位二百一,城内有兵两千六。足以一战。 然而,阳城投降了,东西南三门大开。 知县杨镇原端坐在城头上抹脖子自尽;前工部尚书白所知以下八人在家中自尽。殉命的女眷二十多。 几位士绅代表前来恭请霸天虎大帅入城。 “投降有用吗?问过我没有?”
独断专行的李过不接受投降。 所有暴力的欢愉终将以暴力收场。 “开炮!”
在十二口小棺材的见证下,数十门大小炮开始狂轰滥炸,空无一人的城头很快遍地狼藉。 大顺军打了一百二十发炮弹,误中城内民房八间,死伤五人。 城头上杨镇原的尸体孤独的被埋于瓦砾堆中。 这老汉原本会在两年内升到正四品官,现在提前退场。 和他前后脚中途离场的还有很多人。 大顺军在展开大清洗之后缴获银子三十多万两,其他财货无算。 那些死有余辜的人,被抄家后理论上应该能收缴到超过三百万两银子。可是大头都存在农工商钱庄,李自成不好公然没收。那样的话钱庄名声就败了。 沁水知县杨任斯也想离场。他跑在半路时被赤卫队抓获。 老杨并没有出卖大顺军,只是不敢再陪短毛玩了。他的师爷刘兆敏稍微乖一点,打了申请要告老还乡。 李自成招待两位怂货吃了一顿饭,席间并无强留之意,又问有挣钱的买卖干不干。 杨任斯只想回家养老,不干;刘兆敏打听是什么买卖。 云南铜矿,明代年出产10万斤出头;到乾隆朝,年产量低时900多万斤,高时将近1500万斤。铜就是钱,每年上百万两银子的买卖…… 云南那地方是好去的吗?沐王府都不敢说能吃定全滇,那边是土司天下。杨任斯、刘兆敏直摇头,干不成,没兴趣。 山东金银矿?杨任斯、刘兆敏直摇头,太远了,没兴趣。 广西广东湖北银矿?杨任斯、刘兆敏眼睛一亮,这不就在家门口吗?可以考虑。矿在哪?好不好开采?出息大不大? 南美李自成没法去,国内各地还是可以派人勘察的。 广西南宁凤凰山银矿,限于当前各种条件不足,但是总开采四五百万两银子没问题。 广东廉江庞西洞银矿,收获五六十万两很轻松。 湖北竹山银洞沟银矿,可年产六七万两银子。 杨任斯、刘兆敏表示很有兴趣。只是代价…… 李自成道:“咱们是老朋友了,谈钱多俗?你们放心去干……” 矿场总需要打手吧,帮大顺军养个两三百人就行。 要求不高,杨、刘二人没意见。不过他们先要回去实地探查一下,还要通通关系,能不能干成还不好说。 李自成说不急,慢慢来。就算这个买卖干不成,你们给我供应点咸鱼腊肉啥的也不愁挣个养老钱。 大统领再赠他们二百两银子,又派专人护送他们回老家。 杨任斯只是个小小的知县,又出身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沁水又兵荒马乱的,弃官潜逃了也不会有人追究。明末这种官儿太多了。 前脚送走两人,沈一石后脚就来了。 他已经给关外后金供应完了第一批货。从天津出发的二十多艘船装满了高档品,皮靴皮带玻璃白酒绫罗绸缎等物。 皇太极很高兴,将沈一石的货物全部溢价买下。只是除了十来个望远镜外,他对其余货物没啥兴趣。 鞑酋要求供应粮豆,或者锅碗瓢盆针头线脑棉麻布等等都行,绫罗绸缎以及抽水马桶雪花膏这种毫无卵用的东西下次就不要带了。 想得美,生活用品以及粮食当然不能给。 李自成反过来还要消耗建奴的粮食,让沈一石去东北生产饴糖、开酒厂。 糖属于贵重物品,战略物资。 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甘蔗又是热带作物,再加上交通不便,糖在北方简直可以说是奢侈品,正常年景一斤都要百十文铜钱。①此时欧洲应该刚间接从中国学会或者还没学会“黄泥水淋糖法”。在这种高效率的白糖制作技术没有传到欧洲前,昂贵的并不白的白糖只在药店里出售。在英国,只有王室、贵族才能在生病的时才享用砂糖,蔗糖变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 甜菜倒是可以在北方种植,也能出糖,但现在只有李自成刚展开研究,别人压根不懂。 相对之下,饴糖比较容易获得,商朝就会做了。原料用大麦、小麦、粟等粮食经发酵就成,北方也能出产。就是耗费粮食较多。经过李自成改进工艺,饴糖成本能降三分之一左右。 先去东北老奴那边把糖厂开起,耗他们粮食。那边人有钱,消费的起糖。 至于白酒,酿造真不难,明中后期北方已经开始出产烧酒了,难的是去杂提纯。 搭三个高低灶头,用沁水铁做三口酿酒蒸锅,在每口锅里左右高低错开,再装两片半圆隔板,并稍稍内凹,三个锅用管道串连在一起。 第一个锅火猛一点,第二个和第三个锅小微火燎着就行。 水的沸点是一百度,酒精沸点是七十多度,蒸馏就是让酒精从发酵液中蒸发出来,得到纯净和透明的白酒。再调配一下定度数,四五十度或者六七十度,就可以发卖了。要是再用木炭过滤,出来的就是伏特加。 方法看上去简单,别人想照抄可没门。 一个密封做不好,逸出来的酒精雾遇到明火会爆燃,旁边的工人直接火化升天。 再一个,没温度计不行。有毒的甲醇和乙醇沸点相差不到十度,在木柴、煤炭这类燃料燃烧温度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出来的酒里甲醇必然超标,那要按坛子喝就等着邻居老王来家里吃酒席吧。 所以,这种高度酒必然只能被沈一石垄断。 东北老爷们儿一旦尝过了这种烈酒,那绝对戒不掉。 水一样的米酒、黄酒算个啥!?低度的土烧也靠边站吧。 而且咱这酒入口柔,一线喉,特别顺。闷一口,从上到下,肚里跟着火似的舒坦! 东北天寒地冻,女人都爱嘬两口。 烟酒不分家。再上卷烟,里面止痛神物就不掺了。祸害鞑子没问题,可那边毕竟还有东北老铁呢,以后都是大顺子民,不能让他们被牵连。没毛病吧? 不过烟草买卖要拉个大后台一起干,不然容易被皇太极砍头。 正经生意也要做,上铸铁炉子蜂窝煤,顺便还能消耗后金铁资源。 东北迟早是李自成的,所以要提前让沈一石、王重新去开发。 尼布楚银矿可月产数万两银子。如果这个利益不够,再看漠河金矿,年产黄金可达十万两,筛筛沙子就到手,不信鞑子不动心。 怎么也要招募几千人过去采矿吧,一座小城就出现了。 东北现在应该有两三百万人,早开发早受益。 当前毛熊刚修建了雅库次克城堡,沙皇在那边设立督军府。他们马上就要侵入东北亚了。 雅库次克再往南离漠河只有一千多里地。那边的一千里跟内地的二十里也没啥区别。一个前哨站几十个人就能控制方圆几百里范围。 李自成无条件奉上金银矿,只希望皇太极能帮忙守住北大门,给自己省点事。感谢他! 假如对方不愿意被感谢——这是极有可能的,尼布楚、漠河那边连像样的路都没有,人烟荒芜,皇太极疯了才去开发。 何况后金最不缺的就是钱,银子堆满了库房花不出去。这也是那边物价高昂的一个原因。 为啥明军给崇祯干活就拉稀,投身皇太极就武德充沛? 看人家政策—— 不分满蒙汉军,凡正身旗人马甲步甲阵亡给白银150两。如果是汉人家奴临时充甲兵战死者给银100两。这是一次性现金补偿,不包括丧葬费和对立功人员的家属津贴,以及把孩子抚养到16岁等等。 绿营这种仆从军,马兵阵亡抚恤银70两,步兵50两。 就算上官雁过拔毛——这简直是一定的,那小兵们也能剩下不少。 对比一下,明廷给吴桥兵变中在登州阵亡的13名葡萄呀枪炮教官的抚恤金是每人10两银子。 至于明军小兵,饭都没得吃,军饷都拿不到,还想要阵亡抚恤?真是想多了。 就算有阵亡抚恤,只能看到万历年的标准,千总8两,军丁3两。 天差地别。 鞑子能入关逐鹿天下全靠皇太极打的基础好,多尔衮就是个弟弟。 唉,又扯多了。 总之人家皇太极不差钱,未必会发神经去开发漠河。 如果真被拒绝了,那么为了让沈一石和王重新得到鞑酋支持,再奉上玉米等新作物种子。 这些救荒玩意儿在华北推广之后,迟早被建奴知晓,大统领资敌不过是抢先拿点好处罢了。 再者,人家真不一定看得上玉米土豆。东北有的是沃土,只是缺劳力耕种。愁人! 当年明太祖朱八八派大军进入辽东,仅三年后辽河平原就自给自足了。 东北绝对是一块宝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可惜大明没有好好经营。 直到明中后期,那边还是以黄米为主粮,只这一点都能看出生产发展极端落后。小麦、高粱、小米、大米的啥不能种啊,卫所军户一家来一百亩地,只粗放的种一季也足够吃了。 别提小冰河了,不耽误种一季粮。 稳固经营五十年,东北富裕的粮食足够供应五座京师所需,哪还用大费周章的南方漕运。(漕运还有羁縻江南作用,不展开了) 也别再扯淡说东北没暖气所以人待不住,总比在陕北既挨冻又啃树皮强。 其实到了满清的乾隆朝,京城在事实上就不缺粮了。那还是在封禁东北,只靠畿辅产粮区以及开垦了些口外蒙古草地的情况。 即便要供应五六十万八旗人丁消耗,乾隆时京师附近的仓储粮依然多到发霉了,最后只好贱价处理给老农当肥料。然而钱粮还是太多了,乾隆又推行了几次全国性的免税措施,折合约3亿两银子。 再往前的康熙年间,京仓陈米已经多达四百余万石;雍正年间,东北高粱、小米价格是京师的一半。 这么一对比,越发显得大明朝拉稀。 等到清末东北开禁后,那边很快就大量的往南方输出豆饼。 当前的整个东北大地好好经营一下,每年产出供应八百万人吃饱喝足富富有余。 毕竟后世仅一个黑龙江垦区每年就可以保证1.2亿人口的一年粮食供应! 所以,东北那嘎达李自成一定要开发。 至于西伯利亚,在农业时代就是块没有丝毫价值的废地。拿来养狗熊吗? 但是大统领仍然不会放弃西伯利亚。 他还要在乌拉尔山以西驻军,还要扶持刘宗敏去老毛子家里当沙王——前提是那后生别死在半路,也别功高震主做傻事…… 李自成为什么要造反当皇帝,不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为所欲为?南极都要去驻军! 瞎折腾才是人生真谛,不折腾不舒服斯基。否则活一百岁干嘛,只为吃喝玩乐早就腻歪死了。 说将来正体施行公和制? 也不用辩论这个时代条件够不够,你敢共盒,力史虚无住义的铁拳马上砸下来。 所以快拉倒吧。何况朕还没过足瘾呢,就别在自己身上绑铁链子了,太束缚手脚。 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 有位大佬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到处追杀你的敌人,侵略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然后听他们妻子儿女的痛哭声。 做为一个在文明社会熏陶过的人,那样干岂不是开倒车? 有个鸡儿的文明,都是相对的,人类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从没改变。 口径即正义,射程即真理。 用武力和暴力来充当检验标准,虽然惨无人道,可这是无数先人后人跪着悟出来的。实践出真知。 何况,李自成只是来这里玩游戏,他不做圣人。 大统领快死之前倒是可以再折腾一下,弄个君主立现。至于能不能行得通,他死后管它洪水滔天。 …… 李自成在端氏镇处理了两天事,正要起驾前往阳城,吕梁山的高一功又到了。 他带来两千多人,以及三千多匹马。 …… 哈台吉,出身辽东海西部落,因避建奴归顺大明。他以及部下百多人被朝廷安置在陕西定边。这鞑子起初剿寇得力,后宁塞告变,他随之叛乱。 哈老汉先投了神一元兄弟俩,神部玩完后他在陕北混不下去跑到蒙古。然后林丹汗又被皇太极打崩了。哈台吉再次失业。 他在草原上游荡了几个月,还陆续收拢了一千多蒙人。这帮丧家犬不想再跟林丹汗玩,又不愿投皇太极,自己又找不到饭吃,眼看就没活路了。 一个后生说部落里有人投了大顺军,那两户连续两年冬天都有人送粮食来,过得还不错。 哈台吉当然知道大顺军,他还知道短毛的军纪很严,当初在陕北攻破保安县时双方就合作过。 他虽然不想被约束,奈何肚子不答应。辗转之后哈台吉跟驻守在米脂的大顺军联系上了。 谢君友把事情报给刘宗敏,刘爷就让高一功带着他们来找大统领。 …… 哈台吉吃饱喝足,擦了把油嘴:“我可以帮你打仗。你要管饭,每十天要敞开了吃一回肉。还要给钱。按次数算,打一次仗给八千两银子。等我想走的时候你不能拦我。”
原来是想当雇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