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极限全能王》节目正式开始录制。 许正阳近期完全恢复了运动员时期的正常饮食和作息,为最终的赛道竞技做好充分准备,可不能再和卓清涟她们一起混吃混喝了,吃素食可不行,身体状态要紧。 卓清涟当然不会逼他,对他这种谨慎态度很赞赏。 什么都敌不过“认真”二字。 节目录制是从周三下午开始。 正赛是在晚上。 但下午有一个小节目,就是要决出选手们的出场次序。 这和前世那档节目的让时间无关。 有的选手比较看重出场次序。 有的选手不在乎。 有的选手想占先。 有的选手想压轴。 不一而足。 排序过程肯定要突出公平性,不能乱来。 许正阳制定的出场策略是不能率先出场,也不能最后出场,要规避掉一切风险,不给对方在道具上做手脚的机会。虽然卓姐保证过电视台不可能这么乱来,但谨慎一点会更好,最好能抢在李国伟之前出场比赛,可以对他的心理施加压力,以减轻自身压力。 当然要好好筹划才行。 下午一定要见机行事。 因为李国伟肯定也会这么想。 节目组挑选小游戏也是颇费心思。 首先,不能消耗选手们太多体力,以免影响晚上正赛;其次,不能占用太多节目时间,毕竟节目时间有限;第三,不能有危险性;第四,要有趣味性。 总不能直接抽签决定。 那样毫无娱乐性,还算什么节目? 节目组不会那么愚蠢。 搞成前世那种泥猴当然更不可行,纯粹就是污人眼球,就是犯傻嘛! 总之,原则就是轻松有趣时间短。 事实上,每期正赛前的“甜点”都不同,如何选择极为重要。 最好是大家都不擅长的类型。 这样才有趣味性,兼顾公平。 不然有人擅长,有人不擅长,就不公平。 大家都擅长更不可能。 公平起见,游戏类型是下午开赛前才通知各位选手,事先都不知道,就无法准备。 当然,有没有猫腻就不知道。 但甜点节目并不重要,只是决定选手们的出场次序。 估计没人会专门训练,到时看临场发挥。 卓清涟没提异议,相信自家艺人的实力,足以应付这种场面。 下午两点,选手们都准时来到宋城旅游区的《极限全能王》节目录制现场。 大家都提前来踩过点。 很多选手是自己来的。 有的选手有助理陪同,这很正常。 卓清涟等人自然全程陪同许正阳,非常重视。 李国伟那边也是一样,严阵以待。 节目组并不限制,来人越多越好,越有气氛。 其实选手们事先没什么交流,大家是来参加竞赛的,不是来交友的,而且从事的行业大多不同,没有交友的必要。离开这里,谁都不认识谁。 当然,有愿意交友的,那就另说。 许正阳没打算结交谁,只想尽快把节目录完,然后回去拍电影,有些急不可耐。 这些选手都和他无关,根本不是一路人,无需认识。 不过他还是和李国伟聚在一起,因为这些选手里,他只认识李国伟。 李国伟也是一样。 尽管两人面和心不和,但都装得很融洽,愿意凑在一起。 选手们没有统一服装,都穿自带的衣物,适合竞技即可。 大家都不是一支团队,能彰显自己就行,穿一样的服装干什么?没有赞助商给你代言费。 录制现场,活动开始。 主持人高谭把诸多选手召集到一起。 “诸位选手,我们《极限全能王》比赛晚上就要正式开始,现在我们要先做一个小游戏,来决出晚上比赛的选手出场次序。”
“我想各位都是健身达人,对射箭恐怕都不在行。”
“咱们就比射十米箭!”
“这对各位都很公平,估计都没有练过。”
“平时大家应该是撸铁撸得多,可能连弓都没摸过吧!”
“谁是射箭奥运冠军,请先站出来。”
“亚运冠军也行,全运冠军呢?”
选手们哄笑起来,肯定没玩过,哪有冠军啊? 节目组能想到比射箭,也挺有创意。 “看来大家都没玩过,我们就只比十米,再远估计你们都射不中靶,十米箭还算可以。不过咱们不是比谁射得更精准。”
“规则很简单,大家听好,每位选手只有一箭的机会,请谨慎射出。环数低的选手,就是外环选手要最先出场,环数高的选手,就是内环选手会靠后出场。”
“如果同环,就比靠近中心的距离,距离远的先出场,近的后出场。”
“大家想在哪个次序出场,就要好好琢磨到底射哪里。”
“我们是四人一起射,十六位选手分为四组射完。”
“不在意出场次序的选手可以先射。如果大家都不想先射,那就抽签决定。”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请随我来吧!”
选手们自然都听懂了,智商没缺陷。 规则确实很简单,只有一箭的机会,射飞的肯定最先出场,因为是零环嘛! 十米箭场地就在附近,只要十米距离,不需要多大地方,而且是室外比赛。 今天没风,毫无影响。 把四张黑布掀开,露出下面四个七十米标准箭靶,相互间隔一米。 选手们就算射得再歪,也不至于误中副车。 除非眼睛有问题,斜眼就没办法了。 十米外,有一条白线。 选手们站在白线后射箭即可,射七十米标准箭靶的难度大大降低。 弓箭都准备好了,就挂在白线后的支架上,都是奥运会专用的高端品牌反曲弓。 而且都是国产货。 估计是赞助品牌。 弓箭都组装调校完毕,直接射就行了,毕竟大家都不是专业的,根本不会调校。 现场学习怎么把箭上弦足矣。 当然没什么难的。 有箭术专家指导。 浪费时间没关系,节目录制会有后期剪辑。 选手们很快都学会了。 卓清涟等人远远看着,不能过来参与,因为有镜头,她们过来算怎么回事? “第一组,谁来先射?”
主持人高声问道。 有的选手根本不在乎出场次序,直接登场。 反正越靠近中心,越靠后出场,大家明白。 不过想找到最合适的出场次序,肯定需要一些运气。 许正阳也是这样。 他根本不懂射箭,无法确保环数符合预期,哪能准确估算出场次序?何况还要别人配合。如果别人比他射得精准或者运气更好,就很无奈。 李国伟估计也是这样。 看来这一关只能依靠运气来决定次序。 希望到时瞄得准一点。 不过无所谓,最终成绩还是要靠实力。 四名选手很快凑齐了,都不怎么在乎。 第一组很快射完。 有一位选手直接射飞,实在是太差了,晚上肯定最先出场。 这一组的最好成绩才仅有四环。 看来大家真不会射箭,准头实在有限,没练过就是射不准,怎么瞄准都没用。 再说,非专业选手也不会瞄准。 “第二组。”
看到第一组选手成绩那么差,其他选手一阵哄笑,反而放松许多,跃跃欲试。 第二组选手很快凑齐。 他们不像许正阳和李国伟想得那么多,有那么强的竞争意识,更不指望依靠比赛赚钱。谁先谁后并不重要,当然就主动上场。 除非是对成绩很看重,才会犹豫不决。 许正阳没有主动上去,李国伟也没动,以静制动。 许正阳知道后发制人的手段就别想了。 李国伟不傻,根本不会给他这种机会。 两人必会在第四组同时出场,只能看运气。 第二组很快比完。 这组选手真有射得好的,居然有一个八环、两个六环、一个二环,很不错的成绩。不知道是真练过,还是瞎蒙的,确实很准。可能大家都彻底放开了,没有包袱,属于轻装上阵。 “第三组。”
这组就比较犹豫了,两名选手先上前。 剩下选手相互看看,又走出两名选手。 毕竟有八个人比过,其他选手不必太犹豫,想射哪个环数,上去瞄准,然后碰运气呗! 只有许正阳和李国伟才是针锋相对的较劲。 两人都等最后出场,彼此都心如明镜。 第三组很快射完。 九环、五环、四环、一环,好在没有射飞。居然还有九环,真是厉害! 难道选手之中真的藏龙卧虎吗?还是藏有气运逆天之辈? 主持人大声叫嚷,很会搞气氛。 “第四组。”
许正阳和李国伟终于一起登场。 摘下反曲弓,许正阳把最后一支羽箭上弦,事先算好了,如果想中间出场,只要射个五环就差不多,但想抢在李国伟之前出场,对他施加压力,起码得射个四环才够稳妥。 毕竟李国伟也可能这么打算的。 但他肯定不想第一个出场暖场,估计想稍微靠后点,又能排在许正阳之前,那他不会故意射飞,可射一二环太危险,容易射飞,大概他想射三四环。 许正阳也想射这里。 那就只能靠运气了。 其实两人都不通晓射箭,不靠运气靠什么? 刚才专家只教他们上弦,可没教他们射箭,就是让他们靠运气玩嘛! 就算教了,短时间也学不会呀!可能射得更歪。脑子会了手也不会。 好在距离很短,只有十米,使用七十米标准靶,又没有风,对专业级技术要求不高。 用的是反曲弓,劲道十足,只要瞄准平射就行。 但准不准另说,要不怎么说靠运气呢? 告诉你弓长,拉距,磅数,你会算吗? “嗖!”
其实许正阳没有多想,事先都想好了,上去直接瞄准就射,毫不手软。 如果想得太多,可能压力太大,患得患失,越想越歪,还是轻松些好。 这次就拼运气,看谁的运气好。 “噗!”
箭已中靶,这一箭射得还挺准,没有射飞。 许正阳松了一口气,等着验靶,看着不错,像是四环,眼力相当精准。 这个环数不是最理想的,但运气不差,符合预期,毕竟练武之人的手还是很稳的,只要射箭的手不要乱颤,基本就能射个八九不离十,因为距离很短,技术要求不高。 能不能抢在李国伟之前出场,还要看对方的成绩。 许正阳握了握拳头。 这时四人都射完了。 许正阳也注意到了李国伟那边的成绩,好像也是四环,看来两人想得一样。 但出场次序就得看细微差别了。 估计差距微乎其微。 可能一毫米就能决定谁占先手。 这种时候,两人都没说话交流,只是对望了一眼,意思很明显,较上劲了。 对面已经有人验靶。 果然两人都是四环,另外两人是二环和五环,不知是故意射的,还是不准。 对面还拿尺子比细微差别。 最后是许正阳的箭距离中心比李国伟多了两毫米。 就是这两毫米,许正阳占了先手,可以抢先出场。 许正阳忍不住笑了。 不过李国伟很郁闷:两毫米?你在逗我? 最后综合统计成绩,许正阳第八位出场,李国伟第九位出场,正好是赛程的中间部分。 对于这个出场次序,许正阳很满意。