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九边”,字面意思就是在北部边防区设立的九个边镇。“九边”真的只有九个边镇? 不对。 在弘治十四年,九边正式形成。然而很快,明朝就因为边防形势的变化而拆分设置了很多新的军镇。 比如昌平镇。 嘉靖二十九年,蓟州镇拆出西境置昌平镇,简称昌镇,总兵驻昌平州城。 昌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护明代皇家陵寝,毕竟明十三陵就在昌平,不过设置昌镇的时候才是七陵。 可见他们的工作和驻扎在南京的孝陵卫差不多。 当然,孝陵卫是卫所建制,现在早烂的不成样了。昌平镇好歹是营兵,应该还有一点点战斗力吧。左良玉南下剿贼就带着两千昌平兵。 再比如保定镇。 保定是出京第一府,又是京师的南大门,地位很重要。 嘉靖三十年,宣府、大同、蓟州三镇之间设立保定镇,简称保镇,也叫易州镇。 保镇主要负责倒马三关的防务,也就是山西和直隶的那段长城的防务。总兵驻保定,春秋两防驻浮图峪,遇警驻紫荆关。 保定总兵麾下编有分守参将4人(紫荆关、龙固二关、马水口、倒马关四参将),游击将军6人,坐营中军官1人,守备7人,把总7人,忠顺官2人。 总兵标下旗军3220 名,正兵营旗军2187名,奇兵营旗军1500名,忠顺营旗军1500 名,紫荆关将井所辖浮图峪、白石口、宁静庵、乌龙沟、盘石口,原额旧数常守并轮班备御及防秋官军壮乡夫共13938名。 现在这些都是营兵,但最早在保定的都是卫所兵。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之后,将首督由金陵迁到了北平。 为了防御南方势力可能对京师造成的威胁,朱棣于永乐元年将原驻内蒙大宁的都司部队主力,南迁到了京师的南大门保定。而且未改名称,仍叫大宁都司。 大宁都司原在蒙古时下辖10个卫,统辖军队将近60000人。南迁后兵力大为减少,到保定的初期总兵力为19216人。 其中本城守卫3232人,左卫1843人,右卫1766人,中卫3485人,前卫3676人,后为2824人,茂山卫1413人,紫荆关卫977人。平均一个卫才2200多人,比在蒙古时的平均每卫5600少了一半多。 明中期后,原实行的军队卫所制逐渐改为营兵制,那帮大宁都司卫所兵被抽调出来组成了保定镇。 或许是因为大顺军的战绩太醒目,晃瞎了崇祯的眼,继派出昌平和京营兵后,他又加派保定总兵梁甫带着三千兵南下剿贼。 保定镇作为二线关,和尤世禄的山西镇差不多,不会有啥战斗力。 只要梁总兵出了城,他就完了。 …… 大顺军在馆陶修整半日,第二天凌晨时分,全军渡过卫河北上。 邢台在馆陶西北一百七十里。虽是平原地带,但是半路上河流众多,即便当前是枯水期,李自成也用了两天时间才潜行到附近。 侦察兵进城一打听,梁甫已经率军离开了。留在当地的密探也尾随着保定军走了,行踪未定。 李自成无奈,只得赶忙掉头领兵沿着驿道往南追。 天黑之前大队抵达临洺关镇。 城南北二百二十丈、东西半之,基广一丈八尺,高一丈九尺,六门,城楼台堞具备,设巡检司、马驿,万历二十六年移通判驻之。 城内毫无防备,刘宗敏带着一支先遣队直接冲进城门,这就算占领了。 进城顺便找几个土豪谈谈心,让他们“乐捐”点钱粮,再吃顿好的犒劳一下大头兵。 李养冲,累官宣府巡抚,崇祯二年,御史吴牲弹劾其侵盗抚赏银七万,及冒功匿败等罪,论死,毙于狱。 李养志,历任巡按陕西、广东道监察御史,终大理寺左寺丞。目前致仕在家。 李养廉,举人,地主老财。 三兄弟撑起的李家是临洺第一豪。 还有李芳溏,李养廉之子,去年进士,现任章丘知县;李芳確,李养廉次子,天启年举人,现任文登县知县。 李芳莎,李养冲之子,现任永州府同知。还有李芳蕴、李芳溪等等小字辈就不提了。 反正李家有钱就完事了。 大统领找李养志、李养廉谈了谈心,他们非常积极的“乐捐”银子三万、粮草八万斤,猪羊鸡鹅成群。 识时务者,能保命。 同时,城里包括驿站和大户人家的两百多匹马骡也被“乐捐”给了大顺军。 感谢他们。 临洺镇位处交通要道。 从京师下南方陆路有两条,一条是向南京、浙江、福建等省;一条是到河南、湖广、广西。这两路类似于后世的京九、京广这种南北铁路干线。别的路当然也可以走,只是没这种成熟驿路方便。 所以左良玉、王朴、梁甫等人南下必然会路过邢台、临洺、邯郸、磁州等地;川军和白杆兵由登莱西进,必然会过济南、聊城等地。李自成只要提前在相关地方安排人手就可以得知他们行踪。 只是往来传递消息不便,没法时时监控。 此时梁甫带着保定兵可能已经走到南边二十多里外的邯郸了。 派出侦察兵后,李自成今天暂且在临洺镇修整一日。 插几句闲话。 直到清末,临洺的位置也很重要。 咸丰三年,洪秀全派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两万人北伐。 当时清军在紫金山南麓的孝陵卫和长江北岸的扬州建立了江南和江北大营,对天京形成夹击之势。 为打破被动局面,洪秀全和杨秀清派遣林、李疾速挥师,北进畿辅,要求北伐军“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夺地糜时日”,避实就虚“放胆灵变”。 林凤祥和李开芳没有走徐州和山东线北上,而是绕路转道安徽,入河南,进山西上党。再出太行山,由武安直袭临洺关,击溃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所设第一道防线。 接着太瓶军自临洺关经邢台各县,一路势如破竹,逼近京津,引起朝野一片慌乱。 太瓶军沿途张贴布告,申明其“大举北伐,恢复中原,保护人民,扫除妖孽”之义。由于太瓶军并未在邢台一带多停留,这里的人们便据太瓶军长发披肩之特征,称此事为“过长毛”。 林凤祥和李开芳水平有限,千里转战中犯了很多失误。如果由“开国六王”担任北伐军统帅,或者洪秀全采纳罗大纲的建议,北伐结果还真说不准会成什么样。 当然,那次北伐第一战略目标基本上实现了,不算完全失败。 后来捻军也跑来临洺一带,只是在大批清军围追堵截之下,张锡珠、宋景诗所率黄、白、黑三旗捻军被迫投降;五旗军首领张善继在临洺之战中阵亡,余众溃散。 (宋景诗有电影,剧情很无聊,服化道和战斗场面相当写实。从复原古战场景来看,是电影史上的高峰,其严谨程度甚至远超很多纪录片。) …… 当晚,侦察兵来报,梁甫并没有去邯郸,而是在临洺南边十里外扎营。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保定兵该退出战场了!”
李自成喜笑颜开,给对方下了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