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144章 兄弟,有话好说

第144章 兄弟,有话好说(1 / 1)

努尔哈赤起家的班底只有费阿拉城的八百多户,充其量凑个千把兵,到如今五十年间,八旗战兵膨胀至六万人。  当然,二十年前老奴就能拉出五六万兵马了,现在还是这么多,原历史线鞑子入关仍然是这么多兵力。可每年不算人口繁衍,光是从外面投靠或掳掠来的至少有上千户,补充兵力自然不少。都哪去了?  由此可见其实历年来鞑子伤亡不少。这还是正经八旗兵,几十年来炮灰兵死掉多少都没法统计了。  这些兵马中只有少数是心甘情愿投奔建奴,其余的半数是逼不得已投靠,还有半数是战败的俘虏所转化。  尤其连年征战下来,建奴的铁杆可以说已经伤亡大半,剩下的人里墙头草占了绝大多数。只是因为八旗在老奴和小奴的带领下不断的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内部矛盾暂时被掩盖了。  所以一旦外部压力过大,拼凑起来的八旗分崩离析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阿山是个例子。甚至连如今的八大臣之一,领正白旗的固山额真喀克都里也在心心念念的想着逃亡,而且提前把财货转移回了老家。  皇太极为了遏制旗主权利,在每旗设固山额真(正都统)一人,管理全旗户口、生产、教养、训练等事。  八位都统号称八大臣,权势与地位远逾于做样子的六部承政,任何军国大事都要跟他们商议后再实施。  除了皇太极和本旗旗主,固山额真的地位是头一号。可就这样喀克都里还是想逃回老家海参崴打猎捕鱼。  其他小鞑子更不用说了。  入伙的蒙鞑一样整天战战兢兢,稍越雷池就不免受到申饬。  比如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棱,仅因带着部众去驻地附近的哈达、叶赫山上打了一次猎,就被议罪,差点还把赏赐的开原牧地给收回去。外面过的小心翼翼,家里还有皇太极送来的寡妇姐姐时刻监视,琐诺木杜棱活的累啊。其实吧那位前寡妇跟弟弟皇太极也不和,原历史线明年就被千刀万剐了。  汉人的地位比蒙鞑还要低一等。尽管皇太极笼络手段不错,但时常会暴露出真面目。  比如前丹东九连城游击、定辽前卫指挥祝世昌,投鞑十几年,兢兢业业既有功劳又有苦劳,结果原历史线几年后差点被皇太极砍了。  起因只是鞑酋将几次入关中俘获的女人赏赐给功臣为奴,然后“其主贪利,辄鬻入乐户”。很多鞑子把女人卖去院子当小鸡。  祝世昌上疏说这事有损名声,不能这么干了。  皇太极大怒:“……不过庇护汉人,藉此要誉耳。朕度祝世昌身在我国,心犹乡明……”  祝世昌、祝世荫、孙应时皆论死,姜新、马光先夺职坐罚。祖可法等因包庇遭斥责。后来皇太极看在祝家兄弟是个好汉奸份上,免了死罪,改发配到两千里之外的大兴安岭当野人。  皇太极常因优待重用汉官而遭其他鞑子非议,结果仍然是这种德行。其他鞑子怎么看汉人?铁杆汉奸范文程对于满清功莫大焉,结果皇太极一死,多铎就明目张胆的把他老婆拿去使用了。  你能怎样?  没办法呀,那帮人已经上了贼船,骑虎难下,又不敢逃更不敢反,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除非发生大的变故……  随着沈阳城外的鞑子败退,城内兵民好不容易安稳住的情绪再次骚动起来。有说皇太极已经被旅顺总兵打死了,还有说城外明军其实是代善的兵马,又有传言城内蒙人和汉人要当内应……  夕阳西下。  祖大寿按捺住兴奋之情,向大统领询问下一步方略。  李自成说今天肯定是来不及攻城了,先找饭吃要紧。  辽军前锋三营、中权三营和左翼三营去城北、后劲三营和右翼三营去城西。  祖大寿带着四营家丁夷丁和顺军留在城南。  划分好地盘,各自发财去吧。抢到就是赚到。  吃过晚饭,顺军工兵营将鞑子丢弃在城外的火药全部收集起来。  半夜时分,一声巨响,地动天摇。  德盛门隔壁的城墙被炸塌了一小段。  城内鞑子惊魂未定,随即又听到了炮响。  顺军三十五门野战炮轮流开火,向城内倾泻着一颗颗铁弹丸。让鞑子们的小心肝持续保持着震颤。  他们居然不突围,硬捱了一夜。  天光亮起,野战炮的实心蛋消耗殆尽,炮声终于消停下来。  吃着皮蛋瘦肉粥,李自成正跟祖大寿商议由谁主攻,侦骑来报,东门出来数千辫子头。  城内八成以上的蒙汉军都被豪格送出来了。  额琳奇岱青,博尔济吉特氏,居翁牛特部,为察哈尔部宰桑。  “宰桑”为元代沿袭而下的蒙古官号,是汉语“宰相”的音译。达延汗时为巩固汗位,宰桑地位直线下降,现在只相当于部落里稍大些的头目。察哈尔部有好多个宰桑,其中又分为大宰桑小宰桑,林丹汗麾下有八个大宰桑。  随着林丹汗一败再败,惶惶如丧家之犬,察哈尔部四分五裂,一拨一拨的人投靠了建奴。  皇太极这次出征沿途又收服了不少蒙人,有些还在半路,比如林丹汗的四大宰桑带领的三万人;有些提前到了沈阳,比如额琳奇岱青、多尔济塔苏尔海及顾实、布颜代、塞冷五个小宰桑。  额琳奇岱青等人率丁壮七百人及其孥二千口在半路投奔建奴,皇太极派人护送他们先行往沈阳安顿。才刚到十几天。  话说这些年至少有五六千蒙人投入短毛麾下,所以额琳奇岱青等人对大顺名号并不陌生。  漠南草原秩序已经崩溃,起初蒙人只有三条路,要么投明要么投鞑要么迁徙远方。想留在原地自立安稳过日子是不可能的,那要承受建奴的持续打击。  大顺崛起后蒙人又多了一条出路。只是李自成在草原没啥势力,最近的联络点都设在离明军防守的边墙内两百里的米脂,所以前来投奔的基本都是熟人介绍熟人,零零散散不成气候。只有哈台吉那次规模最大。  因此有些蒙人即便辗转听说了大顺待遇很不错,可惜没门路投奔啊。  现在机会来了。  额琳奇岱青一出抚近门没多远就摊牌了,我要投顺。短毛都打到建奴家门口了,实力证明一切。  蒙汉联军主将、科尔沁兀鲁特部贝勒、三等总兵官明安瞅了眼架在脖子上的利刃,“兄弟,有话好说。”

明安同样是博尔济吉特氏,跟额琳奇岱青一百多年前是一家。他早在十几年前就带着几千户人口投鞑了,跟皇太极还是亲家。  但好汉不吃眼前亏。  二十几个大小将领很快被召集起来。众人先是大惊然后开始商议。  “咱们好聚好散,谁也别勉强谁。”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乱世武夫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超品姑爷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父皇,请退位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