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年难过(1 / 1)

李自成的想法很美好,但是宋应星看出了其中牵扯到的小问题。  “大统领,大顺的科举是好的,可如此几年才能出来一批人才?大明的那些秀才、举人可没学过相关学问,他们怎么办?完全抛弃他们吗?”

“这确实是一个很要紧的问题……”  李自成很欣慰老宋能这样问。大明的那些秀才、举人不是孤立的一个个人,而是一股庞大的势力。如何把他们拉拢过来,对大顺来说个考验。  如果因为人家是念四书五经出身,不懂新学问,就把他们排除在大顺朝廷之外,那严重程度相当于“自绝于人民”。毕竟大顺自身的人力储备是远远不够的,真要全部撒出去可能连一个县衙都填不满。  必须给旧文人们一条出路。双方各取所需。  关于这个问题,李自成已经有了大概思路。  “……士子们热衷功名,是因为功名能带来利禄。我暂时的想法是,承认他们的功名。  对待老人用老办法,大顺仍然会举办旧式科举。那些童生、秀才们最多可以参加五届考试,如果考不上,那就止步于已有功名了。  同时他们也可以转向新学,那就不限制年龄,不限制他考多少次。”

宋应星又问道:“这是一个折中的法子,但,旧文人能胜任大统领让他们担当的职务吗?”

李自成耐心解释道:“那自然会编辑相应教材,他们经过学习后才会安排对口的职位。”

宋应星点点头,“总算是给他们留了一条出路。那些人皓首穷经半辈子,要是骤然间断了他们的功利之途,怕是会对大顺基业产生很大的阻碍。”

李自成忽然冒出个主意,“宋先生,既然说到了这里,不如年后就开一科?由先生担当主考。”

“不可不可!”

宋应星急忙摆手,“我只是个举人,哪里够格主考?那样容易招致非议,有损大顺声望。”

李自成又假客气了一下,宋应星坚决不答应。  也好,让举人监考状元,实在说不过去。士子们对这方面看的还是很重。尤其大顺现在实力有限,不能做的太出格。  原历史线,牛金星这个举人,顾君恩这个秀才在大顺朝廷里走向高位,他们对自己的出身忌讳啊。  两人大概是心里不平衡,也可能是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然后对一群大明进士们奚落不已,给李自成招了不少黑。  这次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李自成都有打算给冯起龙、狄遵制、韩霖等人走个后门,让他们中个进士。  就是怕现在的大顺进士比较水,说出去也不大有光彩。  李自成和宋应星聊了一下午,眼看又到饭点了。该说的差不多说完了,就看对方怎么选吧。  老宋一时还没拿准主意要不要“投贼”,不过他对大统领邀请去“行宫”做客没拒绝。  两人起身下楼。  客栈掌柜眼疾脚快,小跑过来问候。  “大统领,晚膳已经预备好了……”  李自成笑着打断:“不叨扰了。今天都耽误了掌柜做生意。”

何掌柜急忙道:“不敢不敢。这是草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李自成朝他一拱手,“祝掌柜生意兴隆,咱就告辞了。”

何掌柜“噗通”跪下,“草民斗胆冒犯天颜,跪求大统领御赐一副墨宝。”

“……”  御前带刀侍卫头领胡逸那个气啊,狠狠瞪了掌柜一眼。这狗才又不是不知道大顺不兴跪拜,偏偏还要耍这一套。  何老板之前跟他商量过求墨宝的事,胡逸随口说你可以试试。早知道不如干脆拒绝了事。  提个字也不打紧,李自成欣然挥毫泼墨。  写完“东升客栈”四个字,要落款时,短毛犹豫了一下。  前头李自成和宋应星打招呼不小心说漏了嘴,也不知对方有没有怀疑短毛赵为啥变成了短毛李。  李自成心想,如今自己不是四处逃窜的“流贼”了,大顺兵强马壮,而且已经开国了,再藏头露尾的不合适。  不如趁今天这个机会干脆光明正大的使用“李自成”这个本名。  至于会不会再被挖坟,亲朋会不会被牵连,应该没事。  米脂那边有谢君友带着两哨人马驻扎,而且县里上下几乎全是自己人,这次足够保险了。就算真有个风吹草动,也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何况单凭一个名字为线索,朱明朝廷也不可能一下就查到米脂去。拖个三五年世道就变了,陕西的那些巡抚、知府哪还敢过去找麻烦。  李自成打定了主意,在顶好的宣纸上款款留下自己的本名。  一般人,比如像客栈何掌柜本来连大统领的假名“赵德胜”都不清楚,所以看到“李自成”的落款并不诧异。  李自成又交待胡逸给掌柜的照价支付了饭钱,这才离开客栈。  回到郑王府,大统领招待宋应星、曾德昭吃过饭,正要再聊几句,公务来了。  在垣曲县和大顺军“对峙”的宣大总督张宗衡送来一封信,还有三个木盒子。  盒子里装的是田嘉毂等三个逃跑者的头颅。  可怜啊,他们看不清形势,之前在历山时还以为短毛要玩完。三人要是跑回家或者去哪隐居,说不准还能留条小命。  田嘉毂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去投靠了张宗衡。  一开始三人确实很受重视,张总督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了很多的短毛底细。  随着上次李自成跑了一趟垣曲,张宗衡的心思开始慢慢转变了。  老张认真琢磨了几天,想着剿灭短毛估计是不成了。留着田嘉毂三人也没啥用,卖个好算求。  更令李自成意外的是,张总督在信里说想来怀庆过年。当然,是只带几个亲随,并不是把大军开过来投顺。  “这可有意思了。要是能把老张拉拢过来,以后的局势可就要大变样了。”

李自成心里美滋滋。没想到咱也开始有“王霸之气”了,那可是宣大总督呀!他能提出要来过年,就说明心里有点纳头便拜的意思了。  短毛大统领不知道是,崇祯皇帝已经下令要各路明军在年前收复怀庆。  你他娘的毛钱不给,让老子拿头去打流贼吗?张宗衡愁的不行。  而且,老张手下的兵卒已经有四五百人弃明投顺了。总督大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有逃兵的消息。  事态再继续发展下去,明军怕是要跑完了,那就连“对峙”的样子都不用做了。  如果张宗衡知道川兵、保定兵、京营兵、河南兵等等早就有一千多人投顺了,或许心里能好过一些。  现在只有卢象升手下的兵暂时还没有叛逃的。那是因为人家给的待遇还行。  李自成给张总督回完信,不禁又想起了和田嘉毂差不多同时跑掉的柳如是。  那只小鸡到现在都没消息,也不知道到底藏哪去了。  大统领惆怅的时候,张道濬也刚看完一封信。  他妹子张凤仪请求给支援点粮草。  卫辉那边聚集了三万多明军,让知府老爷愁白了头。  指望本地保障大军的后勤是顶不住了,吃喝逐渐供应不上,柴火也不足,驻扎在城外的明军已经出现冻死的情况。  至于周边的老百姓,被明军祸害的几乎逃亡一空。  尤其前边瓜分了卢象升赎身费的那些村庄最惨。村民们原本以为能过个红火年,没想到最先遭殃。各路官军接踵而至,搜刮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块门板都没给村民留下。  无数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叫短毛老爷也没用,听不到啊。他们只得抛家弃业,不得不扶老携幼变成了“流民”。  张凤仪跟他男人马祥麟带的白杆兵一开始军纪还好,后来饿的不行了,只得加入了争抢门板的队伍。  奈何他们觉悟太晚,周边三十里范围已经变成了不毛之地。别说一般老百姓早没油水,就连潞王爷的皇庄都被人抢了好几座。也不知道是哪支队伍干的。  白杆兵们不敢去抢王爷的田庄,他们又没多少马匹,想去远一点的地方打粮都办不到。  于是马祥麟就跟老婆说,让你哥给咱送些粮草,挨过这一关,以后有事好商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非正常三国无防盗 唐朝那些事儿 重生在奥匈帝国 寒门的逆袭之路周生邱 非正常三国免费阅读 醉迷红楼 非正常三国起点 非正常三国贴吧 寒门的逆袭之路 崇祯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