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森正翻阅着今年对日本德川幕府的贸易事项。 郑氏以贸易起家,之所以能够雄踞海上,拥有规模庞大的舰队,就是通过积极进行贸易活动并从中攫取丰厚利润达到的。 而在郑氏的贸易网络当中,与日本的贸易是相当重要的。 “今年为战争所误,船只紧张,好在去年在台湾砍伐了不少高山乔木,不过只阴干半年就造船,怕是寿命不长。”
“也该是时候把母亲接回来了,嘶,要不是没有合适的人手代替,真想把道周叫回来在我左右...” 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特别是在每年的夏冬两季,南北季风分别盛行的时候就要大举发船往日本和南洋贸易,其余时候也要确保商品供应链稳固,提前做好替代品的准备。 比如在今年三四月份清兵南下之前,没有几个人会想到拥有半壁江山的南明朝廷会败的如此之快,如此彻底,以至于在清军横扫江南郑芝豹又紧接着拥立唐王发起反攻之后,东亚市场上的生丝、丝绸价格迅速攀升,比三月份之前已经是涨了一多半的价格,就这还是供不应求呢。 可以预见,丝绸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而且没有一个终点,因为谁也不知道明清双方之间的战争还会持续多久。 不过这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而郑森则是早已知晓南明的情况,在此之前就开始囤积丝绸、生丝了,安平府库中郑芝龙这些年积累下的财富,有不少都被他蛊惑着用出去了。 郑森正愁着值得信赖并有一定能力的心腹太少,做什么事都感到掣肘,需要他亲力亲为时,刘国轩便垫步叩门来见。 “殿下,这里有封信,首院命我送承殿下。”
郑森看到是刘国轩前来,眼前一亮,这个十六岁的闽西少年谋略双全,将来会辅佐三代延平王,直至台湾陷落。 在三藩之乱时郑经率军反攻福建,其中最为出彩的郑氏将领就数刘国轩了。 “让我看看,唔,英国人?他们要和我们贸易?”
郑森对这封来自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请求互通贸易的信件感到饶有兴趣,虽然在共同对柬埔寨发动入侵成功后,安平与巴达维亚的关系缓和不少,郑森需要在大部分身心都应对北方的满清时候获得荷兰人在南洋的支持,而荷兰人也需要他来保障荷兰人在东亚的利益。 谁让现在郑森已经掌控了福建与台湾,控制了海峡两岸呢? 只要郑森愿意,他随时可以切断荷兰人与日本德川幕府之间的贸易路线,以及荷兰人最需要的明朝商品供应。 荷兰人是来做生意的,如果失去第一市场大明、第二市场日本,以他们在南洋举步维艰、常年入不敷出的情况,撑不了两年就得卷铺盖走人。 “国轩,你如何看待这英夷通商一事?”
郑森心里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考量,不过看到刘国轩在前,他便把这问题抛给了对方、 刘国轩很是惊讶郑森会问计自己,局促起来不敢说话。 “国轩惶恐,英夷较葡夷、红毛夷、西夷等鲜有耳闻,不过小子也记得在崇祯十年英夷有舰船欲闯广州通商,不得之后便销声而走,这些年似乎也有澳门、厦门出没,不过都是小打小闹。”
郑森一边听着刘国轩说一边在想到,这刘国轩出身贫苦,而且身处汀州内陆,却能够知道英格兰人在崇祯十年想要效仿葡萄牙人与大明通商却不得,动武未果之后狼狈离开的事情,可见刘国轩此人心思机巧、不同与一般书生。 “今春以来,天下形势变幻莫测,当此危难之世殿下欲要广开商路以资军费,不过小子以为,当下应与红毛夷巩固关系,而非与英夷通互,小子陋闻似红毛夷与英夷之间有隙,且英夷据点远在印度,为我实鞭长莫及也,殿下若有借夷人助力之心,当先与红毛夷虚与委蛇,保证南洋无忧,殿下厉兵秣马整军备战,郑氏已较之前更为强大,红毛夷为保其利,必不敢与殿下分道扬镳,届时红毛夷可成殿下一称手兵器尔。”
刘国轩作揖之后,向郑森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闰六月的酷暑时节,尽管郑森的房间内摆放了盛满冰块的冰鉴,这会儿他也依旧额头冒出细汗,说完之后只低头沉默,也不敢去看郑森的面孔。 “啪啪啪!”
鼓掌的声音响起,郑森站起身仔细打量着刘国轩,这个身材矮小瘦弱,连个功名都没有的书生在督政院做了两个月的小吏后,已是初现峥嵘,其想法竟与郑森不谋而合。 “说得很好,国轩你可有功名在身?”
刘国轩有些羞愧,拱手答道:“家中贫困,日夜为糊口劳耳,偶有空闲才能读书,至今无有功名。”
郑森很是悲悯的看着他,多好的人才,却沦落在乡间不得抒志。 不过刘国轩这样的人才,就算不遇到乱世,也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如今更是被自己提前拾去,自是要大大的发光发热一番的。 “明日开始,你每日上午去学宫读书,下午再回督政院当值吧,孤为你开个特例,算到今年的乙科去,怎么样?”
刘国轩没有功名的话,就算郑森赏识他,今后提拔的地位高了,也会招来诸多非议,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让刘国轩插班去灵源学宫乙科读书的话,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刘国轩融入群体当中,而非是做一个特立独行的孤臣,郑森很欣赏刘国轩,他不希望刘国轩站在中兴社士绅集团的对立面。 从世子府中走出,刘国轩还是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颇感受宠若惊,机械性的向来往的小吏、官员等躬身行礼同时,心中甚是激动。 “世子殿下常怀仁心,素具雅慧,通文理晓分寸,知人善用富有远见,实雄霸之主也!”
作为一个出身乡野的底层精英,刘国轩对自己能够一路顺畅无比的进入安平做事已是无比感激,何谈今日得到郑森接见,并受其重视? 在尚且年轻,充满远大志向的刘国轩眼里,此时此刻,为郑氏,为郑森效死,已深深铭刻在了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